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区创新实施“两貌三新四要”干部队伍效能建设活动,通过环境整治、制度定规、业务提能等举措,激发干部新状态、新担当、新作为,为“文明沾化·渤海名城”建设提供坚强干部队伍保障。
我区创新实施“两貌三新四要”干部队伍效能建设活动,通过环境整治、制度定规、业务提能等举措,激发干部新状态、新担当、新作为,为“文明沾化·渤海名城”建设提供坚强干部队伍保障。
在刚结束不久的“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沾化经济开发区拔得小组头筹,多项关键指标实现突破性增长。
沾化经济开发区组织部部长 刁厚森:我们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亩均税收等关键指标的增幅,均在50%以上,可以说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干部队伍效能的全面提升。以达民化工盼望多年的技改项目为例,企业生产的“1,2丙二胺”占全球90%市场份额,但产品价格逐年走低,企业急需技改降本。开发区不仅组建联合专班,代办前期建设手续,还联系各地高校帮找新技术。再有2个月,投资3亿多元的技改项目就能建成投产。
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振力:我们整个项目投产以后呢,我们当时算过一笔账,每小时可以节约七到八吨的蒸汽,每天大约节约43000块钱,我一年就可以节约1200多万(元)。
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依托,今年,沾化经济开发区还将落地20个省市重点项目,将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沾化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郭光磊:从自身面貌上要有个新状态,到一线服务,到项目现场,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为“冬枣产业名城”建设的主力军,沾化冬枣产业发展中心用好“一线工作法”,在全过程技术服务中转作风、强内功,提升产业发展服务力。黄升镇杨家村致力打造“沾冬三号”专业村,今年刚嫁接的冬枣新品种的长势对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村里的技术需求让张军利成了枣园里的常客。
黄升镇杨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风昌:嫁接了50亩地,在新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定期地让咱区里的冬枣专家给枣农指导,一定用科学的技术把枣树管好。
今年中心创新开展“村村到、户户晓”技术培训活动,依据冬枣休眠期、萌芽期等全生长周期关键物候期,分阶段、递进式开展培训。今年,在讲解春季管理技术直播活动中,在线人数达4000人;线下将现场培训会议与田间实操相结合,传授整形修剪、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核心技术,累计惠及5000名枣农。
沾化冬枣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区冬枣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利:不断创新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确保培训实效,努力实现冬枣技术培训全覆盖,枣农管理水平大提升,为“冬枣产业名城”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抓住“干部”这一事业关键,我区以“两貌三新四要”为目标,抓实“制度定规”,促进干部“在岗在行在状态”,深化“业务提能”,全力提升领导干部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四力”水平。干部队伍效能激活发展潜能。我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增速均列全市第1位。
来源:沾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