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普法小课堂 | 生物多样性日· 守护生命共同体,向非法狩猎说“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1:33 2

摘要: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星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非法狩猎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到许多物种的生存,甚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我们有必要对非法狩猎行为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星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非法狩猎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到许多物种的生存,甚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我们有必要对非法狩猎行为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案例一

2022年3月某日晚,康某在某乡镇河边使用头灯照明的方式捕捉野生蟾蜍共计400只,案发后,公安机关将400只蟾蜍依法扣押后放生。经鉴定,康某捕获的蟾蜍为中华蟾蜍,是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检察机关以非法狩猎罪起诉康某,其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二

2023年9月,曾某在自家玉米地边缘,使用猎夹捕获野生獾子一只,随后将獾子带回家食用。经相关部门认定:曾某猎捕的獾子为野生狗獾,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检察机关以非法狩猎罪起诉曾某,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其被判处拘役三个月,并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人民币八百元。

案例三

2024年10月,刘某在某村林子内设捕鸟网,并在捕鸟网附近放置播放器播放鸟叫声诱捕鸟类,共捕鸟10只,其中8只鸟死亡,2只鸟存活,存活的2只鸟被相关部门放生,死亡的8只鸟被做无害化处理。经认定,刘某狩猎10只鸟中,包含7只山麻雀、2只黄喉鹀、1只红肋蓝尾驹,均为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每只价值300元。检察机关以非法狩猎罪起诉刘某,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其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人民币二千四百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地枪、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

根据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告,辽宁省行政区域内都为禁猎区。新一轮禁猎期至2029年3月14日。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生命网络,每一物种都是不可或缺的纽带,让我们以法治为盾、以良知为剑,坚决向非法狩猎亮剑,共同绘就“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生态画卷!

来源:凤城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