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5:22 2

摘要:鸡西市融媒体中心为直属公益二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归鸡西市委宣传部管理,下辖报纸出版中心、广播节目中心、电视节目中心、新媒体中心,目前共运营维护鸡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鸡西融媒抖音号、看鸡西微信公众号等17个官方新媒体平台,已完成构建多位一体传播矩阵,平台总粉丝突破

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度)

目录

1.前言………………………………………………01

2.政治责任…………………………………………03

3.阵地建设责任……………………………………11

4.服务责任…………………………………………13

5.人文关怀责任……………………………………16

6.文化责任…………………………………………17

7.安全责任…………………………………………18

8.道德责任…………………………………………19

9.保障权益责任……………………………………22

10.合法经营责任…………………………………..25

11.后记26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鸡西市融媒体中心为直属公益二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归鸡西市委宣传部管理,下辖报纸出版中心、广播节目中心、电视节目中心、新媒体中心,目前共运营维护鸡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鸡西融媒抖音号、看鸡西微信公众号等17个官方新媒体平台,已完成构建多位一体传播矩阵,平台总粉丝突破350万,2024年累计浏览量达到4.39亿次。中心不断结合自身优势,强化资源整合,开发官方客户端“掌阅鸡西”APP,加快推动“媒体+政务+服务”等数字功能融合,不断推动APP从“看”到“用”的转变。

鸡西市融媒体中心办公大楼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报道,及时反映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坚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问题等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中,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报道,以实际行动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3.中心2024年获奖情况

2024年中心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共计74项,其中,国家级集体荣誉4项、省级5项,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19项、省级13项,个人获得省级荣誉14项,在获奖规格、层次、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大幅增长。中心被省广电局列入全省表现突出成员机构、拍摄的纪录片《鸡西非遗》被列为“围绕主题主线创作优秀作品”。中心媒体融合发展经验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采用,并被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评为第七届“城市广播电视改革发展”主题征文二等奖。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鸡西市融媒体中心作为全省13个地市中唯一代表作经验介绍。

2024年部分获奖证书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2024年,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性原则,提高全中心人员的思想认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履行好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队伍。年度内没有违反政治纪律、宣传纪律情况发生。

2.舆论导向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牢牢抓住意识形态主动权,突出主线和重点,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担负起服务群众、有力有效引导舆论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党和政府喉舌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新闻立台”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市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鼓劲加油。2024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媒体先后组织策划开办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新春走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创城进行时”等48个专栏,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百姓生活的作用。

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报道。全年通过理论文章、通讯简讯、短视频、图文推送、海报等形式,在全媒体平台就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省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重大主题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媒体开设了“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强国复兴有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聚焦两会”等专栏,刊发相关稿件719余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办“解放思想大家谈”“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重走抗联路重走垦荒路”等数十余个贴近群众、反映时代、富有地方特色的栏目,刊发相关稿件610余篇。对鸡西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阐释,体现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鸡西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2024年9月4日《鸡西日报》一版

2024年10月15日黑龙江卫视新闻

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在原有民生类栏目《创城110》基础上不断拓展,推出《党风政风热线》媒体问政栏目及其子栏目《百姓直通车》等品牌节目,全力打通媒体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两个精品栏目共受理百姓群众反映问题4800余件,问题办结率97%以上。《党风政风热线》媒体问政专场在“鸡西融媒”和“听见鸡西”抖音平台开通网络直播,浏览人数达140.7万人次,收获点赞751.5万次。

创城110直播间(拍摄于2024年9月25日)

聚焦文旅融合。积极协调各类资源,切实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效果。围绕我市2024鸡西·兴凯湖音乐季、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等活动,积极邀请省台新闻联播、极光新闻直播团队对我市活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在省台新闻联播提要播发《清凉一夏在龙江夜游“江湖”享夏韵》稿件,极光新闻抖音等平台对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进行直播,抖音直播间观看人数近30万人次,在龙视新闻联播微信视频号、极光新闻抖音号等新媒体账号发布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万次。主动向域外媒体推送稿件素材,在新华社、人民网、国际在线、省报、省台、黑龙江网等媒体平台刊发《“璀璨夜·燃动鸡西之夏”2024鸡西·兴凯湖音乐季盛装启幕》《鸡西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盛大开幕》等重点稿件,推动我市文旅活动持续升温。

2024年旅游宣传宣传片

2024年3月27日CCTV13新闻

2024年12月25日CCTV13新闻

3.舆论监督

中心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领域、创建文明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客观详尽的调查性报道,坚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深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民生诉求,全媒体开设“创城曝光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曝光台”“创城进行时”“和美乡村新画卷”“不文明行为曝光台”等15个专栏,全年刊发稿件1120余篇,深受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024年6月6日鸡西新闻《创城曝光台》新闻

2024年9月4日《鸡西日报》一版

4.对外传播

加强对外宣传和外宣品牌的打造力度。2024年是对上报道工作又创佳绩的一年,共完成对上报道388条,其中央视40条,新华社49条,《人民日报》2条,《光明日报》1条,其他国家级媒体41条,省级媒体238条,其他媒体17条。

(义升旗仪式)

2024年10月1日央视新闻网同时中心积极参加全市中俄文化交流周宣传报道,先后播出中俄两国人民各项活动稿件35篇。有6篇稿件在黑龙江电视台《你好,俄罗斯》节目播出。《非遗系列》纪录片《鸡西版画》《鸡西布雕画》《鸡西冷面》视频分别以英语等语种在澳洲东北同乡会电视台播出。制作俄语节目(专题片)《遇见鸡西》,在电视综合频道、鸡西新闻网公众号、抖音号、看鸡西公众号、抖音号、掌阅鸡西客户端播出。

2024年4月8日《你好俄罗斯》节目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合采编平台建设坚持硬件支撑,高水平提升宣传质效。通过设施设备更新升级,不断满足“移动优先、直播优先、短视频优先”发展需要,推动小屏大屏跨屏融合传播,让主旋律始终响亮、正能量持续充盈。

2.打造融媒体矩阵自觉履行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整合中心采编资源,构建融合宣传大格局,全年开设专题专栏48个,刊播发稿件5.4万余篇,其中重点稿件5400余篇(条),全景式呈现我市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以及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恢宏画卷。主旋律携手新表达,正能量拥抱大流量。打造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官方新媒体平台17个,形成矩阵传播,持续扩大声量,目前粉丝量突破350万,位居全省前列。积极承办大型活动、颁奖典礼社会效益凸显。围绕全市各类政务、经贸、文旅活动直播70场,总点击量近2300万。

3.推进媒体新技术应用

中心积极推动新技术深入应用,开展了备份信号环网项目建设,已申报2024年黑龙江科技创新奖;中心所建设的云文稿服务系统包含在媒体融合二期项目内;微波无线网桥和网络推流编解码设备的完美组合构建了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的信号备份环网;全力推进全媒技术建设升级,新改建党风政风直播间、交广直播间,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成为全国一流、全省地市级最为先进的广播节目综合演播室;新改建多功能应急演播室可作专题、访谈、新闻节目等虚拟抠像及实景展示,导播系统达到省台《新闻联播》节目直播效果,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1)鸡西市融媒体中心“鸡西新闻”、掌阅鸡西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播发政府工作报告、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等重要政策信息、惠民政策信息等,并进行解读。开设“市委全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等专栏,并及时刊发国家、省、市新出台的政策信息。全年共发布政策服务信息1200余篇。

(2)提供生活服务信息,与气象、公安、交通、疾控等部门紧密合作,全年发布天气、路况、健康等各类服务性信息6万余条次,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参考,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信息服务责任。

2.社会服务

搭建民生服务平台,拓展公共智库服务。电视节目中心和广播节目中心拓展平台、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党风政风热线”“创城110”“交广早班车”“健康在线”“就业导航”“政务零距离”“健康有约”“法治连线”等服务性栏目的优势,化解矛盾、释疑解惑、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搭建起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党风政风热线媒体问政专场(拍摄于2024年6月28日)

普法在线直播间(拍摄于2024年11月6日)

3.公益活动刊播公益广告。高度重视公益宣传活动,组织各媒体深入开展公益广告刊播、慈善募捐、扶贫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

2024年创城公益广告

组织公益活动。2024年,交通广播节目组联手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公安交警支队等部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二年“爱心送考”活动,在交通广播节目中以“感动在路上”为主题,挖掘我市驾驶员群体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现我市的创城新风尚。

第十二届爱心送考颁奖典礼现场(拍摄于2024年6月8日)

五.人文关怀责任倾力民生报道。鸡西市融媒体中心在新闻宣传实践中,聚焦百姓视角,坚持做好民生报道,关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围绕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推出《精准监督化解“办证难”合力共答写好“民生卷”》《我市全面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向精细化品牌化迈进——27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养老得到改善》等一系列有温度、冒热气、接地气的民生报道,营造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

笃行以人为本。报道有态度有温度,凸显人文精神。坚持新闻报道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开设“就业导航”“健康在线”“普法在线”等栏目,全年直播412场,通过直播方式持续为鸡西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健康在线直播间(拍摄于2024年10月21日)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的宣传喉舌,鸡西市融媒体中心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主线,注重对文化政策及各部门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自觉承担知识普及、社会教育、道德传承的职责,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低俗媚俗行为,维护百姓基本文化权益。

2.传承繁荣红色故事2024年中心完成中国文联重点创作目录项目之一的四集广播连续剧《玫瑰天兵》录制,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空军建军75周年的献礼剧目,这部剧以新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用回忆讲述的视角,展示了马旭平凡伟大,真实而离奇的人生经历,剧目先后登陆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学习强国》APP、喜马拉雅等多家媒体平台。

广播剧《玫瑰天兵》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新闻栏目聚焦我市科技创新成果,结合健康教育、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主题,推出图文、短视频、微动画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形成科普宣传常态化,引导民众学习科学知识,营造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七、安全责任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全年完成制作播出公益广告2.03万条,完成制作专题片550余部、宣传片共206部,完成全媒体直播、录播节目超过181场次,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2024年按照上级要求,对中心网络安全系统进行了二级等保建设、网络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定级备案工作、等级测评等工作,筑牢了播出安全防护墙。

设备维修(拍摄于2024年2月8日)

全年严格按照各级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开展内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重要图文、音视频内容推送转发、舆情管控、网络传输等相关具体举措,针对日常内容生产,从严把关导向和质量,在智能审核校对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全力保障安全刊播工作。圆满完成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点保障期安全播出工作及上级播发指令,全年无刊播事故和其他违纪现象。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坚持正确新闻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持续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严格编审程序,执行规范流程,各平台报道内容来源规范、合法合规,发布信息导向正确,事实准确,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新闻工作者从业规范等规章制度学习与培训。尊重知识产权,规范稿件来源,未获授权或无法核实的稿件不予转发选用。2024年未出现违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情况发生。

2.维护社会公德所属各媒体始终以弘扬正气,讴歌美好心灵,维护公序良俗为主,树立社会正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展示优秀记者的职业梦想和使命担当。策划制作完成创建文明城市等主题公益广告,在各媒体平台刊播,不断扩大公益广告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传播主流价值、传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

2024年4月8日鸡西日报3版公益广告

3.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热线电话、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了解、回应受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公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保障网上新闻信息服务与反馈健康有序。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鸡西市融媒体中心严格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相关法规,保障职工合法休息休假权益。高度重视新闻从业人员各项权益,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及时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采访权益不受侵害。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鸡西市融媒体中心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用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及时为员工缴纳医疗、养老、工伤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

3.规范记者证管理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按照省新闻出版局规定,严格把控记者证申领、收回和换证关。2024年对退休人员8人注销记者证,对中心120人记者证进行换证。确保采编队伍信息真实、准确,保证新闻采编人员的采访权。

2024年11月8日中心统一启用第七版记者证

4.开展员工培训

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储备,为融合宣传提供坚强人才智力保障。举办2024年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纳新技能大赛”,共招录15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为中心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梯队、注入人才“活水”,打造了全省活化人才引进方式的“鸡西模式”,成为各地市学习、借鉴的样板。

纳新技能大赛决赛(拍摄于2024年5月28日)

先后组织赴中视协、抖音北京总部、湖南卫视芒果TV、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中心、长沙广播电视台、浙江省安吉县融媒体中心、福建省尤溪县融媒体中心、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思路、激活了头脑。中心开展“业务大讲堂·新闻队伍基本功培训”16期,邀请外地专家学者等进行授课,培训累计2020人次,培训活动被市能力作风办选入“精品业务大讲堂”进行展播。

赴福建省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学习(拍摄于2024年1月25日)

(拍摄于2024年5月9日)中心业务大讲堂

十、合法经营责任遵守国家法律和颁布的法规文件。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组织广告经营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心制定的《广告刊播管理办法》等经营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媒体经营工作。在对广告把关方面,特别注重内容的审查,不发布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内容。同时,与工商部门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广告把握不准时及时进行咨询,避免误导消费。2024年度全年各媒体无违法违规广告。

十一、后记2024年,鸡西市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媒体融合、媒体改革和新闻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但仍存在内容生产质效性不强、策划人才缺乏、品牌塑造力度不够等问题。2025年,鸡西市融媒体中心将继续努力,在服务基层群众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树立精品意识,持续优化采、编、播、发流程,深化中心内部改革,加强内外宣联动,讲好鸡西故事,让媒体融合发展真正走深走实更走心。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聚焦内容建设,积极抢占网络空间阵地。学习借鉴高流量新媒体平台表达方式,打破传统媒体面临的“自话自说”窘境。加强与全国先导主流媒体、优秀文化团队合作,联合打造更多主旋律、正能量短视频、电影、微短剧、微电影、有声书、公益广告等融媒产品,不断提升优质内容产能。

二是聚焦技术引领,驱动媒体加快转型发展。探索将5G、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到新闻工作流程当中,重构媒体融合发展技术底座。依托“云文稿”系统,推动云端选题策划、文稿编辑、移动采编、短视频生产等融媒软件工具应用,全面提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联互通能力、融媒作品生产发布能力。

三是聚焦人才引育,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符合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邀请国内头部新媒体平台、媒体融合先导典型媒体,开展高层次、高水准专业技术培训。

来源:鸡西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