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中原大地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5月15日上午10时,中原油田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文留维修工区篮球场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健身盛宴正在上演,三十余名石油工人化身“活字印刷”,将甲骨文字形结构与健身动作融合,用矫健的身姿在春风中“书写”起三千岁的文字密码。
初夏时节,中原大地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5月15日上午10时,中原油田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文留维修工区篮球场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健身盛宴正在上演,三十余名石油工人化身“活字印刷”,将甲骨文字形结构与健身动作融合,用矫健的身姿在春风中“书写”起三千岁的文字密码。
“垂腕如松,足下生风,这‘舞’字更要舞出甲骨文的神韵!”工区文艺骨干张彦轻舒双臂,胯部微沉,瞬间定格成甲骨文中“舞”字的遒劲姿态。在她的认真指导下,队列中渐次绽放出“射”字的张弓搭箭、“父”字的雄壮伟岸、“心”字的优雅柔情……19个选自殷商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在石油工人的肢体间依次舒展。
“以前觉得工间操很单调,现在每天都很期待。用身体‘书写’甲骨文,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传统文化,真是一举两得!”工区培训管理员程海霞擦着额头的汗珠笑道。
据了解,为落实中原油田员工健康管理工作推进会及员工健康管理规划要求,中原油田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创新实施“文化基因唤醒计划”,结合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以“加强员工健康管理,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为宗旨,以甲骨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创新打造“文化+健康”特色工间操,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员工体质提升,构建起“工作健康两相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石油工人用身体‘临摹’先祖刻痕时,甲骨文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冰冷符号。我们一直在寻找既能让员工动起来,又有文化内涵的健身方式,非遗广播体操完美契合了这两个需求,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该工区党支部书记李翔翔深有感触。(王威 杨敏 段振勇)
来源:图说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