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泰来黑土地墒情正宜。在胜利乡连片的3000亩大豆田里,搭载北斗导航的进口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以“免耕播种”的模式开启春耕。这场“无人驾驶 + 智能农机”的播种实践,让传统大豆种植告别“人背犁耕”,尽显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
五月的泰来黑土地墒情正宜。在胜利乡连片的3000亩大豆田里,搭载北斗导航的进口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以“免耕播种”的模式开启春耕。这场“无人驾驶 + 智能农机”的播种实践,让传统大豆种植告别“人背犁耕”,尽显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
一大早,在胜利乡君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种植基地就热闹起来。合作社今年采用“免耕播种 + 无人驾驶 + 气吸精量点播”的技术组合,让春耕跑出了加速度。
胜利乡君涛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孙立春:咱这个免耕播种不用翻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秸秆还田后的黑土湿度比翻耕地高5个百分点,更保墒抗旱,减少整地作业成本,非常非常好。
无人驾驶播种机自动驶入指定地块后,红色机身下,免耕播种装置开沟、施肥、排种一气呵成。再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播种机,可实现每公顷保苗36万株的精准目标,北斗导航系统实时校准轨迹,确保行距误差小于2厘米。最后,镇压器的全面覆土镇压,更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播种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并便于后续田间管理。
胜利乡君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旭光:气吸式播种机破损率不到0.5%,而且播深一致株距均匀,无漏播现象。安装了新的智能监控系统,还能够及时上传播种深度、施肥量、作业面积等数据,在手机上就能监控到整个地块的播种进度,如果出现漏播或堵肥的现象也及时能报警。
今年合作社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垄距从传统的65 厘米拓宽到110厘米,每垄种植4行大豆,株距缩小至5厘米,每亩保苗数比常规种植增加1.8万株。
胜利乡君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焦庆凤:原来我们的小垄一亩地能生产300斤大豆,现在大垄密植之后一亩地增产100斤,亩产400斤,肥效提高30%,预计一亩地增收200元。
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胜利乡君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3000亩大豆田,正是我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随着更多智能装备驶入田间,黑土地正孕育着更高效、更可持续的丰收图景,为“中国碗”盛满更多科技赋能的“放心粮”。
泰来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王昕明:这种黄豆大垄密植种植技术对我省落实国家稳粮扩豆战略非常有效。作为我们农机部门要全力搞好服务,大力提升智能农机装备水平,让更多的农户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北国媒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