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辖区概况: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有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27家,“九小”场所1200余家,以及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小学、5所幼儿园,实有人口5.1万人。
派出所名称: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渔山派出所。
建所时间:1965年1月。
辖区概况: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4个社区,有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27家,“九小”场所1200余家,以及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小学、5所幼儿园,实有人口5.1万人。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20人、辅警35人。
荣誉:先后获评全国“人民满意派出所”、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国“文明户籍室”、省级“文明单位”、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等50多项荣誉,2019年被山东省公安厅命名为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96年9月,民警程广泉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成立“和为贵”调解室
济宁,因得济水之宁而得名,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在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里,始建于1965年的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渔山派出所,已经用了一甲子的岁月守护着这方故土的安宁。近年来,渔山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济宁“儒济天下、和宁四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深度融合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和英模精神,聚焦“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用爱民“泉”浇灌和谐花,以“渔”水情收获平安果,全力打造英模精神和传统文化共同滋养下的“儒乡枫桥”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警力下沉 赓续爱民之“泉”
代代传承——警力走出去。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是群众需求,不变的是爱民情怀。渔山派出所传承和弘扬程广泉“爱民不倦”精神和“手勤、嘴勤、腿勤、脑勤”四勤工作法,充分融合“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新警务理念,探索拓展形成想在前、说在前、做在前、防在前、情在前的“五前”新时期广泉服务品牌,确保群众可能的困难提前想到,群众不明白的事情提前说到,群众期盼的事情提前做到,群众可能受损的事情提前防到,把为民情怀放在各项工作的最前面,切实解决好辖区居民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前不久,社区民警史妍走访时发现辖区某小区内有一棵10多米高的枯树已倾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随即联合网格员做好警示标志,并连续3天紧锣密鼓地对附近2栋居民楼的72户全部走访到位。在确认该树木为历史遗留问题,无具体所有人的情况后,经多方协调,最终动员物业公司等部门将树木清理,彻底消除了安全风险。“凡是小区安全的事,史警官都提前为大家操心,我们觉得很放心!”居民朱女士感激地说道。
警网联动
双向奔赴——警力沉下去。当好防范宣传员、平安守护神、服务警管家是渔山派出所的“家训”。民警扎根基层,登门入户,群众开门相迎,诉说心结,表达心声,提供建议。创新“网格+警格”机制,广泛吸纳网格员、热心群众、物业人员等力量组建“红马甲”反诈宣传队,常态化深入居民家中开展走访宣传,并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医务人员、求职学生群体开展反诈讲座60余场次,制作发放心形门挂、小扇子、圆珠笔等防范宣传品2000余个。“红马甲”反诈宣传队从成立之初的80人逐渐壮大到现在的230人,他们当中有退休党员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个体经营者等,在电诈预警、反诈宣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建立“7×24小时”预警劝阻机制,在成功劝阻后的一周内由社区民警会同网格员进行“电话+见面”回访,仅2024年便成功劝阻853次,未发生一起“预后转账”的情况。
情同鱼水——警力融进去。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公益岗、“五老”人员、治安积极分子,组建“渔山义警”“儒警联盟”“红袖章巡逻队”,开展“拉车门”“拉家常”“劝邻里”等活动,打造“槐荫邻里”基层社会治理品牌,162名群众力量从“局外人”变为“自家人”。
早在20世纪90年代,渔山派出所便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路子,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经常组织治安员培训,并结合辖区内发案规律特点,深入社区居民楼、院落研究指导如何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逐步形成了看门望锁、邻里守望的治安防控模式,涌现出关帝庙社区治保主任梁凤英等一批治安积极分子。2025年年初,86岁的梁凤英受邀到渔山派出所参加“英模精神代代传”主题党日活动,为全所民警辅警讲起当年警民共治的情形,“社区民警杨和鸾,安排2号文件传一传,看门望锁保安全,大家专心去生产……”对这首当时流传在治安积极分子中的歌谣,老人家记忆犹新,“渔山派出所治安员第03号”红袖标也一直被老人当作宝贝一样珍藏着。
主业创新 浇灌和谐之“花”
治——源头治理,消除隐患。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这条“主线”,坚持系统思维,深化“铸基”工程,强化警社共治、警网融合、警民联动、警保联控。社区民警会同街道、社区、网格,对矛盾风险持续摸底排查、监测动态,写好“民情日记”,推行“发现、交办、处置、反馈、销号”闭环机制,工作重心由事后调解向事前干预转变,源头治理成效由“感觉行”变为“都说好”,用民警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2024年,通过走访发现、网格员转交、群众反映等多渠道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线索38条,化解率达100%。创新推行所长直达码,实现治理关口前移,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各类民生诉求便可直达所长,实现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能“码上见”,更能“马上办”。
邀请梁凤英老人参观程广泉事迹展馆,
开展“英模精神代代传”主题党日活动
在吉祥社区安防体验馆对小学生们开展沉浸式互动体验消防安全教育
防——护校安院,场所宁安。针对辖区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人员密集场所集中的情况,对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部位,一校一策、一场所一方案,落实硬隔离设施、最小应急单元、一键报警、防暴装备、视频监控“五个到位”;打造平安楼宇、平安街巷、平安商圈、平安单位,以“小平安”汇聚“大平安”。辖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天人流量达一两万人次、车流量达4500余辆次,派出所与医院警务室坚持联勤联动,民警辅警每日必到、高峰必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苗头,第一时间控制风险以防扩大,第一时间处置常规可控事件,构建起全方位、强有力的安全防护体系。
“渔山派出所治安员第03号”红袖标
调——金牌调解,定分止争。积极落实“庭所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坚持情理法并用,多渠道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针对邻里、医患、情感等矛盾纠纷,建立“广泉”“和为贵”2个品牌调解室,组建28人的金牌调解员队伍,2024年调解处理矛盾纠纷412件。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调解“最多跑一地”。附院调解室被济宁市公安局评为“金牌调解室”,派出所调解员民警参与的古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2024年9月,辖区某小区3楼住户和4楼租户因渗水问题引发矛盾纠纷,由于4楼租户是年轻人,每天早出晚归,且房东不在本地,联系不便,给调解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派出所迎难而上,联合社区分头做三方工作,苦口婆心,精准劝解,最终三方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了问题。现在,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年轻人开始注意晚上不产生噪声,老年人也更加理解年轻人的奔波不易。
破获小案件,追回被盗电瓶
打——以打促防,高压震慑。牢固树立“聚焦民生小案、严打快破密防”理念,总结小案侦防“出警快、勘验快、调查快、抓人快、追赃快”的“五快”工作法,集中资源手段破案追赃。2024年,相继破获盗窃小案30余起,此类案件破案率达84.5%以上,其中5月至8月连续四个月破案率达100%,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4%;举办赃物返还活动12场次,案件发案少、破案追赃快的小案侦防工作经验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同时,实行“1371+X”案件回访机制,对每起案件,第一时间处警、勘查现场,3天内反馈基本情况、告知主办人联系电话,7天内通报案件进展及结果,一个月内通报破案追赃及抓人情况,对规定期限未办结的案件不定期回访,在群众最期盼时主动作出回应。此外,率先打响警银联动集群战和精准劝阻阻击战,2024年涉诈发案同比下降58%,止付电诈预警资金180余万元,实现高、中危触网预警和资金预警“零转账”。2024年9月12日,辖区某银行上报“一外地男子大额取现,存在异常”的线索,警银联动机制立即启动,派出所会同分局侦查中心精干力量迅速到达现场,在断定对方有“跑分”洗钱嫌疑后立即开展排查扩线,先后抓获团伙成员4名,成功挽回损失23万元。
基础夯实 收获平安之“果”
矛盾不上交。2025年年初,新入职不久的社区民警陆诚接到社区网格员提供的线索:某小区上下楼邻居因电动车停放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老警岳耀鹏和新警陆诚迅速赶到现场,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征求双方意见并将双方带回派出所“广泉调解室”进行调解,经过一上午的耐心劝解,双方互相道歉,握手言和。为了彻底消除矛盾争端,派出所联合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在微信群发送信息、在车棚等处张贴《倡导邻里和谐的倡议书》的方式,统一意见后,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对部分围栏进行拆除作业,从源头上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受到了周围居民的一致好评。渔山派出所树立有解思维,念好“排、研、调、访、宣”五字诀,连续三年保持“涉警零上访”。组织年长民警、年轻民警成立“枫桥经验带教工作室”,以老带新,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摸排—调解—跟踪—反馈”的工作闭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风险不外溢。深入推行“一室引领两队”勤务模式,每日警情形成“动态预警、即时研判、分流交办”的闭环处置模式。针对辖区11所中小学幼儿园、4200余名未成年人,在程广泉事迹展馆的基础上,建立社区警校、安防体验馆、禁毒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形成“两馆一校一站一室”5个阵地“矩阵”,吸纳职能部门力量和专业人员建立16人的“讲师库”,创新“六个一”载体,通过关爱青少年成长1234暖心等系列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治宣讲、防范宣传、安防体验、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42场次。安防体验馆利用VR设备和实景模拟系统模拟再现场景,建立济宁市首个禁毒工作站并创新“141516”工作法。心理咨询室由专业人士通过绘画心理分析、沟通交流方式,开展心理疏导,了解未成年人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要素,提供个性化服务,缓解心理压力,防止问题“复燃”,受教群体反响较好。“心理咨询室设立的初衷源于我们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现一些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法治教育,更重要的还有心理疏导,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这些孩子重拾信心,回归正轨。”渔山派出所所长李国富介绍说。2024年,渔山派出所被确定为济宁市第一批“070勇敢者行动”校外教育实践营,连续24年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平安不出事。进入新时代,渔山派出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模式为抓手,积极推进数防攻坚工作,打造数据赋能“驾驶舱”,将风险预警、人口管理、重复警情等场景纳入“一屏统揽”,每天晨会盯办、每周汇总研判、每月全量分析,实现动态预警、即时研办、闭环处置。2024年,被山东省公安厅确定为济宁市第一批“唯一数防攻坚试点派出所”;共跟踪处置化解重点线索警情36件,未发生一起有影响的案事件。如今,智慧警务不仅为治安防范插上了“科技翅膀”,也让基层民警拥有了一把侦查破案的“实战利剑”,更让群众感受到了智慧警务带来的安全感。
在渔山派出所荣誉室,有一间房专门用来悬挂群众送来的锦旗。“不仅长得帅、破案还飞快”“岳警屏前细查研、韩警破案一日间”“警民携手、共筑和谐”……一面面锦旗见证着警民“双向奔赴”的平安故事,也承载了浓浓的鱼水情。
智慧警务
念民之忧,行民所盼。渔山派出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和弘扬程广泉精神,以“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全面提升基层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济宁公安事业新篇章增光添彩。
来源:平安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