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艾滋病患者自述:从发现感染到晚期出现肿瘤,我只用了半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21:12 2

摘要:可从没想过,这一连串的小毛病,背后可能藏着的是艾滋病。在门诊中,我见过太多五六十岁的患者,早年没有检查的习惯,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惹上这种病”,等真正查出来,感染时间早已过去数月甚至数年,免疫系统几乎崩溃。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不少中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的习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是“正常的”,咳嗽是老毛病,瘦点是因为年纪,出汗多是更年期,免疫力差是因为累。

可从没想过,这一连串的小毛病,背后可能藏着的是艾滋病。在门诊中,我见过太多五六十岁的患者,早年没有检查的习惯,也从未想过自己会“惹上这种病”,等真正查出来,感染时间早已过去数月甚至数年,免疫系统几乎崩溃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患者半年内就出现了肿瘤、严重感染,甚至器官衰竭

“我又不乱来,怎么可能得艾滋?”这句话是我听过最多的反应之一。可现实是,艾滋病并不是“年轻人”才会有的,也从来不是“滥交者”的专属标签。病毒从不挑人,它只认免疫系统是否能抵抗。而误判自己的健康状态,才是导致悲剧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不知道,艾滋病早期是最难察觉的阶段。很多中老年人把它当成普通感冒,低热、盗汗、体重下降、腹泻、皮肤瘙痒……这些症状放在老年人身上,几乎全都能“自圆其说”。但问题是,当这些症状同时出现,而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时,就不再是简单的小毛病了。

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从正常到崩溃,有时候只需要半年。尤其在感染艾滋病毒后不知情、不治疗的情况下,病毒每天都在复制,每天都在摧毁免疫细胞,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CD4数量在500~1500之间,但在感染HIV后,有人半年内就下降到200以下,这时候机体几乎失去了对重大感染和肿瘤的防御能力。

在我们国家,中老年群体对艾滋病的认知普遍偏低。很多人连HIV和艾滋病的区别都不清楚。HIV是病毒,艾滋病是结果。

感染HIV不等于立刻得艾滋病。只要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很多人可以像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一样长期稳定生活。但如果忽视了它,半年内发展到晚期并非危言耸听。

有些人感染HIV后,半年内就发展成肿瘤,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免疫系统崩溃了。艾滋病晚期最常见的几类肿瘤是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宫颈癌等。

尤其是卡波西肉瘤,很多人一开始以为是皮肤过敏或者“老年斑”,结果越长越多,才发现是免疫系统放弃了防御。一个本可以通过早期抗病毒治疗避免的病,最后却演变成恶性肿瘤。

你以为艾滋病离你很远,其实它可能就在你身边。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年来的数据,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在不断上升,甚至在某些地区,中老年感染者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年轻人。

为何?原因并不复杂:避孕意识淡薄、性健康知识缺乏、对风险的低估,加上对身体信号的忽视。这一切构成了中老年人感染HIV的“完美风暴”。

你知道吗?我国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是在疾病已发展到晚期才确诊的。这意味着,这些人很可能已经有严重的免疫缺陷,甚至出现了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这种“迟到的发现”,让本该能控制的病,变得难以逆转。

有些人担心查出来会被歧视,干脆不查。但不查,并不等于没有。病毒不会因为你“心理上不接受”就停下复制的脚步

它只会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悄悄把你推入深渊。与其害怕被别人知道,不如掌握主动权,早点控制病情。

有人说:“我不去献血、不去输血,怎么可能得艾滋?”性传播始终是HI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在中老年群体中,很多人由于配偶去世或分居,情感空窗期较长,有时会寻找情感慰藉,但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再加上这个年龄段本身就不太关注性健康教育,风险自然大幅增加。

艾滋病不可怕,但无知和拖延才是真正的杀手。在抗病毒治疗的帮助下,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活得很长,甚至比很多有基础病的普通人活得更健康

但前提是,你要愿意面对它、检测它、管理它。忽视它的代价,可能就是半年后,肿瘤找上门来。

你知道CD4是什么吗?它是免疫系统状态的晴雨表。很多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每个月应该监测一次CD4和病毒载量

一旦CD4低于200,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风险就会大幅上升。而如果长期不治疗,CD4可能低到个位数,这时候,哪怕一个普通的感冒也可能致命

再说个冷知识:卡波西肉瘤其实是一种由病毒(HHV-8)引起的肿瘤。但它只在免疫系统极度低下的人体内才会“复苏”。也就是说,它原本可能就藏在你身体里,只不过你免疫系统强大,它就老实待着。

别再把艾滋病当成“年轻人的病”了。身体出现异常,咳嗽不止、反复感染、皮肤长斑、体重下降,就该主动排查HIV。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打破“我年纪大了,不可能得艾滋”的错觉

为什么有人半年从感染HIV到肿瘤?是病毒太毒,还是我们太疏忽?答案其实很清楚。在那半年里,病毒没有一天休息,而我们却可能一天都没警觉。

不敢查、懒得查、觉得没必要查,是很多悲剧的起点。而一个简单的HIV抗体检测,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像量血压、测血糖一样,把HIV检测也纳入体检常规,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艾滋病的防治,不只是医学问题,更是认知问题。改变观念,远比改变病毒更重要。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