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甲舞动青春,科技引领梦想。5月21日上午,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主办,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湖南小翅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的2025长沙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在湖南贺龙体育馆正式启幕。
5月21日,2025长沙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启幕。
1300名“机甲战士”集结长沙,上演一场科技与智慧的巅峰对决。
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讯(记者 彭佩)机甲舞动青春,科技引领梦想。5月21日上午,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主办,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湖南小翅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的2025长沙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区域赛在湖南贺龙体育馆正式启幕。
32支顶尖高校战队、1300名“机甲战士”携最新科技机甲集结长沙,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智慧的巅峰对决,再次点燃科创的青春热情,也为天心区的数字经济与产才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角逐点燃青春梦想
旋转跨越、翻倒自起、瞄准发射……今天的小组赛上,激烈的对抗与智慧的攻守就让观众大饱眼福。作为全球首个射击对抗类机器人比赛,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和“机甲战士”齐聚一堂。他们自主设计、研发多类型机器人,在赛场上展开紧张刺激的对抗,充分展现了他们在机械工程、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深厚功底与创新精神。
战队操作手紧张对战。
5月21日至25日,32支队伍将展开为期5天的激烈角逐,争夺中部赛区的冠、亚、季军。“我们的比赛是对抗性的射击比赛,7分钟之内率先将对方的基地摧毁的队伍获胜。今年的比赛有更高的技术要求,首先是整体规则上的变化,其次对于地形的跨越、过障以及机器人轻量化的设计,对参赛队都有更严格的要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机甲大师赛组委会品牌负责人黄欣介绍,在中部赛区看到一些机器人,展现出了不俗的创新能力,这将直接帮助年轻人未来继续探索机器人行业和相关技术领域。
记者了解到,长沙理工大学云嵌战队今年是第一次进入超级对抗赛。“我们第一次造出了无人机这种超级对抗赛的专有兵种,希望能在这次比赛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云嵌战队一名同学信心十足。机甲大师赛不仅是一场科技竞技盛宴,更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赛事背后,大疆创新等科技企业与高校进行了深度产学研合作。目前,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已成为全球400余所高等院校的竞技舞台,向社会输送了10万名青年工程师,推动数百所高校建立机器人实验室,为数字经济输送了众多“能动手、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天心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此机会,天心区与大疆创新、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进一步明确合作意向,并加强赛事与实体产业的转化对接,探索建立校企政三方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大疆创新等科技企业与高校进行了深度产学研合作。
产才融合构建数字生态圈
目前,天心区已布局形成“一平台、两中心、八中心”的数字经济产业格局,即一个数据交易平台(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两大算力中心(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湖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八大数据中心(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湖南省气象大数据中心、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湖南地质大数据中心、湖南建工集团BIM大数据中心、湖南能源大数据中心、湖南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湖南省政务数据中心),集聚了6000余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数字产业规模超600亿元。
“赛事不仅为天心区带来了人气和活力,更促进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天心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也有利于推动天心区人工智能竞赛产业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同时天心区与长沙理工大学共同携手搭建了更好的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构建创新创业生态,让青年科技人才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互相成就。
通过此次大赛,天心区建立了来自全国63个城市、37所高校的“数字人才”数据库,建立健全了人才服务机制。这吸引了大批高级人才意向就业天心区,为天心区数字经济、5G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智力保证,将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
当机械臂扬起科技之光,当代码在芯片中编织未来,机甲大师赛不仅是一场竞技狂欢,更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青春注脚。在“算力引擎”的驱动下,天心区“赛事经济”正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为创新高地打造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