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阅读之星”:赵美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14:30 2

摘要:北京大学图书馆特别推出读书分享专栏,以期将2023—2024年度“读星”们的读书感悟、读书思考的浓厚热情和求知治学的严谨态度传递给北大的每一位师生,树立榜样,传播能量。字句之内,别有天地,心香一瓣,漫随墨香。一起走进“未名阅读之星”的书香世界吧!

北京大学图书馆特别推出读书分享专栏,以期将2023—2024年度“读星”们的读书感悟、读书思考的浓厚热情和求知治学的严谨态度传递给北大的每一位师生,树立榜样,传播能量。字句之内,别有天地,心香一瓣,漫随墨香。一起走进“未名阅读之星”的书香世界吧!

赵美园 ZHAO MEIYUAN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博士生

感谢图书馆授予我“阅读之星”的殊荣。作为人文学科领域的一名博士生,图书馆对我的帮助首先在于我的博士论文课题研究。我的研究方向是英美传记译介与中国近代翻译史,论文深度涉及晚清民国时期的大量传记翻译文献。这些文献往往在外面很难找到,或者价格极为高昂。课题开展之初,我在检索、统计译作文献的时候,常常因为找不准、找不全而苦恼。每次与我的导师面谈,他都会叮嘱我要学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还特地教会我多个使用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小技巧。在导师的鼓励下,我常常遍搜图书馆网站上的各类服务通道,挖空心思去获取我想要的书。

除了借阅本馆的纸质、电子资源,我曾办理馆际互借读者证,前往清华等其他大学的图书馆借书,并使用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申请香港地区一些大学的原书外借服务。我发现馆员老师在看到读者提交的借书申请后,会非常尽心地帮忙查找备选馆藏,并贴心推荐申请距离更近的图书馆,好让我们更快拿到邮寄的书籍。这大大节约了我等待的时间,使我能够更高效地阅读文献、写作论文。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的科研工作极大受惠于馆员老师们的引导和帮助。有一次我在名家阅览室遇到栾伟平老师,她倾力帮我寻找一篇百年前的英文报刊文献,并提供给我许多实用的检索建议。有时在西区409室的书库里,海量书刊让我无从找起,馆员老师会热情询问我的需求,并迅速准确定位出我要的工具书。还有无数个周末和节假日,闭架借书处的诸位老师仍坚守在岗位上为同学们取书,午饭时间也不曾间断。我深深地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对于我所开展的翻译史研究而言,湮没于历史海洋里的许多译作文献如同金矿,多亏了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完善的馆际互借系统和优秀的专员团队,我才得以掘出这些资料宝藏,不仅考察翻译本体,也不断深入探究一些翻译史问题在多个学科层面的交叉效应。

在与图书馆相伴的几年时光里,我有两段个人经历涉及阅读、译书、进行学术研究,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第一段经历是2020年我翻译了加拿大女作家希拉·海蒂的小说《房间里的母亲》。该书探讨现代女性的生育与生存焦虑。女主人公对女性承担母职的担忧和在社会压力之下的挣扎让我很有共鸣。巧合的是,在译稿提交后,我从老师那里偶然得知,出版方当初选任译者时,希望找一名青年女性,因为他们认为,女译者更能体会女主人公的身体体验,特别是涉及生育这样较为私密的主题。这启发我开始思考翻译中的情感问题,特别是译者情感对译文的影响。通过在图书馆检索文献,我发现情感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前沿的议题,其与翻译学的交叉研究更是存在很大的缺口。于是我基于我国翻译史上译者情感发挥作用的一些重要现象,写作论文并投稿,由此发表了我的第一篇C刊。

第二段经历要从2019年夏说起。当年7月,我参加北京大学“全球视野”研究生暑期调研团,在斯里兰卡进行了“一带一路与中斯发展”社会调研。这让我亲身领略了斯里兰卡的风土人情,实地探访了中斯两国在航运、商贸等领域的多个重大合作项目。后来,在企鹅兰登书屋为英国作家约翰·吉姆雷特写作的斯里兰卡旅行文学作品《大象的国度》招募译者时,我顺利通过试译。在将原书译为中文的过程中,我尤其意识到,翻译不仅是词句意义的转换,更关乎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我曾与作者吉姆雷特在伦敦多次面谈,不仅探讨译书问题,也了解到他的家族与中国的一些历史联系。他的曾外祖父艾略特·柯温医生19世纪末曾来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诊所,并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协助救治中国伤员。在我回国时,吉姆雷特特地送给我一件“小文物”,是他的曾外祖父当时从北京带至伦敦的一只陶瓷花碗,他说这只碗漂泊异国一百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

一直以来,我尝试从社会实践、译书实践中发现学术问题,学习跨文化知识,以及阅读和写作。此中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图书馆给予的宝贵资源支持。多年来,图书馆是我在校园里最常去的地方,带给我灵感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作为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一名平凡学子,我渴望能以自己热爱的翻译研究工作为我国翻译历史的发展和民族记忆的保存发挥益处。图书馆的哺育和滋养,让我根植家国情怀于心,希望能以自身专业所学,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读星荐读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周瘦鹃译

长沙:岳麓书社,1987.

索书号: I14/57

周瘦鹃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翻译家之一。他翻译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1917年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全书共收录欧美14个国家共47位著名作家的优秀短篇小说50篇,其中对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不少欧洲国家的文学作品的译介系为我国首创。该书译文精美,颇具文学和历史文献价值。

《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 张莉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

索书号:I206.7/1036e

此书探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女作家的出现。晚清民国时期,女性不读书、不独立曾被视为国家衰弱的原因之一。如今回看一百多年前我国女性如何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的精神力量,让人很受触动。书后作者的纪念文章《他是勇者》写得感人至深。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ë

Gaskell, Elizabeth Cleghorn

Harper & Brother, 1900.

索书号:821.8/B789/Bgsh

《夏洛蒂·勃朗特传》是盖斯凯尔夫人在其小说著作之外写作的唯一一部传记作品,也是唯一一部由真正认识夏洛蒂·勃朗特的人为她写作的传记,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传记中插入了大量夏洛蒂本人的书信,文献资料详实,文笔精妙,是英国传记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著,江世亮、许国平译

东方出版中心,1999.

索书号:K837.1261/5.5(LS)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广为流传的自传。该作品记述了富兰克林在商业、写作、公共政治等方面的价值观和勤劳、节制的个人习惯以及由此取得的成就,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人生典范。

《冬泳》 班宇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

索书号: I247.7/2307.1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当代青年作家班宇眼光冷峻,笔锋凌厉,一篇篇荒诞故事的背后,透露着东北的冷冽与肃杀,以及时代洪流之下个体命运的摇摆不定。各篇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主题发人深思,阅读感极佳。

来源:北京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