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华灯初上,西宁市城中区大新街夜市人来人往,商贩在这里摆摊,游客在品尝美食,市民在购买生活用品,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民警、辅警,他们穿梭在夜市中,用闪烁的警灯和巡逻的步数守护群众的安居乐业。
巡逻防控
5月11日,华灯初上,西宁市城中区大新街夜市人来人往,商贩在这里摆摊,游客在品尝美食,市民在购买生活用品,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民警、辅警,他们穿梭在夜市中,用闪烁的警灯和巡逻的步数守护群众的安居乐业。
“王姐,最近生意怎么样?你随时提醒一下顾客,让他们保管好财物。”
“李哥,你让来饭馆吃饭的顾客,尽量小声一点儿,不要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民警、辅警每次巡逻时,都要对夜市上的顾客和店主再三叮嘱。
今年以来,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强化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巡防机制,以平安建设“降发案、保平安”为抓手,紧紧围绕“线上+线下+警务站”工作模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平安就在身边。
屯警街面
动态巡防有力度
“警察同志,谢谢了,我以后再也不喝这么多了!”4月初,一名群众来到正在巡逻的西宁市城中区莫家街警务车前向民警表达感谢。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这名男子醉酒后躺卧路边,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巡警大队队员,他们立即驱车将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在商圈巡逻,加大对夜市摊点、酒吧等区域的巡逻查控力度,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苗头性警情,迅速处置一些酒后滋事等行为,避免事态扩大,有效降低街面各类违法行为。”4月11日凌晨,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民警康磊处置完一起醉酒人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后说。
据了解,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合理设置9条必巡路线、11个必巡点位,通过“三班倒”模式实现24小时巡逻防控,形成了对重点区域、党政机关、商圈、校园、医院等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的全域覆盖。今年以来,辖区街面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8.9%、27.6%。
智慧警务
协同联动有速度
“巡逻组请注意!在辖区南关街发现2名行迹可疑人员,请立即前往核查!”3月底,城中公安分局综合指挥室发出指令,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街面巡逻民警迅速接警,不到15分钟就在一小区门口抓获两名盗窃嫌疑人,这仅仅是城中公安分局发挥“线上警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依托城中公安分局“情指行”一屏作战综合应用平台,围绕高发时段、类别、地域等警情,坚持“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区域5分钟”到场要求,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到达、快速处置,努力让巡防工作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真正做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
“得益于这种模式,辖区突发警情警力到场平均时间明显得到提升,巡逻区域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5.7%,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警情精准预防、案件止于未发。”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孟刚表示。
联合宣传
服务民生有温度
城中公安分局以8个派出所为基准,科学设置5个固定警务站、9台警务车,实行“巡逻+驻点值守”巡防模式,有效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及处置突发案(事)件能力,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110”。
“老乡,买种子时要注意看好生产日期,千万不能因便宜买到‘三无产品’,影响一年的收成。”
“现在涉农网络诈骗的套路多,要提高警惕!”
“如果发现售卖伪劣种子或农药的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举报。”连日来,城中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巡逻队员同城中公安分局总寨派出所民警、村警奔波于田间地头,以拉家常的方式向农户普及安全防范知识。
“现在风大又干燥,大家上山干活不能带火种,引发山火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民警在群众劳作间隙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宣讲春季防范火灾安全知识。同时,利用警车大喇叭、村委大音响等开展常态化宣传,将安全种子播撒进群众心田。
来源:潇洒蜻蜓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