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以“实事求是”为校训,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9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14个一级学科入选,彰显了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截至2023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950人,其中教授782人,副教授778人。学校现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7人。这些优秀教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更在教学一线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501人,其中本科生11768人,硕士生11837人,博士生4896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在科研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校设有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智库,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教师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23年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共有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展现了学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设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每年接收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余人。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国际交流,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访学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苏州校区等国际化办学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国际办学空间。
校园环境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北京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和苏州校区三个校区。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696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庄重大气,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文化体育设施。正在建设的通州新校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652亩,将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苏州校区则重点发展国际教育和交叉学科研究。
作为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大批“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正朝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稳步前进,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慧德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