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五华区南屏步行街中心广场举行。活动现场不仅有残疾人乐观向上的文艺展演,还有丰富多元的助残场景,从智能辅助设备展示到就业帮扶、公益集市等,全方位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5月20日,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五华区南屏步行街中心广场举行。活动现场不仅有残疾人乐观向上的文艺展演,还有丰富多元的助残场景,从智能辅助设备展示到就业帮扶、公益集市等,全方位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推动残疾人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活动丰富 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残联指导,昆明市残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主办,五华区残疾人联合会承办,五华区护国街道南屏街社区党委协办,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旨在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通过“春城暖阳”党建联建共建平台,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展现新时代扶残助残工作新气象,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开始前,现场循环播放残疾人公益宣传片,五华区残疾人艺术团“同心非洲鼓队”带来热场表演,五华区残疾人希声合唱团、春城小学与昆明市盲哑学校联合成立的“童心暖阳”艺术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文艺展演,充分展现了残疾人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先天性四肢重度瘫痪的,凭借坚强意志用嘴咬笔写下20万字自传,发行专辑及30多首原创作品,举办千场公益会,义卖募集善款,捐助400名残疾孩子和贫困学生的轮椅歌手君子现场献唱。
云南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马自荣,昆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许加健,昆明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赵武,昆明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王云娟,五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魏嘉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同时,到场的还有刚参加完第七届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载誉归来的全国自强模范云南经乐善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经慧。
昆明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工作委员会主任陇猷在致辞中表示,“春城暖阳”党建联建共建扶残助残工作平台自2023 年搭建以来,充分整合各联建共建单位资源,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扶残助残新模式,在残疾人就业帮扶、康复服务、权益保障、社会融入、关爱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中国残联、省残联的肯定,经验做法通过《人民日报》头版、中国国际电视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市残联系统将忠诚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将持续发挥好“春城暖阳”的载体优势,动员引导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努力汇聚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奋进力量。
在招聘现场,设置了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登记,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及亲属提供求职登记和就业推荐服务,助力其实现就业。当天,南屏步行街中心广场设置了公益助残集市,现场售卖各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残疾人特色手工艺品和画作,为残疾人拓宽收入渠道。此外,“昆报头条”直播间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残疾人创业者陈道会与现场市民和残疾人朋友互动。
活动当天,昆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培育的春城先锋服务队,市、区两级民政、人社、卫健、税务等单位以及五华区社区治理联盟也来到现场,开展“三服务”活动,进行政策宣传,共同提供相关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昆明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这一扶残助残党建联建共建工作平台,依靠党组织的组织力撬动了一大批靠行政手段“够不着”“喊不了”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合力扶残助残,做法成效得到各级肯定,经验先后被中国残联、云南省残联向全国、全省推广。昆明全面探索“党建+扶残助残”新模式试点被省残联纳入2024年深化改革任务,形成试点经验后向全省推广,试点工作方案已于2024年2月底由省残联批复实施。
创新举措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活动现场呈现多元助残场景,通过展示智能机械手、机器脚、助听器等辅助设备,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设备和方法,同时进行视力、听力现场筛查、义诊,让残疾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更好恢复,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独立生活的能力,提供更多教育、就业、社交娱乐机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助残日活动中,多个残障人士创业项目展示了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与创新成果。发芽市集以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为载体,自2023年5月起首次举办。最初参与者主要为昆明各县区的听障人士,自2024年起,各类残障人士陆续加入,使市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广泛的残障人士交流与展示平台。市集展品丰富多样,涵盖书画作品、手工编织品、手串、陶器、草编饰品、手绘蒲扇等手工艺品以及刺绣、手绘画像等传统技艺。此外,还有非遗作品、数字油画、文创作品等,充分展现了残障人士的多样化才艺与创造力。
初星咖啡屋是昆明首家关注星星大孩子的公益店,位于北京路241号,工作日由孤独症等特殊大孩子及家长经营咖啡及其他饮品,并展示及售卖特殊大孩子们的画作、手撕篆书及手工艺品等,同时为特殊大孩子提供培训及实践的机会,加强大众对孤独症的理解与关注,重视孤独症等特殊孩子们的社会融合。
五华区残联为破解残疾人灵活就业难题,于2019年设立“昆明市五华区残疾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工作室暨灵巧妇女之家”。工作室以“赋能残疾女性,助力就业增收”为切入点,开展编织、刺绣培训教学与产品研发。成立以来,开展近65期培训交流,近800人次参与,完成近2400件作品,10人获国家工艺品制作高级证书并成为签约讲师。其作品获“创意云南2019文化产业博览会”二等奖,结合特色文旅活动研发的文创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已成为五华区扶残助残的文化与就业品牌。
未来,昆明市残联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事业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更加充分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大力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郑荣行
编辑:姜蕾
审核:王海涛
二审:陈唯一
终审:黄翼
来源:都市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