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子产品开发中,金属外壳与电路板的接地设计直接影响设备安全性与电磁兼容性(EMC)。电路板厂家普遍采用高压电容(1-100nF/2KV)并联大电阻(1MΩ)的方案连接GND与EGND,这一设计背后蕴含着精密的工程逻辑。
在电子产品开发中,金属外壳与电路板的接地设计直接影响设备安全性与电磁兼容性(EMC)。电路板厂家普遍采用高压电容(1-100nF/2KV)并联大电阻(1MΩ)的方案连接GND与EGND,这一设计背后蕴含着精密的工程逻辑。
一、核心设计目标
1.1 双重防护需求
该电路结构需同时满足:
安全防护:隔离机壳可能的漏电流(如220VAC整流后GND)
信号完整性:阻断低频干扰同时导通高频噪声
ESD防护:泄放静电积累电荷
二、电容选型与功能实现
2.1 关键参数规范
容值范围:1nF-100nF(Y1/Y2电容为主)
耐压等级:2KVAC(持续)/4KVDC(脉冲)
材质选择:聚丙烯薄膜(X7R)或X8R陶瓷
2.2 功能实现机制
2.2.1 EMS防护
动态共模抑制:在PE可靠接地时,电容形成高频旁路,将GND与EGND间瞬态压差限制在5V以内
工频隔离:1nF电容对50Hz信号阻抗达31.8MΩ,实现物理隔离
2.2.2 EMI控制
辐射抑制:将PCB内部30MHz以上噪声电流导入机壳
天线效应消除:阻断了PCB边缘电场与金属外壳的耦合路径
三、电阻参数设计与失效防护
3.1 电阻特性要求
参数标准值允许偏差测试标准阻值1.0MΩ±5%±0.05MΩIEC60112泄漏电流≤0.1μA-UL1950温漂系数≤50ppm/℃-JEDEC JESD22
3.2 ESD防护原理
电荷泄放时间:2kV静电荷在1MΩ电阻下需10秒完成泄放(符合IEC61000-4-2)
电流限制:2kV/1MΩ=2mA,远低于芯片耐压阈值(通常≥20V/ns)
四、测试验证方案
5.1 关键测试项目
工频耐压:3kVAC/60s(机壳与GND间)
ESD测试:±8kV接触放电(EN61000-4-2)
传导骚扰:30MHz-1GHz频段(CISPR22 Class B)
五、行业实践建议
选型策略:医疗设备优先选用Y1电容,消费电子可采用Y2电容
成本优化:10nF电容+1.2MΩ电阻组合性价比最优
工艺升级:采用0201封装可节省30% PCB面积
可靠性设计:在电容两端并联TVS管(SMBJ15CA)增强抗浪涌能力
电路板厂家通过精密的电容电阻参数搭配,构建起连接GND与EGND的智能通路。这种设计既保障了设备安全,又满足了严苛的EMC要求,已成为高端电子产品设计的标准解决方案。
来源:甜甜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