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行两万步义务护绿 25万株绿树铺就村民“绿色致富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6:08 2

摘要:李学荣右腿残疾,走路不太利索。2012年,在外打拼的李学荣回乡承包荒山1200亩,发展茶叶、油茶种植,以及果树产业,为周边近15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还自愿担任全民义务植树点的护林员,守护着这片山林。

5月12日,虽是周一,武汉的网红地黄陂龙王尖山脚下,仍停了十余辆来踏青游玩的市民车辆。

今年,在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布的全民义务植树点名单里,连续11年上榜的龙王尖“摘帽”。

“经过多年义务植树,龙王尖成活的树已有25万余株,不再是义务植树点。”龙王尖负责打理全部义务植树点的李学荣说。

李学荣右腿残疾,走路不太利索。2012年,在外打拼的李学荣回乡承包荒山1200亩,发展茶叶、油茶种植,以及果树产业,为周边近15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还自愿担任全民义务植树点的护林员,守护着这片山林。

险被高位截肢 落下终身残疾

李学荣在龙王尖巡逻

5月12日,记者在龙王尖山顶见到李学荣。掀开右腿裤腿,只见李学荣小腿仅有寻常人的一半粗细,且全是大大小小的疤痕。巡山时,李学荣的右腿相比平常人有些吃力,上山下坡时总要扶着树木和岩石借力。

1971年,李学荣出生于龙王尖山脚下的驻程岗村耳门李湾。他是家中老幺,因家庭贫穷,早早辍学,跟着二哥走南闯北做起锻造生意。1997年4月29日,李学荣带着5岁的大儿子从长沙坐火车返乡时,遇到“4·29京广线荣家湾站铁路行车特大事故”。事故中,李学荣的儿子不幸离世,他的右腿小腿和半月板也粉碎性骨折,大腿肌肉全部坏死,险些被高位截肢。

在岳阳人民医院病榻上躺了三个月,李学荣保住了右腿,但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

休养一年后,1998年,李学荣南下来到广东,继续做锻造生意,成立振兴耐磨材料厂,十几年时间里,积攒下了数百万元家业。

2012年,李学荣返乡时,见农村发展势头强劲,决定放弃在外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

“总归还是家乡好。”李学荣说,“在外漂泊了那么多年,我总觉得心里不够踏实。黄陂区号召能人回乡,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我就回来了。”

育林种茶 誓让荒岭变宝山

李学荣(左)在龙王尖巡逻

当时的驻程岗村,交通不便,是黄陂区重点贫困村。

龙王尖上,有着古寨堡,被誉为“武汉小长城”。虽是远近一带的名山胜景,但经过多年的砍伐和一次次山火的肆虐,山麓已经满目疮痍。

“在我儿时记忆中,那时村子环绕着绿水青山,风景秀美。”看到龙王尖的荒芜景象,李学荣心里咯噔一下。但思来想去,他仍决定承包荒山,要让荒岭变宝山。

“有钱没得地方花,往石头坑里丢,老幺是不是钱多人傻了。”“放着在外面赚钱的生意不做,难道要靠着这片荒山生出金疙瘩?”

听说李学荣要在乱石满山、荒草遍地的龙王尖搞开发,村里人都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可是认准了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的李学荣,说干就干,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并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到龙王尖开发中。

“要致富,先修路”。那段时间,李学荣每天凌晨5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带着施工队一头扎进山里,哪一条路怎么修,哪里怎么规划,都是他拖着残腿“丈量”出来的。

修好路以后,就是如何将荒山变成青山。他成立武汉市龙王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雇请乡亲们劈山造田,带领工人一起上山种树,共种植茶叶400亩、油茶200亩、果树上千棵,销售龙井绿茶、山茶油等,年产值可达150万元。

让村民共享生态保护红利

李学荣在打理茶园

2014年,龙王尖成为武汉市全民义务植树点,热心市民蜂拥而来,最多时,一天有7000多人到山上义务植树。

李学荣的妻子胡金花回忆:“从山脚到山上植树点,人流有两公里长,路上全是车。”

李学荣自愿成为全民义务植树点的护林员,几乎每天都要在山里巡逻,拖着残腿要日行两万步。凡进入山里游玩、祭祀的人员,他都不厌其烦地耐心宣传,引导人们安全用火。在他护林的这些年里,龙王尖几乎未发生山火。

“在龙王尖种树很难。”李学荣说,龙王尖山势陡峭,多石少土,大部分区域土层厚度不足10厘米。夏天干旱缺水时,李学荣和工人们找来千余个水桶和塑料壶,在村塆打满水,一趟趟送到林子里。

在大家的不懈守护下,龙王尖一带已累计义务种植成功湿地松、红叶石楠、桂花、栾树等树木约25万株。原来的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李学荣在打理茶园

树多了,生态也变好了,如今的龙王尖,常有野猪、野鸡等动物出没。去年,李学荣还看到,两只猛禽在一块巨石上筑了巢。

接连多个周末,李学荣的龙王尖客栈9间客房连连爆满,餐饮门店“虾浪全城”宾客盈门。

李学荣正在建设民宿二期,共15间客房。他计划,在龙王尖上打造电商直播间和残疾人培训基地,并扩建茶叶加工车间,让村民们同享生态保护和乡村文旅的红利。

来源:武汉农业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