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赖清德以40%少数上位,面对60%的多数不认可,不仅不愿意选择与蓝白沟通,反而一再叫嚣“转守为攻”,为了拜托双少数窘境,以及维系所谓的“威望”,不断动用“司、检”手段打压蓝白,不仅将柯文哲数度送进“土城”,更是执意挑起大罢免,使得岛内没有片刻安宁。把
众所周知,赖清德以40%少数上位,面对60%的多数不认可,不仅不愿意选择与蓝白沟通,反而一再叫嚣“转守为攻”,为了拜托双少数窘境,以及维系所谓的“威望”,不断动用“司、检”手段打压蓝白,不仅将柯文哲数度送进“土城”,更是执意挑起大罢免,使得岛内没有片刻安宁。把“斗鸡”的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朱立伦从原先的“书生伦”变成了“硬刚伦”,蓝营的罢免情势也出现逆势翻转!绿营针对4名蓝委的罢免因连署数量不足已宣告失败,而绿营民代陈玉玲则是第一个进入罢免三阶的,此外,在5月20日之前,岛内出炉了多份民调,结果无一例外,都呈现出了一面倒的态势,赖的不满意度更是创下一年以来新低!种种迹象都已表明,市众对赖的怒火已呈井喷态势。
然而,赖清德却竟然选择放低姿态,主动邀请朱立伦、黄国昌沟通,对其他的问题更是一语带过。全程言语之间颇为谨慎,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要知道,其上任这一年来,外界呼吁其应该积极与蓝白沟通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但其却一直视而不见,斗红了眼的他,一心只想着“一家独大”,只想着让蓝白屈服,甚至是企图瓦解蓝白,从未想过与蓝白沟通。因此也导致岛内充满撕裂与对立的氛围。那么问题来了,难道赖清德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开始害怕了?他这一次口风突变,是否真的会有所收敛?
其实不然,首先我们要清楚蓝绿白之间的矛盾点是什么。蓝白需要的是赖停止打压,停止大罢免。但赖对此可是只字不提,而是单纯说出了想与蓝白沟通。沟通什么?停止大罢免?很明显,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赖清德如若有诚意的话,就应该先停止大罢免,以此展现出应有的诚意,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所以根本就是在故作姿态。
事实上,赖现在最关注的就是大罢免的成败。一旦成功,那么绿营在立院将成为多数,不再受蓝白制衡,之后也会更加为所欲为。甚至有声音指出,蓝白此次若败,就几乎已经走向了边缘,很难再有翻转可能。即便以后蓝白再如何携手,也毫无力道。但一旦失败,那么赖接下来将寸步难行,不仅要面临蓝白的反制,更要面临绿营内派系的反噬,其心心念念想要在2028连续的道路也就布满荆棘。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不可能停下大罢免。
那么他此举又是何义呢?说到底离不开2个字“经济”。经济若好,对于这场大罢免,很多人更多是持看热闹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没什么感觉,毕竟无论是谁做“立委”,对于普通市众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切实的感受。所以在大罢免之初,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然而,转折点就出现在32%之后,由于赖面对该问题时无能的表现,反制股汇双崩,经济缩水,这个对于市众的影响才是明显能感受到的。不过当时在外界的呼吁下,赖依旧没与朱立伦、黄国昌见面,而是让卓荣泰惺惺作态与蓝白进行沟通,过程中柯建铭还不断从中作梗,而是卓荣泰也毫无准备,明显只是走个过场。最终并无任何结果,只是蓝白给了让卓荣泰到立院做报告,讲清楚具体受到的影响。
而就在这是,突然就降到了10%,不过也只有区区90天的过渡期,结果如何,还很难说。但卓荣泰态度就来了一个大转变,再次趾高气昂,甚至将责任全部推给了蓝白。绿营更是不断渲染“大获全胜”,但是市众受到的影响可是一点都没少。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市众对赖的不满逐步累积。在这一情况之下,蓝白顺势而为,透过宣讲将赖的无能彻底揭露出来,之后也就出现了市众对赖的怒火呈井喷态势。
所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目前赖并没有任何傲慢的基础,他必须要放低姿态,以此来挽回市众信任。而与蓝白沟通,正是其“挽回”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以此展现出自己走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想外界营造出其已经开始在“拼经济”的感觉。所以即便是沟通,谈的也不会是大罢免,而是如何面对32%。所谓的沟通大概率是在自说自话,甚至会不欢而散!毕竟一边要罢免人家,一边要别人帮他解围,只能用2个字形容他,那就是“天真”。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这跟其在做“一家独大”的幻梦一样,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蓝白也并没有上当,并没有将大罢免的希望寄托于对手的手软,反而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就在赖抛出沟通的言论之后。蓝白做出了3个反制动作,用意已不言自明。
首先是韩国瑜出手了。5月20号下午,立院开议,就蓝营提议延长立院开议时间至7月31日,以及对白营推出“公投”提议进行表决。当然过程中绿营不断杯葛,甚至再次使用冗长的发言试图拖延时间。最终在韩国瑜的发挥下,破碎了绿营的图谋,得以顺利进入表决阶段,最终以58比49的结果,顺利通过上述两项表决。
而且为了表决结果能够尽快得以落地,蓝委王鸿薇立即提出了绿营惯用的复议手段。大有走别人有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感觉。而韩国瑜也随即要求对该复议进行表决,最终也依然是出现58比49的结果,复议不通过。韩国瑜宣布会期延长至7月31日。走到这一步,即使绿营再不服气,提出“释案”,等流程走向,也早已超过了7月31日,不得不说,蓝营这招实在是高。
对此,绿营也彻底不装了,吴思瑶叫嚣说,为何不是延会到6月底而是7月底,就是因为蓝委怕被罢免,想要在这2个月间,强推“还钱于众”实现普发一万,以此讨好市众,为大罢免解围。另一方面则是要躲避检调的查办,准备让立院充当盾牌。而白营推出“公投”提议更是在牵制大罢免,扬言他们将持续杯葛。
由此可见,绿营心心念念的还是大罢免,这样的态度也再次证明了赖提出的所谓“沟通”,不过是场面话而已,根本毫无诚意。
与此同时,被称之为“蓝营黑马”的赵少康也出手了。在5月20日下午,赵少康与郝龙斌及双北十一名蓝委进行“便当会”,讨论接下来的反罢策略。最终结果如下:
1、确定了要在三阶“票选”的前一夜举行造势活动,除此之外,在最后的周末也将举行两场大造势。
2、确定了到时将邀韩国瑜、侯友宜、卢秀燕、蒋万安、张善政等同台展现团结,进一步稳固基本盘,扩大活动效应。而在这其中,韩国瑜的现身更是被列为重中之重。大有再现一次426当天25万参与者在凯道发出罢赖怒吼场景的意味。
3、决定启动反罢车队,走进大街小巷,持续发起反罢宣讲,以此来催动市众站出来投“不同意”,展现出蓝营背水一战的魄力和勇气!
4、所有受罢免影响的蓝委,要常跑各自所在的选区,除多握几双手之外,更要发挥动员能量,整合蓝营志工资源共同扫街。
总而言之,蓝白并没有掉以轻心,也已经识破了赖清德的伎俩,所以一心仍专注于制定反罢策略上。可以说,现在情势已经开始转变,蓝营已经逐渐掌握主动,赖清德即便机关算尽,到头来也只会碰一鼻子灰,怒火的反噬将让他无力招架。
来源:听雨知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