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教授谈三角梅花创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0:19 2

摘要:牧之,海南省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原海南大学名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科带头人,美术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终身院士,中国智慧书画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博士论文评审专家等。

牧之与三角梅花圃-海南日报记者摄

艺术家档案

牧之,海南省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原海南大学名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科带头人,美术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终身院士,中国智慧书画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博士论文评审专家等。

牧之教授2004年赴法,应“法中文化年”邀请,分别在巴黎、里昂举办“热爱海南岛”的个人画展。2018年,牧之教授应美国美中经贸委邀请,赴美国洛杉矶美国国际电视台和艺站美术馆分别举办个人画展,洛杉矶会客厅全程报道了展出盛况。展出及销售所得在美设立“牧之艺术基金”,《人民日报》(海外网)、《美中时报》等均进行报道。2024年起,接受西泠印社和中国美术学院邀请,参加“世界墨画会”每年一度在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获得了“亚洲艺术金奖”“东方艺术传承大奖”“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主席提名大奖”“艺术水立方杯世界艺术家20位”奖以及“最具艺术价值奖”等。

牧之作品《春华》706×348cm 2025.04 户外壁画

海南大学牧之教授作为当代中国画坛的领军人物,以其独创的三角梅系列作品在国际艺术界享有盛誉。他不仅以浓墨重彩的没骨技法定义了三角梅的艺术传达,更通过这一海南地域符号(海南省省花)传递了热带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与特定精神内涵。

本文从创作历程、艺术特色、国际影响及学术贡献等四个方面,全面解析牧之教授与他的三角梅话情缘。

牧之作品《秋实》706×348cm 2025.04 户外壁画

一、从“舶来花”到“海南符号”:牧之的三角梅创作历程

牧之教授与三角梅的缘分始于2000年的三亚采风。彼时,他在大东海畔首次目睹成片的三角梅,其“紫红色苞叶随海风翕动”的视觉冲击,成为艺术灵感的起点。2002年调入海南大学后,他开始系统研究这一植物,发现其为南美原产、中国画史上鲜有记载的“空白题材”。一种填补中国国画空白点的强烈冲动,终于成为他的创作源动力。2006年,他正式将三角梅花创作列为自身的核心元素,专注于三角梅花与写意水墨的求索,成为最早专注于此题材的写意画成名画家。

牧之作品《海南奇花三角梅》45×48cm 2025.05 宣纸彩墨

为突破传统工笔的程式化束缚,牧之经历了十余年的艰苦探索。他摒弃勾线技法,转而采用“没骨画法”,通过色块堆叠与水墨渲染表现花瓣的层次感。为还原三角梅的艳丽特质,他大胆尝试丙烯、水粉、水彩等非传统国画颜料,甚至混合矿物颜料与植物染料,最终形成“浓而不俗、艳而含雅”的独特画风。其代表作如《红云飘然沐夏酣》《灼灼其英》等,以繁密的花簇与昂扬的枝干,传递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瑰丽热带情愫。

牧之作品《三角花开映朝霞》45×48cm 2025.05 宣纸彩墨

二、艺术特色:没骨技法与地域美学的融合

牧之的三角梅创作在技法与理念上实现了双重突破:

(一)没骨技法的创新:他继承了恽寿平以来的没骨传统,但摒弃了细腻渲染,转而以豪放的色块直接铺陈。画面中,三角梅的苞叶通过疏密有致的色点构成,枝干则以枯笔飞白呈现遒劲质感,形成“形散神聚”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哲学的重构:传统国画讲究“墨分五色”,牧之则突破性地以高饱和度色彩为主调,通过朱红、玫瑰红、紫红等色调的渐变叠加,再现热带阳光下的花海盛景。这种“以色代墨”的手法,既尊重三角梅的自然本色,又赋予画面现代审美意趣。

(三)地域符号的升华:他将三角梅与海南的山海景观、黎族文化并置,形成“热岛画风”三大主题。画中三角梅常以向上攀爬的姿态出现,隐喻海南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地域文化的精神图腾。

牧之作品《海南万里真吾乡》128×69cm 2025.04 宣纸彩墨

三、国际影响:从海南到世界的艺术对话

牧之的三角梅作品已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2018年,其92幅三角梅专题画作在美国洛杉矶展出,引发当地艺术界轰动,全部作品被收藏并促成“牧之艺术基金”的设立,用于支持中美艺术交流。此后,作品相继亮相法国巴黎秋季艺术沙龙、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等国际平台,被评论家誉为“以东方笔墨诠释热带美学”的典范。美国媒体曾评价:“牧之的三角梅让洛杉矶人重新发现了本土植物的艺术价值。”印证了其作品的跨文化共鸣。

牧之作品《合蕊生三叶》180×97cm 2024.05 宣纸彩墨

四、学术贡献与教育传承

作为海南大学美术学科带头人,牧之将三角梅创作纳入教学体系,推动地域题材的学术化。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黎锦技艺与传承研究”等课题,出版《水墨海南》《镌刻山壁上的海南故事》等专著15部,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析海南文化和三角梅等的符号意义。其工作室培养的研究生中,多人以热带植物为研究方向,形成“海南意象”创作梯队。此外,他通过公开讲座、现场创作演示等形式,推动三角梅艺术的大众传播,如在骑楼老街的即兴创作活动中,以“腕底化花团”的技法展现国画魅力,吸引数千市民参与。

牧之作品《婷婷仪态俏》180×97cm 2024.05 宣纸彩墨

结语

牧之教授的三角梅艺术,既是个人艺术语言的突破,也是地域文化全球表达的典范。他通过没骨技法的革新与色彩美学的重构,将一种“无传统可依”的舶来花卉升华为海南精神的文化载体,更以国际化的展览与基金机制,搭建起跨文化对话的桥梁。正如评论家所言,牧之“开创了中国热带山水画的新纪元”,而其三角梅系列,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持续书写着艺术与地域共生的传奇。

文/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海南省崖州文化研究会会长 冯建章

2025年5月20日

牧之作品《霁雨步新晴》180×97cm 2024.05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廻临常相忆》180×97cm 2024.05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热烈若此 三角花开》128×69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叶花海岛处》180×60cm 2025.01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甘于寂寞守墙关》138×69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甘于寂寞守墙关》97×90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 《妍容孤绽》45×97cm 2024.09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妍蕊初绽已含羞》45×97cm 2024.09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身居僻壤修端雅》138×69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紫叶花吟》45×97cm 2024.1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娇姿绰约倚风栽》45×38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叶花泼辣霜天傲》97×60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万紫千红灿若霞》160×97cm 2025.01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忽然一夜清香发》60×69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自有春风扫》138×69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挥毫落纸墨痕新》138×69cm 2025.02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海南秋色秋如春》138×69cm 2025.03 宣纸彩墨

牧之作品《繁花》248×65cm 2024.02 宣纸彩墨

来源:博古开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