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展示2024年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成果,推动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成果转化应用,5月20日,市委依法治市办召开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成果交流会。司法部法治调研局副局长刘大伟,市委依法治市办成员、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言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2024
为充分展示2024年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成果,推动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成果转化应用,5月20日,市委依法治市办召开上海全面依法治市调研成果交流会。司法部法治调研局副局长刘大伟,市委依法治市办成员、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言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完成情况以及2025年调研课题相关情况。2024年度获评一、二等奖课题组代表现场进行了专题研讨交流,市政府研究室、市一中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4位法学理论和实务专家围绕专题进行与谈点评。
课题组代表聚焦“‘五个中心’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法治保障研究”和“人民城市与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两个主题进行交流。
市委政法委课题组代表朱学辉立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破产法治服务保障,针对实践中金融机构破产处置制度供给不足、金融产品及业务的专业化处置水平不高、金融工具效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加大金融机构破产处置制度供给、提高金融产品及业务的专业化处置水平、积极发挥金融工具在破产重整中的作用等建议,以期通过更加规范、高效、完备的破产法治供给,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市人大法工委课题组代表董明非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本届任期立法规划的比较研究,就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协同立法机制提出探索建立协同立法项目的确定机制、巩固提升多元化的协同立法推进机制、持续完善协同立法的全流程协作机制等构想。
宝山区司法局课题组代表马跃针对我国当前商事调解的制度局限与实践难题,课题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健全商事调解立法、培育商事调解服务生态和推广商事调解文化等方面都作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并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成效。
杨浦区人民法院课题组代表周圣以涉民用无人机典型民商事司法纠纷为切入,汇总梳理涉无人机产品质量、合同、侵权、知识产权等案件情况,深入分析在立法资源、法律属性、产品监管、致损规则、隐私刺探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司法规制路径建议,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预判和服务保障。
上海金融法院课题组代表陈思玮针对我国金融环境、金融体系性建设中离岸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短板,分析离岸金融与金融开放的相互促进关系,探讨离岸金融体系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离岸金融制度的本质以及离岸金融体系的设立基础和特性。
松江区委依法治区办、松江区生态环境局联合课题组代表王晓鲁通过研究《G60科创走廊九城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规定》的必要性,分析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制定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构建九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重要制度。
市司法局课题组代表王帅结合新修订实施的《行政复议法》,以修改完善行政复议附带审查制度的实操性为视角,阐述新法中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适用,重塑本市行政复议附带审查和处理工作规则。
宝山区人民法院课题组代表林文龙聚焦上海法院民事审结案件,以裁判文书、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法答网高赞回答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明晰数据特征及发展态势,提出法院应从“理念、实体、程序、机制”四个维度上构建刑民交叉案件司法处置路径。
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市未管所联合课题组代表白晶针对上海罪错未成年人矫治措施实施主体配合衔接不畅、矫治措施专业性和实效性有待提升、专门学校建设和运行亟需规范化等核心问题,提出“枫桥经验”视角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迭代再造的思路和对策,探讨强化“六大保护”融通发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解纷能力建设,促成罪错行为事前预防、事中矫治、事后回归的有效衔接,形成“有人管、管得住、管长远”的逐级预防、各有侧重、梯级衔接的教育矫治措施体系。
市公安局课题组代表王建波针对上海市网络谣言现状及特点,提出要将网络空间谣言治理从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上贯穿于数字城市建设各个环节,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监管、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和网络谣言综治架构等,全方位遏制网络谣言的生成与传播,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谐。
市政府办公厅课题组代表齐凤彪通过梳理重大行政决策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研究标准化支撑重大行政决策的作用机制,分析国内外重大行政决策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针对上海重大行政决策的工作现状及需求提出标准化解决路径。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本市地方标准《重大行政决策通用工作规范》,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市司法局课题组代表冯忠英围绕履行法定职责类案件的行政复议审理展开,对该类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总结归纳了当前该类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状况和审理难点,并结合法律规范、主流学说和已有案例,重点对该类案件行政复议受理审查和实体审查的思路和要点以及行政复议决定方式的适用予以研究。
市监狱管理局课题组代表胡庆生从监狱实际出发,从法治监狱领导力、制度体系完善度、执法公正文明度、权力制约监督度、矛盾纠纷化解度、法治文化推进度、法治建设保障度等七个维度研究提出主要指标、细分指标以及指标体系测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上铁法院课题组代表李晓以实证分析方式,从本市加装电梯行政案件审理中提炼该领域存在的法律风险和矛盾纠纷,从探索良性利益平衡、完善电梯加装-维护-更换全流程监管、建构争议防治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推动民生工程稳步实施。
刘大伟充分肯定了这次交流会成果,并指出会上交流的课题展现了上海一流的理论研究水平,对国内、上海法治发展及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均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具体体现为全局性问题站位高、体制性问题思路新、前沿性问题聚焦准、实操性问题针对性强、传统性问题有突破五个层面特点。他期望上海在法治建设方面加强探索实践和研究总结,形成更多引领性、示范性成果,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更多理论贡献。
刘言浩对本次交流会作了总结,指出高质量调研是科学编制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年,市委依法治市办正在牵头起草编制法治上海建设规划,要通过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提炼法治上海建设的优秀经验做法,发现难点短板,以及未来五年法治上海建设的突破点、增长点,为规划编制提供源头活水。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选题;坚持“用”字当头,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组织管理,聚智聚力提高调研质量,为法治上海建设提供高质量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2024年度一、二等奖课题组代表、课题内容所涉及市级相关单位法治工作部门负责人、各区委依法治区办分管负责同志、市委依法治市办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