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必看|接吻还有风险?医生提醒:小心幽门螺旋杆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7:36 2

摘要:“5.20”因其寓意“我爱你”,成为了一个庆祝爱情和表达感情的特殊日子。许多人会在这一天表达对恋人、伴侣或配偶的爱意,或者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或纪念日。

“5.20”因其寓意“我爱你”,成为了一个庆祝爱情和表达感情的特殊日子。许多人会在这一天表达对恋人、伴侣或配偶的爱意,或者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或纪念日。

在这么浪漫的日子里,接吻自然成了表达爱最简单粗暴的具象方式。但并不是每个吻都是甜蜜的,有时候翻倍的也许不是快乐而是菌群。

前不久,来自长沙的姜女士就吃了一记“亲亲的铁拳”。

体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医生:“这是亲出来的病”

22岁的姜女士在湖南省胸科医院进行入职体检时,向医生诉说平日经常有胃痛、胃胀、烧心、反酸、口臭的症状。

医生欲言又止,轻声询问姜女士:“有交男朋友吗?最近有没有和男朋友接吻呀……”姜女士被问得一脸通红,又满心疑惑:“最近刚谈恋爱,自然也会接吻了,问这干嘛?”。

“这个关系可大了,你可能是得了‘亲吻病’”。医生大致了解情况后,便建议姜女士进行一次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经C14吹气检查发现,姜女士的幽门螺旋杆菌值为140(正常值<50)。

“接吻还会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这是一种什么病呀,能治好吗?以后还能接吻吗?”当看到检查结果后,姜女士疑惑不解道。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寄生在人体胃黏膜上的一种细菌,进入胃后会快速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这种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扩散,比如情侣间接吻、饮水不卫生、家长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婴幼儿、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等。”湖南省胸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解释,在接吻过程中,双方的唾液会进行交换,如果其中一方携带幽门螺杆菌,那么这些细菌就可能通过唾液传播给另一方。特别是当双方口腔存在炎症或溃疡时,接吻更可能成为细菌传播的“捷径”。

另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胃部饱胀感、隐痛、反酸、口臭、嗳气,有些感染者会有频繁的“早饱现象”;由于消化不良,人体的营养摄取出现问题,还会出现消瘦,甚至贫血的表现。

医生科普后,姜女士回想起男友也经常有胃痛、胃胀、恶心的症状,当即拨通了男友的电话,要求男友也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当天下午,姜女士的男友来到健康管理中心接受检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值为190。

姜女士和男友经医务人员的指导后,通过四联疗法正在进行服药治疗。

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还能和对象接吻吗?

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表示,理论上有感染的风险,但实际上,多方面的研究证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年甚至是婴儿时期,成年人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或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的几率,都比较低。

根除成功后的年再感染率仅为1.5%。口腔中确实可能存在少量的幽门螺杆菌,但口腔的环境根本不适合微需氧的幽门螺杆菌,它们往往不具有感染活性,通过接吻传播的几率不大。

预防要做好这4个细节

1.切断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口口传播常发生与成人与婴幼儿之间,杜绝用嘴给孩子喂食。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幼儿食物及奶等;

如家庭成员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则一定要采取分餐制;避免粪口传播,应注意养成及时冲厕水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勤洗手。

2.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家中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的儿童及青少年,尽量让儿童使用独立餐具培养其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3.少吃刺激性食物

尽量少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咖啡、酒等刺激食物,这些食物都会对胃粘膜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制造入侵的机会。

4.定期体检

对于30岁以上,家有老人和小孩,尤其是带孩子的老人;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部疾病;

经常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胃痛;

口臭、口千、口苦、口腔异味、口腔溃疡;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资药;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消化不良;

有胃癌家族史等人群都属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危人群。

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普通人则最好1~2年进行一次呼气测试,及时筛查。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进入胃内会释放多种毒素,因此不少胃炎、胃溃疡患者,经过检查都能在胃里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造成胃黏膜发炎、溃烂,甚至会诱发胃部癌变。”李升炉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常常呈现家族聚集的现象,为了防止二次感染,到医院做呼气测试或胃镜检查确诊后,则应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免造成家族成员间的感染。”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的寄生与人体的抵抗力有关。”李升炉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饮食和作息,三餐定时,不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烫热、冰冷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熬夜,睡饱觉,以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的入侵。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胸科医院 陈思雨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