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研力量崛起!干燥综合征迎来靶向治疗新纪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4:36 2

摘要: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B细胞或浆细胞异常活化、攻击外分泌腺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口干、眼干[1],但疾病的危害远不止于此。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SS可累及肺、肾、神经及血液系统等多个重要器官,显著增加死亡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B细胞或浆细胞异常活化、攻击外分泌腺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口干、眼干[1],但疾病的危害远不止于此。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SS可累及肺、肾、神经及血液系统等多个重要器官,显著增加死亡和预后风险[1]。然而,由于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许多患者错失最佳干预时机,最终面临器官严重损害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困境。

本期,“医学界”有幸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魏华教授,畅谈SS的诊疗现状与未来方向。

从腺体到全身侵蚀的隐匿危害,

SS治疗面临误区

SS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两大类,其核心病理特征是B细胞或者是浆细胞异常活化并攻击外分泌腺体,导致唾液腺或泪腺的炎症,从而引发典型的口干、眼干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紫癜样皮疹、关节炎及肌肉痛等临床表现。值得注意的是,B细胞或浆细胞的活化不仅仅局限于腺体,还会累及肺、肾、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多个重要器官,造成系统性损害[1]。魏华教授特别指出:“S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样,也是多种脏器受累的疾病。”

许多医生和患者在初期症状轻微时并不重视,但有研究数据显示:存在系统受累的SS患者死亡风险增加77%[2],多系统受累患者的SS相关死亡风险较无器官受累者增加近10倍[3]。此外,与普通人群相比,SS并发肿瘤特别是淋巴瘤的风险增加约14倍[4]。魏华教授也指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早期往往认为SS‘可治可不治’,但等到疾病进展、多系统受累时,却又面临着有效治疗药物匮乏的困境。”

“广谱抑制”到“精准靶向”,

泰它西普重塑SS治疗格局

长期以来,SS的治疗依赖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并非专为SS设计,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崛起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魏华教授特别提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双靶点生物制剂泰它西普:“它通过抑制B细胞活化因子(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有效阻断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对高球蛋白血症、多系统受累(如血液、肺部、肾脏、神经受累等)的患者尤为适用。其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已显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5],国内Ⅲ期研究结果也即将公布。”

泰它西普的创新机制和显著疗效不仅得到了临床试验的验证,更获得了国内权威指南的广泛认可。《干燥综合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中国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推荐泰它西普对合并脏器受累的难治性、重度病情活动的SS患者可能有效[6],《B细胞靶向药物治疗风湿免疫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指出,泰它西普是其中唯一一个在适应症或应用指征中,被推荐用于SS的B细胞靶向药物[7],《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里指出,存在肾脏、神经、血液、关节等任一系统受累或高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的SS患者,推荐使用泰它西普治疗[8]。三大共识指南的联合推荐,既体现了专家群体对泰它西普临床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当前SS治疗策略从传统药物向靶向治疗转变的重要趋势。

随着泰它西普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相关研究也在持续深入。例如:江苏苏北人民医院正在开展一项关于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高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旨在探索该药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唾液腺和泪腺功能的影响。魏华教授介绍到:“这类患者往往系统受累更严重[9-10],而泰它西普能靶向阻断B细胞活化通路,从机制上实现精准干预,具有应用潜力。”

医患携手共创健康未来,

中国创新药迈向全球舞台

作为深耕风湿免疫领域30余年的资深专家,魏华教授格外重视医患协作:“SS是终身性疾病,对于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医生和患者建立长期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充分尊重患者意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她特别强调多学科诊疗模式的重要性,需要联合眼科、呼吸科、肾科等多个专科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望未来,魏华教授信心满满到:"随着泰它西普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应用,SS治疗正从经验医学迈向精准医学的新时代。也希望我国原研的创新药泰它西普尽早获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药物,填补SS的治疗空白,真正实现‘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愿景。"

结语

SS作为一种复杂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长期以来未能获得足够的临床重视,导致许多患者因延误治疗而面临严重的多系统损害。如今,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治疗理念的转变,以泰它西普为代表的靶向生物制剂正为SS的诊疗带来革命性突破——从“广谱抑制”转向“精准调节”,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三大国内权威指南的联合推荐,彰显了泰它西普在SS治疗中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江苏苏北人民医院等机构的临床研究正进一步探索其应用潜力,为更多难治性患者带来曙光。未来,随着医患协作的深化、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广以及中国创新药的持续突破,SS的诊疗格局将迎来质的飞跃。这不仅关乎个体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将推动中国风湿免疫学科走向国际舞台,为全球SS治疗贡献“中国智慧”。

专家简介

魏华 教授

江苏苏北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文, 陈竹, 厉小梅, 等.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9): 1059-1067.

[2]Singh A G, Singh S, Matteson E L. Rate, Risk factors and causes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jögren’s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J]. Rheumatology, 2016, 55(3): 450-460.

[3]Brito-Zerón P, Flores-Chávez A, Horváth I F, et al. Mortality risk factors in primary Sjögren syndrome: a real-worl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ClinicalMedicine, 2023, 61.

[4]章友威,王璇,汤建平.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肿瘤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4, 28(10):757-760.

[5]Xu D, Fang J, Zhang 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itacicept in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J]. Rheumatology (Oxford), 2024, 63(3): 698-705.

[6]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戴冽,莫颖倩,何菁,厉小梅.干燥综合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中国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43):3445-3461.

[7]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免疫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风湿免疫分会,B细胞靶向药物治疗风湿免疫病中国专家共识小组,田新平,曾小峰,张上珠,李梦涛.B细胞靶向药物治疗风湿免疫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4,28(10):706-722.

[8]程昉,赵福涛,沈雪敏,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J/OL].内科理论与实践. https://link.cnki.net/urlid/31.1978.R.20250217.1416.002

[9]Brito-Zerón, Pilar et al. “Monoclonal gammopathy related to Sjögren syndrome: a key marker of disease prognosis and outcomes.”Journal of autoimmunity vol. 39,1-2 (2012): 43-8.

[10]Han, Jian-Hua et al. “Prevalence of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in a large population with annual medical check-ups in China.”Blood cancer journal vol. 10,3 34. 9 Mar. 2020.

来源:医学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