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亥图镇: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21:07 2

摘要:党建引领,富民强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扎鲁特旗嘎亥图镇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借助政策支持,引入企业力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合实现规模化种植,推动三产融合,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党建引领,富民强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扎鲁特旗嘎亥图镇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借助政策支持,引入企业力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合实现规模化种植,推动三产融合,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走进嘎亥图镇萨日哈达嘎查高标准农业示范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机车牵引着一体化精量播种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随着播种机缓缓前进,滴灌带铺设、播种、覆膜、培土等工序一体完成;农户们则跟在机器身后,仔细检查每一处播种细节,确保每一粒希望的种子都能顺利扎根泥土。

“春耕快一周了,再过一周就基本完事了,现在正是高峰期,一天3台车耕种1000多亩地。”萨日哈达嘎查村委会副主任戴白龙说。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利益共享”的原则,萨日哈达嘎查在充分征集村民意愿,入户进田与村民协商后,让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由嘎查合作社提供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为一体的“保姆式”服务,以“全程托管+保底收益”的服务机制实现“小田并大田、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助推“小农户”融入到“大产业”。

近几年,萨日哈达嘎查在探索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许多村民都在家门口就业,无需再外出务工。

今年,村民戴立军把自家的5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给嘎查合作社,同时同时又在合作社务工。“我把地都入股到合作社了,闲暇时间也到合作社务工,一天能挣200元,现在是双收入。”戴立军满意地说道。

在开荒嘎查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纵横交错、排列有序的滴灌管带已经开始输水运行,为刚刚种下的玉米种子送上了“第一口”出苗水。开荒嘎查党支部书记巴特尔介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周边1万多亩耕地的交通运输和排灌条件,不仅推动了全嘎查耕地价值翻番,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嘎查流转面积达到9000亩地,托管的有1500亩,总共有1万多亩地。眼下,田地基本上种完了,现阶段已经开始浇地,有些地方在接管当中,自从有了高标中农田项目以来,水利条件得到了提升,耕地价格也提高了不少。”巴特尔说。

与萨日哈达嘎查一样,开荒嘎查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耕种防收”托管环节,制定了深耕深松、覆膜播种、飞防植保、玉米机收、农资供应等“菜单式”农事服务套餐,农户可以根据自身农机具和劳动能力等情况,按照生产需要,选择农事服务的环节或项目,让农牧民从乡村振兴旁观者变身主动抱团参与者,在致富路上携手同行。

据测算,通过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应用新型农机和种植技术,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10%以上,农药、化肥、用工等支出减少约20%,每亩耕地降低生产成本约200元至300元。

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近年来,嘎亥图镇始终把发展现代化农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用足、用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各类政策和资金,通过建立支部引领、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服务全程的“保姆式”托管方式,在“小农户”与“大农业”之间搭起了现代化生产桥梁,全面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高效化,让扎鲁特大地的粮仓越来越丰实。

记者:扎来特 王双喜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