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单部最高可获百万资金奖励!山东鼓励支持微短剧创作摄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9:26 2

摘要: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文艺业态,爆款迭出,在推动文艺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问,山东有哪些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负责同志等介绍第四届山东网络视听大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文艺业态,爆款迭出,在推动文艺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问,山东有哪些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刘国华:为了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今年省广电局印发了《山东省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同时联合17家省直部门印发《山东省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积极引导微短剧创作提升。主要有以下几项举措:

第一,实施微短剧精品创作工程。每年策划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微短剧。加强重点题材规划引导,建立各类重大主题微短剧剧本项目库,建立完善跟踪指导机制,对重点作品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指导服务。

第二,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实施“微短剧+”系列创作计划,策划推出“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科技”“微短剧+教育”“微短剧+医疗”等跨界融合模式,联合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创作,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

第三,提高内容审核质效。建立微短剧内容协审联动机制,优化特殊题材微短剧协审流程,压缩审核时限。在微短剧制作机构较为集中、申报剧目数量较大且具备审核条件的设区城市,设立微短剧内容审核站。

第四,健全完善保障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扩大奖励范围,单部微短剧最多可获得100万资金奖励。鼓励各市、县(市、区)出台微短剧扶持奖励政策措施,对微短剧从业机构给予支持。

第五,拓宽微短剧传播渠道。打造微短剧播出平台,拓宽鲁版微短剧上线播出渠道。鼓励山东广电享TV、山东海看IPTV等平台开设微短剧剧场和视频点播专区。支持打造微短剧播出平台、小程序等,建立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微短剧传播矩阵。鼓励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开设微短剧剧场,推动大屏小屏相互赋能、长短视频相互协同。

第六,打造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优化提升现有影视基地功能,提升摄制地配套服务能力水平,打造一批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完善评选政策,鼓励各地出台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配套政策。

第七,支持技术创新应用。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短剧策划创作、取景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全链条应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园区建设微短剧技术创新实验室,支持微短剧摄制地与研发、生产企业深度合作。

第八,健全完善版权保护推广机制。依托山东省网络视听版权交易中心设立微短剧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为微短剧机构和作品提供版权登记、保护、推广、交易等方面一站式服务。推动鲁版微短剧版权交流交易与跨境合作。

中宏网记者:

当前,“票根经济”火爆,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大力带动文旅消费。请问,山东在发展“影视+文旅”方面目前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许翠兰:山东文化底蕴厚重、影视资源富集、影视基地众多,影视政策优化、服务周到,全行业在内容创作中注重融入文旅元素,推出了《三泉溪暖》《经山历海》《警察荣誉》《南来北往》《不完美受害人》《法官的荣耀》《情往海岸线》《声生不息·黄河的咏叹》《从河说起》《海上山东》《大河之洲》《大泰山》等一批优秀视听作品,大大带动了文旅消费,“影视+文旅”的双向奔赴打开沉浸式体验齐鲁大地的新窗口,书写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打造一批影视精品,带动文旅消费升级。影视与旅游是天作之合,可以双向赋能、共融共赢。近年来,山东采取出台系列扶持政策、编印反映山东文化的影视创作素材库等举措,招引了爱奇艺、优酷等头部机构和2900多家影视机构落地山东,创作一批彰显旅游的精品力作。电视剧《南来北往》热播后,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火爆出圈,带动旅游收入超1.2亿元。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今年3月在烟台拍摄期间,20天内带动景区、餐厅消费超500万元。推出《大河之洲》《大泰山》《武梁祠》等120多部纪录片佳作,有力宣传了山东自然人文好形象,《大泰山》播出后当年景区接待游客超860万人、创下历年新纪录。

二是策划开展系列活动,有效提升旅游热度。山东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主管部门和文旅主管部门联手,组织开展“跟着微短剧游齐鲁”“跟着纪录片去旅行”等活动,把影视“流量”转化成文旅“留量”,《冰蓝遇见暖黄》等9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目录,纪录片《大河之洲》《微山湖》等登陆高铁20万块电视屏幕、年影响17亿人次。先后举办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国际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有力提升了山东美誉度。《警察荣誉》《不完美受害人》《武梁祠》等一批影视作品在美国、新西兰、香港等海外电视台播出,在国内外引发极大关注,有力宣传了山东。

三是助推影视基地发展,优化提升旅游体验。山东目前有9家省级影视拍摄基地,青岛建成2个微短剧拍摄基地,东方影都建设20多个短剧主题实景片场,推出沉浸式项目“片场之旅”。德州乐陵影视城以“影视拍摄+文化旅游”为主线进行规划,电视剧《国色芳华》、电影《唐探1900》等在此拍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已拍摄影视剧400余部,同时助推沉浸式短视频《跟着团长打县城》火爆全网,吸引游客日均超万人。日照全域被中广联合会确定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基地,济南朱家峪及周村古城、东阿阿胶城、东平大宋不夜城等影视基地都较好发挥了拉动旅游消费作用。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坚持“影视+文旅”战略,以视听力量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融合共生、互利共赢,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的视听享受和文旅体验。

新黄河记者:

我想了解一下,烟台下一步打算如何利用举办大会的契机,放大大会效应,促进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呢?

祝潜:山东网络视听大会对烟台而言,既是一次宣传展示城市的大会,也是一次与行业“大咖”和兄弟城市交流沟通的大会,还是一次赋能产业提升的大会。烟台市在全力做好“东道主”的同时,也将不断放大大会的带动效应,推动全市网络视听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产业链思维,提升核心竞争力。大会期间,烟台市将发布《烟台市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烟台市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坚强决心,进一步提升烟台影视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与商务部门联合,对参会的广大网络视听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推介,争取依引进更多的头部平台、头部企业、头部项目来烟落户。今年下半年,全市文旅产业链招商大会,也将影视产业作为重要板块。还将持续培强芝罘区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现有产业园区、黄渤海新区夏普8K超高清产业园等本地示范园区,推进中创鑫乐影视城等项目建设,不断强化影视、微短剧、数字产业等网络视听多业态发展的载体支撑。

二是坚持出精品理念,提升内容含金量。认真落实广电视听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烟台特色优秀作品。昨天,省广电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山东(烟台)网络视听创作传播服务中心暨微短剧审核站,烟台市将抢抓这一重大机遇,努力打造一流影视作品拍摄环境和全链条发展生态。同时,积极服务重大战略,围绕经略海洋、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两创”等重大主题,持续加强主题剧目创作;也将持续讲好烟台特色文化故事,推动“八仙传说”、戚继光等IP,通过影视作品“火爆”网络,争取更多烟台优秀剧目进入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扶持范围,让更多的烟台美景、美食、人物等通过视听剧作与大家见面。

三是坚持深融合方针,提升群众获得感。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让发展赋能群众美好生活。烟台市计划将大会打造成为开放共享的活动平台,聚集人气、提升热度,激活烟台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大会期间,将精心策划组织“在烟台·经山海”网络达人直播嘉年华,邀请多位网络达人代表,烟台芝罘湾、时光塔、蓬莱阁等地标场所,举办全民参与的网络直播大联欢活动,让普通市民游客参与到大会中来。下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策划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系列产品,创新“电视+新媒体+线下活动”模式,促进广电、视听和文旅行业资源高效整合,充分释放网络视听作品的旅游价值和消费效应。

大会之后,紧接着就是端午假期,烟台市将策划推出“粽”情端午,乐游烟台4大系列文旅活动,借此机会,欢迎海内外游客朋友们到烟台旅游度假!

来源:山东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