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养鹦鹉三年,从最初的新鲜感到现在的责任担当,中间踩过无数坑,交过不少“学费”。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看似美好却暗藏风险的养鸟日常,希望能给想养鹦鹉的朋友提个醒。
自由哥 |言
我养鹦鹉三年,从最初的新鲜感到现在的责任担当,中间踩过无数坑,交过不少“学费”。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看似美好却暗藏风险的养鸟日常,希望能给想养鹦鹉的朋友提个醒。
去年夏天,我在花鸟市场看到一只灰扑扑的小鹦鹉,店主说它聪明会说话,价格也合适。养了两个月,朋友来家里玩时惊呼:“这是非洲灰鹦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当时腿都软了,连夜查资料才知道,这种鹦鹉早在2016年就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个人饲养涉嫌违法。
后来联系了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时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很多人以为人工繁殖的就能养,其实只要是保护物种,不管野生还是人工繁育,都需要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最终鹦鹉被收走,我还交了2000元罚款。后来在鹦鹉爱好者群里发现,像我这样“稀里糊涂”踩雷的人不在少数:
有人网购的“虎皮鹦鹉”其实是变异品种,属于保护动物有老大爷养了十年的画眉鸟,突然被通知违法甚至有人因转让自家繁殖的鹦鹉被关小黑屋现在我的手机里存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每次想买新鸟都会对照查三遍。国内明确允许个人饲养的只有虎皮、玄凤、桃脸牡丹三种鹦鹉,其他品种千万别碰。
刚开始养玄凤鹦鹉“豆豆”时,我按养猫的经验照顾它,结果差点酿成大祸。
1. 喂食的误区
有次朋友来家里,给豆豆喂了块巧克力,两小时后它开始抽搐。送到宠物医院抢救,医生劈头就问:“你不知道巧克力对鸟是毒药吗?”那次治疗花了600元,医生给了我一份《鹦鹉禁食清单》,上面列着:
现在我家茶几上永远摆着专用鸟粮,连父母来喂食都要提前培训。
2. 温度的教训
去年冬天开暖气,豆豆突然开始掉毛。兽医检查后说是因为空调直吹导致应激,给开了营养剂,叮嘱要维持25℃恒温。现在我家鸟笼旁挂着温湿度计,冬天用陶瓷加热灯,夏天开空调时给笼子罩上防风罩。
3. 洗澡的学问
第一次给豆豆洗澡时用了沐浴露,结果它羽毛失去油脂保护,整整蔫了一周。后来才知道,鹦鹉洗澡只需要清水,洗完要立刻用毛巾擦干,吹风机必须开静音模式,普通吹风机的噪音会让它们心脏骤停。
养鹦鹉最让我意外的,是它们的情感需求。这种看着呆萌的小生物,其实有着三四岁孩子的智商。
有次出差三天,拜托邻居帮忙喂食。回来发现豆豆把自己胸口的羽毛拔秃了,兽医说是分离焦虑症。现在只要出门超过半天,我就会开着循环播放人声的收音机,还在笼子里放了一件我的旧衣服。
更让我揪心的是弃养问题。本地动物救助站的朋友说,他们接收的鹦鹉里,有被主人嫌吵扔掉的,有生病了不想治的,甚至还有因为失恋就把情侣一起养的鹦鹉丢出来的。这些被遗弃的鸟往往会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有的绝食,有的疯狂啄羽。
如果你真的决定养鹦鹉,请做好这些准备:
1. 法律准备
确认品种是否合法保留购买凭证和卖家资质证明了解当地政策(某些城市连虎皮鹦鹉也禁养)2. 经济账
我家豆豆每月开销:
这还不算意外生病的花费,上次肠胃炎治疗花了300元。
3. 时间投入
每天至少要陪它玩1小时,包括:
养鹦鹉三年,虽然踩过无数坑,但豆豆带来的快乐无法替代。早晨它用喙轻轻啄我手指要早餐的样子,下班回家时它扑棱翅膀的欢迎仪式,还有生病时它安安静静趴在我手心的温暖,都让我觉得这份责任值得。
但每次看到有人因为“觉得可爱”就冲动养鸟,最后要么违法要么弃养,我都想大声说:请把它们当生命,而不是玩具。它们的寿命长达10-20年,一旦选择,就是一份沉重的承诺。
如果你看完这些仍然想养鹦鹉,欢迎加入这个痛并快乐着的世界。如果不确定,云养鸟也很美好——至少,那些短视频里的鹦鹉不会凌晨五点把你吵醒要零食。
来源:自由哥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