摘要:最近,身边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朋友都在抱怨:“立夏之后呼吸道传染病好像变多了,周围同事咳个不停。”“孩子感染新冠后总是久咳不愈,当家长的真是心急如焚!”近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数上升,很多网友都在网上分享着自己或身边人感染后的症状,大家是不是也感觉被咳嗽声
最近,身边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朋友都在抱怨:“立夏之后呼吸道传染病好像变多了,周围同事咳个不停。”“孩子感染新冠后总是久咳不愈,当家长的真是心急如焚!”近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数上升,很多网友都在网上分享着自己或身边人感染后的症状,大家是不是也感觉被咳嗽声“包围”了?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由7.5%升至16.2%。其中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而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省份的疫情增幅趋于缓和。
关于本轮阳性率升高的原因,李侗曾指出,主要与群体免疫屏障减弱、病毒变异导致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两个因素有关。
记者注意到,本轮疫情流行水平尚未达到去年峰值(21.1%)。中国疾控中心此前预计,4至5月的疫情波动不会超过2024年夏季,引发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图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次新冠以XDV变异株的分支NB.1系列为主,它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了,不过致病力并没有显著变化,还是以轻症为主。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一病区主任周小妮解释说,感染后咳嗽,是因为病毒进入人体后快速复制并攻击呼吸道黏膜,引发炎性反应,咽黏膜受刺激就容易咳嗽,痰液堆积还会让咳嗽更严重。
从中医角度,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波认为,新冠属于“湿毒疫”范畴。部分患者久咳不愈,是因为余邪未清,肺气不降。本身有内伤基础的患者,感染后更容易长期咳嗽,发展成慢性咳嗽。
立夏之后,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变得活跃,传染病传播风险大大增加。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剑烽提醒,在人群聚集场所,多次感染新冠者、以往症状较重者、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要是敏感人群再次感染,建议在48小时内口服抗新冠药物,降低发热、咽疼或发展为长新冠的风险。
不过大家也别太恐慌,周小妮主任表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有波动性,目前阳性率上升属于正常波动,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还是有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得重点防范。特别是6月,初、高中毕业生要迎来重要考试,更得做好预防。
下面这些防护要点,大家可要牢记。
日常防护
口罩佩戴: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在公共交通工具、商场、超市、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确保口罩紧密贴合面部,遮住口鼻,减少病毒传播风险。手部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如果没有流动水,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要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减少近距离接触和飞沫传播的机会。居家防护
特殊人群防护
儿童: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同时,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要按时服药,控制好基础疾病。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需就医,要提前预约,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面对呼吸道病毒的挑战,我们要保持警惕,做好全方位的防护。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度过这段时期,别让咳嗽影响了生活和工作!
来源:中管院智慧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