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麦 1958”示范落地 小麦增产又提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23:42 3

摘要:进入五月,成都平原的小麦开始陆续成熟。5月15日,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安仁社区,成片的成熟麦田呈现耀眼的金黄。种粮大户万富旭走进田间,拔开一株株小麦,看到麦穗籽粒饱满、麦秆干净均匀,万富旭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了,今年小麦能有一个好收成。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进入五月,成都平原的小麦开始陆续成熟。5月15日,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安仁社区,成片的成熟麦田呈现耀眼的金黄。种粮大户万富旭走进田间,拔开一株株小麦,看到麦穗籽粒饱满、麦秆干净均匀,万富旭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了,今年小麦能有一个好收成。

这片麦田背后,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生理生态与栽培团队的技术在支撑。多年以来,万富旭与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将一个个新技术、新品种从试验田搬到生产田,逐年提升着单产水平。对万富旭来说,哪怕大面积单产提升一两斤,都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合作社一共流转了7500多亩地,一亩增产1斤,总的就能多收7500斤小麦。”近几年,万富旭的麦田里又有了新气象。专家团队将承担的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小麦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在他的麦田里落地,通过规模化生产,让技术真正走向生产一线。

据悉,这片示范地采用的品种是为四川省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培育的新品种“蜀麦1958”。万富旭介绍,去年在试种了20多亩后,产量和抗逆表现让他很满意,今年果断扩大面积到3000亩。

今年的产量表现没有让万富旭失望。当天,四川农业大学邀请省内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走进这片麦田,进行现场考察,检验项目落地的成效。专家们在看到小麦的田间表现后,纷纷夸赞,“今年四川小麦要大丰收了,不光产量高,麦穗都很干净,品质也有了大幅提升。”

实际产量怎么样?专家组考察了示范田小麦田间长势,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组织了现场实收测产。经过收割机连片实收、过磅称重、测定籽粒含水量等流程后,最终测产数据出炉:实收四块田总面积86.92亩,按13%标准含水量折算产量,加权平均亩产为603.2公斤,其中最高产田块面积19.91亩、亩产量为616.7公斤。

“良种还需搭配良法,才能完全释放种子潜力。”该团队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樊高琼介绍,这片示范片主要采用的2025年四川省主推技术——稻茬小麦抗湿高产智能化生产技术,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开沟排湿,适晚播+智能精量机播、无人机限氮分次追肥(前提中稳后促)、全程化控壮苗抗倒延衰等,“最主要是解决了成都平原稻茬田的湿害问题,让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