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麦穗初齐,桑叶正肥。”5月21日,初夏的风裹挟着湿润的暖意拂过浙江树人学院的角落,宣告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湖畔的樟树新叶滴翠,蔷薇爬满教学楼的转角,细雨在图书馆的玻璃上晕开涟漪。
“麦穗初齐,桑叶正肥。”5月21日,初夏的风裹挟着湿润的暖意拂过浙江树人学院的角落,宣告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湖畔的樟树新叶滴翠,蔷薇爬满教学楼的转角,细雨在图书馆的玻璃上晕开涟漪。
作为夏季第二个节气,小满携着“将满未满”的智慧悄然浸润校园:实验室里未揭晓的数据、课堂上未完成的思辨、田垄间未收割的麦穗。恰似这节气之名,在“未满”中孕育着向上的力量。
小满节气海报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江南小满天。”大自然中,校园内石榴花的绽放、蒲公英的飘散……都生动地展现了季节的更替,是研究物候变化的重要窗口。医学检验技术242班的薛桐烟同学提供了小贴士:“石榴花在小满时节绽放,是因为此时气温升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花芽分化和花朵盛开。”这一系列的研究和观察,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节气的认知,也能让我们更加亲近自然。
明哲书院辅楼门口门口的石榴花
校医务室的张秋霞医生提醒大家:“小满节气后,天气湿热交替,容易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所以这段时间的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麻辣的刺激性食物,特别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腻、生湿的食物。”最近正值体育测试,张医生也提醒同学们不宜过度运动,适度出汗便可。
在江南地区,人们有着“祭车神”和“抢水”的独特活动。来自浙江台州、护理学244的陈李果同学表示:“‘抢水’很有意思!街坊邻居一起转动水车,看水花飞溅,小孩在一旁捞鱼捞虾,十分热闹。”小满时节,古人常以“满招损,谦受益”的观念引申传统文化中的“留白哲学”,认为凡事不可过于圆满,适度的留白才能带来长久的福气。“小满胜万全”,更是给许多人带去情感上的慰籍。这种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节气习俗中,也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悠悠转动的水车
来自南京工商管理241班的付懿菡分享:“小满时节有独特的民俗韵味。到了小满,南京人家家户户会忙着煮‘小满三鲜’。”水中鲜是鲜嫩肥美的鳜鱼,清蒸后淋上葱姜热油,鱼肉洁白如玉、入口即化;树上鲜则是紫中透红的枇杷,剥去薄皮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四溢;地上鲜当属新鲜脆嫩的蒜苗,与腊肉同炒,香气扑鼻。在河南,小满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来自河南的会展经济与管理231班的朱贝贝说:“到了小满,不少地区的人家会蒸‘小满馍’。”这些馍松软香甜,带着麦面特有的清香,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
美味的鳜鱼
蒜苗炒腊肉
枇杷
收获在望,但仍需耕耘不息。当我们俯身触摸麦穗的锋芒,诵读“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的诗句时,节气不再只是古老的符号,而是连接自然、文化与成长的纽带。这个夏天,让我们以“小满”为起点,在树人校园里播种观察、思考与热爱的种子,静待生命的丰盈。
小满节气海报
文字:徐一航、孙子钦
图片:周思彤、付懿菡、陈李果、徐一航
编辑:周思彤 费姜颖
责编:叶怡铭
审核:曾晓江
来源:浙江树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