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为企整体服务,围绕人才引进、政策扶持、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审批和申报服务等。
《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8.0版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为企整体服务,围绕人才引进、政策扶持、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审批和申报服务等。
徐汇区“三个一”营商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嘉定区今年首张书店领域行业综合许可证落地,开店营业一证搞定;松江区首个“打捆”审批项目“瘦身提速”,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青浦区持续优化登记举措,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一起来看→
青浦:持续优化登记举措
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
把“企业感受度”摆在首位,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务实举措,通过实施《上海市青浦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细则》,规范集中登记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推进跨区域经营场所备案,推进企业分支机构登记集中办理等措施,为企业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总部位于青浦区华新镇的上海领速物流有限公司,专注b2b限时速运服务,聚焦大件航空速运领域,以上海市场为中心,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由于业务发展,企业拟在外区设立分支机构。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服务科了解到企业需求,及时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开展连锁企业分支机构便利化登记。在此次登记过程中,经过备案的企业联络员仅需一次人脸识别,即可一键勾选多家分支机构的待签名文件,一次完成对所有文件的电子签名,无需法定代表人为每个门店逐一人脸识别或电子签名。“由于企业分支机构较多,原先每家分支机构变更备案都需要等待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实名认证,不仅流程繁琐且耗时,有了‘授权办理’和‘批量签署’功能后,联络员就可以使用电子签名代为签署分支机构登记全程网办文件,效率大为提高。”上海领速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解决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注册时遇到的反复电子签名效率低、法定代表人逐一人脸识别流程繁等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最新推出连锁企业分支机构便利化登记新举措。青浦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改革新举措,挖掘有“授权办理”和“批量签署”需求的连锁企业,重点关注小杨生煎、周黑鸭、元祖等连锁食品企业,以及快递公司、服饰、供销社分支等业态的企业,对有办理意愿的企业及时跟进服务指导。此次上海领速物流有限公司连锁企业分支机构便利化登记的成功办理,不仅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也为后续更多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在当下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翘楚,在智慧水务领域深耕细作,集团子公司熊猫智慧(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于研究数字孪生、智能控制、智慧传感等核心技术,开展智慧水务领域的电商销售业务。由于电子商务业务起步较晚,去年该子公司营收未能达到既定发展目标,而近期熊猫集团在节能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充分发挥智慧水泵的研究成果,拓展水泵节能业务,开展水泵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熊猫集团计划将该子公司更名为熊猫智慧(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名称自主申报的过程中,由于字号未能通过,变更进程一时停滞。
青浦区市场监管局“高阳工作室”在得知企业需求后,第一时间协助企业梳理资产关系、商标授权、变更登记等文件,并与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沟通协调,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名称预核,并及时完成企业名称变更登记,助力企业继续使用“熊猫智慧”字号在“节能科技”领域探索经营智慧水泵节能新成果,助推企业抢占创新高地,以最快速度开启运营。
近年来,青浦区市场监管局突破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为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安排专人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跨前服务和组团式的跟踪指导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心和优质的业务办理,成为企业暖心、安心、爽心发展的“护航员”。
徐汇:“三个一”营商服务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一个中心、一支队伍、一个系统,形成合力、缺一不可。”今年以来,徐汇区建管委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围绕“审批时间再缩短、企业办事更便捷、营商环境再优化、项目落地更快速”的目标,在市住建委关于工程建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1.0—7.0版改革的基础上,全链条优化、全方位提升,进一步将区内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改革向纵深推进,形成“三个一”服务模式。
依托“一个中心”分级分类审批,跑出徐汇速度
徐汇区依托区级工程建设审批审查中心,集结区建管委、区发改委、区规资局等多个审批部门,协同合作,不断创新,跑出“徐汇速度”。
在施工图审查方面,根据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明确本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改革有关要求的通知》(沪建监管〔2025〕55号)精神,徐汇将项目按规模、用途等因素划分项目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图免于审查正面清单。正面清单内项目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不再作为施工许可证前置条件,审图机构进行事后质量检查。田林安置房、长桥街道395街坊幼儿园新建项目就是通过施工图免审,审批时限缩短了5个工作日。
徐汇推行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公共停车场(库)开业备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限额以下消防验收备案等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提高以承诺制方式落地开工项目比例。
徐汇创新采用“分阶段办”模式——在符合规划资源、工程质量(含消防)验收要求后,支持项目以单体建筑为最小单元进行分期竣工验收(其他专项验收暂时容缺),通过“竣工一栋、验收一栋、投产一栋”,最大限度缩短企业投产时间。2024年12月西岸金融城F街坊F12地块2、3号楼办公楼完成单体分阶段验收,目前国药集团已完成二次装修。
田林安置房施工图免审项目
锻造“一支队伍”帮办代办模式,解决“一类问题”
徐汇区建立的工程建设领域“营商服务专员队伍”,通过帮办代办模式,不仅回应企业诉求,更举一反三解决“一类问题”,当好企业“贴心人”。
宜家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
这种主动服务意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尤为关键。以宜家家居商业区改造项目为例,自提货架区的消防按照商业区域设计,但该区域又有仓储功能,存放丙二类建材,消防设计须满足丙二类仓库要求。服务专员提前对接项目建设单位,明确仓储类商业耐火等级,同步充分考虑人员疏散、火灾荷载和燃烧类型,该项目于3月28日顺利通过验收。
如果说消防预判展现的是专业能力,那么“一对一”帮办代办则体现了服务的温度与效率。默沙东入驻徐家汇中心办公时,服务专员通过电话、微信帮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审批要求告知服务及即时咨询服务,做到“1分钟响应”。同时,为区内先进生物制造和肿瘤研究中心(上海)实验室、具身智能孵化器载体平台二期、白象上海总部室内装修等装饰装修项目,提供从咨询到办结的全程“管家式”服务。
结合徐汇区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部署要求,这支队伍加强对企政策宣传。从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到“多测合一”“桩基先行”“分期验收”等创新案例,再到市政挖掘道路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流程,为企业讲透政策、提供新思路。
用好“一个系统”一站式集成快办,提升审批质效
依托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徐汇区实现“系统之外无审批”,申请、受理、审批、发证全流程都可在线办理,以一站式“集成快办”打通审批全链条。企业在线提交申请后,各职能部门并联审批,在网上统一受理、录入结果、统一发证,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间。
据统计,一站式施工许可办理社会投资项目平均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节约10个工作日。一站式综合竣工验收产业类项目实际平均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节约5个工作日。
水电气网联合报装
在审批提速的基础上,徐汇区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全面推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基于审批系统,全面推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在施工许可阶段“一表申请、全程网办、限时接入”,建设单位只需一表填写、在线申请,最快可在6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入服务。目前,已累计完成老凤祥城市更新、绿城新建住宅、田林社租房、康健路341弄等46个项目的水电气网联合报装。
嘉定:一证全搞定,今年区
首张书店领域行业综合许可证落地
日前,位于远香湖畔的混知书店(远香湖知识馆)迎来一纸“新身份”——行业综合许可证。这张由嘉定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制发的许可证,整合了食品经营许可、出版物经营许可多项审批事项,是今年嘉定区首张书店领域的行业综合许可证落地。
开店营业一证搞定
在混知书店(远香湖知识馆),上海混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牌经理接过崭新的行业综合许可证,摆放在收银台显眼处。这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不仅标注了行业类别、许可证编号、经营场所等信息,还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许可信息。
“过去开书店要根据不同的事项单独提交材料,有的材料需要重复提交,现在只需线上申请一次,开业需要的许可证就可以审批出来。一张证全搞定,省时又省心!”她感慨道,省下的时间和精力能更专注于书店运营和读者服务,为书店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混知书店(远香湖知识馆)是享受“一业一证”改革红利的办事主体之一。据了解,“一业一证”改革把过去一个行业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属地监管则确保“放得开”也能“管得住”。现场,马陆镇宣传科工作人员向书店发放加强版权保护相关宣传手册,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更加清晰和可操作的参考。后续,相关部门还将推进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张薄薄的许可证背后,是政府与市场的双向奔赴,亦是上海市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嘉定区积极响应市级部署,重点在“书店”业态等改革领域创新求变,将“出版物零售业务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消防安全”四个审批事项进行整合,简化办事流程,并优化办理路径,已成功将多张许可证集成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从“多证可营”到“一证准营”,不仅是数字的减法,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加法。今年3月底,在市政府办公厅、市新闻出版局、区委宣传部的支持指导下,区政务服务办联合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消防支队,顺利推动“书店”业态在“一网通办”门户正式上线运行。
现在,办事主体可通过“一业一证”入口申办,最快10个工作日就可以取得行业综合许可证,大大提升了企业群众的办事效率。区政务服务办将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以数据共享应用,助力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市民可通过“上海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业一证”——“嘉定区”——“零售业”办理书店“一业一证”,详见↓
松江:首个“打捆”审批项目“瘦身提速”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松江区生态环境局一直以来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助力美丽松江建设。近期,在实施《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关于支持新城建设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后,松江区生态环境局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试点尝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打捆”环评审批,以进一步节约审批时间和成本,提高审批效率,提升企业获得感。
在上海市松江区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向松江区生态环境局咨询建设项目环评报批的相关流程及要求时,获悉是为泗泾塘、六磊塘、千步泾3条河道的河道拓宽、疏浚、新改建护岸、新建桥梁工程、修建防汛道路、人行步道、绿化工程和闸涵工程等整治工程项目,考虑到河道整治是民生实事,是改善百姓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松江区生态环境局在了解企业的诉求后,跨前一步,积极宣贯“五大新城”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告知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打捆审批办事指南》(沪环评〔2024〕220号)有关规定,“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型项目,可自行或委托技术单位打捆编制一份报告表”。本次拟建设的3条河道虽然分别位于三个镇,但是项目内容均属于河湖整治,为同一类型项目、同一建设单位、同一审批部门,且均编制报告表,满足“打捆”审批的要求。
在松江区生态环境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区首个“打捆”审批项目顺利审批完成,实现了“三合一”的高效精准审批。该政策的落地实施,大幅度节约了建设单位的办理时间和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也体现了松江区生态环境局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
环评审批“瘦身提速”是对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松江区生态环境局始终秉持以高质量服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能级、高水平的项目资源导入,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即可查阅更多
上海营商案例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