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来能走多远,不是考上985大学,而是“输得起”的能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07:07 3

摘要:昨天直播的时候,有位家长向我倾诉:孩子月考后退了八名,说什么也不想去学校了。

昨天直播的时候,有位家长向我倾诉:孩子月考后退了八名,说什么也不想去学校了。

这句话一下子让评论区沸腾了,好多家长都有同样的焦虑。

家长们在评论区讨论了起来,而我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某985高校新生因无法接受专业课B+评分,在宿舍自残。

都说考上好大学就算成功了,殊不知,人生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考上985大学,而是在失败的时候,能够输得起。

嗨,我是关山阅。

当教育内卷变成了“恐怖主义”,我们应该反思:逼着孩子非要赢在起跑线的父母,可能在摧毁孩子持久的耐力。

斯坦福大学"成长型思维"研究揭示惊人真相:经常被允许失败的孩子,在挑战性任务中的表现比"必须成功"组高出47%。

如果把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绝境,那孩子就无法在风雨中成长。一旦遇到大风大浪,可能会被折断。

01

你越害怕失败,孩子越难成功

小孩子没有什么成功的概念,最多就是自尊心在作怪。

让孩子陷入绝望的,还是父母的过度焦虑,父母过于担心孩子未来,反而让孩子形成了自我妨碍的心理机制。

记得之前有一个案例,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原来孩子是年级前十名,突然掉出了前十,有点受不了,在试卷上写满了悔恨。最终得了抑郁症。

学习失败是常态,你想一个班级50人,有人靠前,就有人靠后。靠后就努力追赶,靠前了要稳定保持。因为就算这一场你赢了,后边还有很多场角逐。

父母没必要把每一场考试看得太重,毕竟学习也是马拉松,刚开始跟上就行,如果上来就冲刺,跑一段就要离场了。

02

教会孩子"优雅地失败",比考985更有意义

J.K.罗琳在哈佛演讲时分享:"失败让我剥离所有不必要,开始专注最重要的事。"

如果第一次投稿就能轻松过了,相信也不会有后边的辉煌,正是这12次的投稿失败,才让她重新在低谷找到方向。

马云在阿里新人培训时必讲"败局课":"我高考落榜三次,创业失败四次,那些摔碎的梦想都是未来成功的拼图。"

正是这些失败的碎片,才编织了阿里的梦,如果一次就成功了,相信也不会取得如此的成绩。

孩子经历的失败,就像是幼儿期学走路,肯定会摔倒几次,站不稳很正常,那是基础不牢,多走几次,一切就都成了。

孩子还不会走,父母就希望跑起来,有点不切实际,又有点拔苗助长。最终希望会破灭。

03

做孩子的"失败盟友",而非"成功监工"

迪士尼CEO艾格在自传中写道:父亲在我创业破产时,默默抵押了房子。他教会我比金钱更宝贵的是——有人永远相信你值得再来一次。

现实中,父母害怕孩子失败,孩子也害怕自己失败,一旦失败,连家都不敢回,感觉无法面对父母那冷漠的眼神。

甚至为了瞒天过海,有的孩子自己修改分数,或者干脆撕碎试卷不给父母。

教育家蒙特梭利百年前的警示仍在回响:"每种完美主义教育,都是在制造精神残疾。"

生活中遇到那么多追求完美而失败的案例,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觉醒:真正的起跑线,从来不是提前进入辅导班,而是在孩子跌倒时,父母眼中有没有那道托起的光。

最后划重点:

人生难免有暴风雨,我们也无法躲避,不如学会在雨中起舞。

下周又要考试了,你不如对孩子说:"无论考卷上是A还是C,回家都有妈妈做的红烧肉。"

点个"在看",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带着"不过是从头再来"的底气,走向生命深处的星辰大海。

毕竟考砸了只是输了考试,失败后站起来,才是真正的勇气。

来源:湖南教育网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