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的二十年,我国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在政策、科技与产业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并在学术平台搭建、科技成果集成、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组织行业专家对20年来益生菌行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
过去的二十年,我国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在政策、科技与产业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并在学术平台搭建、科技成果集成、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组织行业专家对20年来益生菌行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2005—2025年我国益生菌行业十大标志性成就,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的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正式发布。
1 搭建益生菌“政产学研”平台,吹响科技与产业创新集结号
2005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召开“首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并于次年成立乳酸菌分会(2017年更名为益生菌分会,会议名称也随之变更为“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搭建起我国益生菌领域首个“政产学研”多方交流与合作平台。这一重要平台从最初不足百人到近千位代表的参与,在促进多方深度融合、扩大国际交流、引领产业创新、培育新生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益生菌领域科技智慧与产业创新的集结地。
2 微生物菌种列为国家战略性资源,益生菌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二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益生菌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为益生菌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特别是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微生物资源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益生菌行业作为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 培育专业“人才群”与“人才链”,构筑益生菌领域人才高地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微生物组研究兴起并孕育新的科技革命,我国紧跟前沿研究热点,强化科研投入及人才队伍建设。20年间,在我国益生菌领域研究与应用取得突破的进程中,人才队伍也步入重要跃升期,诸多优秀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形成了以学科交叉为显著特征的益生菌领域“人才群”和“人才链”。目前,我国益生菌相关论文和专利数量已位居全球首位,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学家迈入国际舞台,深度参与国际益生菌相关规范制定,输出益生菌科学研究范式和方法,协同共建全球益生菌产业发展新生态。
4 推进益生菌种质资源库建设,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物质基础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首次将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纳入国家战略资源保护体系,标志着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进入新阶段。目前,我国在本土益生菌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利用地域优势,构建形成庞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数据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食品、农业、医药和环境等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5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助推益生菌科技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益生菌与人体肠道菌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突破了从“肠-脑轴”到“肠-X轴”的认知范式。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菌株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益生菌资源挖掘与选育、新功能及活菌药物开发、产业智能化升级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获得了以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发明奖等为代表的系列科技成果。20年间,我国益生菌行业厚积薄发,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科技跃迁。
6 凝练益生菌领域科学共识,创建引导行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益生菌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陆续出现的“益生菌万能论”与“益生菌无用论”困扰着行业发展。2020年益生菌分会首次发布《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随后相继发布《益生菌“量效关系”的科学综述》《人体肠道菌群主要特征的专家共识》等学术成果,既营造了科学求是的学术氛围,也从根本上化解行业危机,夯实了行业创新发展的科学根基,让科技界牢牢掌握了话语权,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
7 从名单制到标准化,构建完善益生菌科学管理体系
《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与《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食品用菌种名单管理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共有42个种/亚种,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共有15株,制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等标准,立项《保健食品原料 益生菌剂》推荐性国家标准,与此同时,其他各类标准多向发力。目前,我国益生菌领域已形成“菌种名单-行政许可-标准规范”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推动益生菌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8 助推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制”,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的发布,开启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发展新征程。《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将保健食品由“注册制”改为“注册与备案”双轨制,为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放管服”改革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过持续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推进益生菌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随着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制的推进,我国益生菌管理将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从管理模式上激发益生菌行业的创新活力。
9 坚持科普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守护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20年来,益生菌分会秉持科学精神,开创性地以“消费者课堂”“科普进工厂”“益生菌科普知识竞赛”等新颖、独特、科学性强的科普形式,精准对接行业与消费者的需求,在持续推进公众科普过程中做到“有人、有材、有声、有为”,形成整体、系统化的科普传播矩阵,引导行业实现科技创新与公众认知协同发展的生态模式。
10 打造“益生菌+”模式,以科技创新孕育千亿大产业
二十年来,我国益生菌行业从单一乳品应用到“益生菌+”的多品类覆盖,从菌株依赖进口到实现自主创新,在多样性的互鉴与交流中始终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市场应用规模从不足百亿到突破千亿,成为全球第二大益生菌消费市场。当前,益生菌行业通过整合优秀的个性化营养健康平台、基于数字化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了效率与品质的双重跃升,并将在新的发展阶段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王欣童
校对:张华清
▼
▼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官方网站:
投稿邮箱:cfsn51881559@sina.cn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