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币铸造于光绪年间,是晚清货币改革的重要产物。钱币正面以珠圈为界,内铸“光绪元宝”四字,中央为满文“宝广”,上缘镌刻“广东省造”,下缘标注“每元当制钱十文”,左右两侧装饰五瓣花饰。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纹精细,龙爪张扬,尽显皇家威严,外环珠圈,上铸英文“KWA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
此币铸造于光绪年间,是晚清货币改革的重要产物。钱币正面以珠圈为界,内铸“光绪元宝”四字,中央为满文“宝广”,上缘镌刻“广东省造”,下缘标注“每元当制钱十文”,左右两侧装饰五瓣花饰。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纹精细,龙爪张扬,尽显皇家威严,外环珠圈,上铸英文“KWANG-TUNG”,下铸英文“TENCASH”。钱币采用红铜材质,直径约2.8厘米,重量约7.4克,设计融合中西元素,既保留中国传统货币文化精髓,又吸收西方浮雕技法,工艺精湛。历经百年风雨,此币包浆自然,历史痕迹清晰,存世量稀少,尤以未流通品相最为珍贵。在202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品相极美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以180万元成交,成为钱币收藏界瞩目的焦点。
戊申户部大清铜币中心“粤”十文
此币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广东省铸造,正面中央铸“大清铜币”四字,中间嵌“粤”字,代表广东。珠圈外上缘为“光绪年造”,左右分列干支纪年“戊申”,下缘为“当制钱十文”。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龙身矫健,四周环绕珠圈,上缘铸有“宣统年造”,下缘铸有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钱币采用红铜材质,直径约2.8厘米,重量约7克,设计精美,工艺精湛。此币存世量稀少,尤其是未流通品相更为罕见,包浆自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在2023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品相完好的戊申户部大清铜币中心“粤”十文以150万元成交,彰显了其独特的市场价值。
民国五年广东省造壹仙黄铜币
此币铸造于1916年,正面以珠圈为界,内铸“壹仙铜币”四字,中间有一小点,上缘纪年“中华民国五年”,下缘纪地“广东省造”,左右两侧各铸一朵花朵纹饰。背面同样以珠圈为界,内铸阿拉伯数字“1”代表币值,外环为英文“KWANG-TUNG PROVINCE”和“ONE CENT”。钱币采用黄铜材质,直径约2.8厘米,重量约6.7克,设计融合中西元素,体现了民国初年的时代特征。此币因政府推行币值统一政策,流通时间极短,存世量稀少,品相完好的更为罕见。在202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品相极美的民国五年广东省造壹仙黄铜币以160万元成交,成为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珍品。
民国七年广东省造贰仙黄铜币
此币铸造于1918年,正面珠圈内中央书写记值“贰仙铜币”,上缘纪年“中华民国七年”,下缘纪地“广东省造”,两边饰有六点花卉图案。背面珠圈内镌刻阿拉伯数字“2”,上缘镌刻英文省名“KWANGTUNG PROVINCE”,下缘镌刻英文币值“TWO CENTS”。钱币采用黄铜材质,直径约36.6毫米,重量约16.2克,设计精美,工艺精湛。此币因政局动荡和原材料紧张,铸造时间短暂,存世量稀少,尤其是品相完好的更为罕见。在202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品相极美的民国七年广东省造贰仙黄铜币以170万元成交,体现了其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认可度。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
此币铸造于清朝光绪年间,正面珠圈内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央饰有六瓣梅花纹饰,圈外上环书“湖北省造”,下环书“當十”,左右各书有满文钱局名。背面中心为蟠龙图案,纹饰精美,龙鳞细腻,线条优美流畅,上下环英文,左右各一圆点心。钱币采用红铜材质,直径约2.8厘米,重量约7克,设计融合中西元素,工艺精湛。此币因历史流转和战争破坏,存世量稀少,尤其是品相完好的更为罕见,包浆自然,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在202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品相极美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以200万元成交,成为钱币收藏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来源:蔡老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