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剑桥辞典为align一词赋予“对准、对齐”的释义 —— 词典直观地记载,它指代让两个以上的事物排成一条直线。瑜伽延展了这种“对齐”:术语alignment被译作“正位”,强调体式中对齐骨盆、对齐脊柱、对齐手臂高度、甚至对准凝视点。瑜伽士们相信,当各个部位都处在
剑桥辞典为align一词赋予“对准、对齐”的释义 —— 词典直观地记载,它指代让两个以上的事物排成一条直线。瑜伽延展了这种“对齐”:术语alignment被译作“正位”,强调体式中对齐骨盆、对齐脊柱、对齐手臂高度、甚至对准凝视点。瑜伽士们相信,当各个部位都处在自然、平衡且符合人体力学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运动和呼吸,瑜伽修习才能发挥功用,即连接身心灵,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所谓“对齐”,最终是让身与心对齐。
Jordan Loo如今是一位瑜伽导师,同时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们提供身心健康支持。十年前,一趟去往巴西的旅行,让他被瑜伽哲学吸引:没有网络,没有熟悉的面孔,也没有日常的固定流程,在远离故乡、远离都市的国度,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和反思。大块空闲时间勾出旧日被压抑的心灵课题,Jordan发现,很多声音在头脑中回响,或是旧日的创伤,或是自我否定的限制性信念,它们并不意味着“真实”,却无法消泯。“你能清晰感受到,内心纷乱,身体在默默承受着一切。”
lululemon 大使 Jordan
与一位瑜伽习练者的交谈令他深受触动。随意翻开的一本瑜伽书,同样掀起Jordan的一连串思索:我与真实的自我有多紧密相连?我的头脑想要的和内心想要的是否一致?以往,妈妈和姐姐两位资深瑜伽习练者将Jordan带到垫上,但他不过把做瑜伽当作运动前的热身与运动后的放松。这个时刻如同分水岭 —— 他第一次注视瑜伽精神性的部分,或者说,开始探索如何“让头脑、内心和灵魂想要的东西保持一致”,如何以瑜伽作为联结的方式。
探索从身体开始,就像绝大多数习练者,“自身体的体式练习,开启通向心理健康、精神协调的大门。”这一过程中,衣物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不妨试想:穿着不合适的衣物和裤子,每次移动都不得不被身体的束缚提醒这一事实,继而无法抑制地涌起内在的不适,仿佛被周遭异样的眼光裹住。身体运动着,头脑早已缺席,这时,习练只会加剧身与心的分离。
上海 Gate M 西岸梦中心沿江平台首次举办千人瑜伽
那么,究竟穿什么?具身的答案在大多数瑜伽教室里:8成以上的瑜伽习练者,都曾穿着lululemon的Align系列瑜伽裤。据悉,Align系列面世之前,市面上的leggings往往更强调压缩感,而lululemon设计团队经由调研得知,人们真正渴望的是一条柔软舒适的裤子,于是创造出Align —— 着重于一种近乎裸感的触感,让穿着体验和瑜伽动作的流动性融为一体。它不带来任何或好或坏的“分心”,让注意力全部聚焦于呼吸、动作、移动。这也是系列被命名为Align的缘由:是为支持身体与服装的贴合,从而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协调。
今年是lululemon Align 系列诞生的十周年
经过瑜伽垫上的“协调”,习练者步入磅礴的生活之流,这时,练习才真正开始。“一周练习2、3次瑜伽是多数人的常态。但我们在瑜伽课堂上、在垫子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在课堂之外的生活。”Jordan认为,瑜伽垫上的感受与瑜伽垫外的感受相连,而这同样需要有意识的习练。
lululemon 大使 Jordan带领“瑜伽感受”课程
“生活中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责任 —— 比如说,在上海纽约大学,我如何对待我的学生、我的团队?下班回家后,我是一位父亲,我如何对待我的孩子?我如何更专注?我如何对待自己?这些都是在瑜伽课上学到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生活经历的映射,两者是一样的。”
他也知道,说来容易而做来困难,在生活的修罗场里保持知行合一并不简单。Jordan举了个例子,课堂上他教大家如何正念,往往会提到,冥想不是要清空大脑,而是观察自己的想法,“就像坐在椅子上看电影 —— 屏幕上放映的就是你的想法。你只是看着自己的想法。因为有了距离,所以能看清事情的真实。”那么,将冥想的觉知状态应用到日常的冲突之中,事情或许会发生良好的转折。
lululemon 大使 Jordan带领“瑜伽感受”课程
“就像我和妻子发生争执,等大家都冷静下来,我会像看电影一样,从第三方的客观视角观察情况。我看到自己说了什么,看到她说了什么,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更富有同理心、同情心,然后找到解决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和别人意见不合都是出于强烈的自我意识 —— ‘我不需要是对的,但是你一定要错的’。没人真的在聆听,只是两种能量在碰撞,所以,通过正念和有意识的呼吸,我们为自己创造回归本心的空间——在这里,健康的应对方法会出现,而我们能够继续前行。”
所以,瑜伽垫上的哲学并不一定是崇高的、难以接近的,它可以指向生活中对于“身心协调”的关注,去理解和观察自己的行为及意图。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Jordan的家如今不再是静心之处。但他不必要关起门来,坐在垫子上冥想,以此获得专注与平静,因为生活处处是习练场,比如散步,走路去地铁站,沿河行走时观看水流的波纹与涟漪,再或者,换一条路线抵达目的地,换一只手来刷牙和吃饭。这些小小的习练都能够帮助他回到“当下” —— 察觉到身体、头脑和灵魂想做同一件事,有着同一个意图。
lululemon 大使 Jordan带领“瑜伽感受”课程
“生活中,我们可以不用一味寻求答案,而应多提问题,比如说,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十什么能让我快乐?我需要什么?我的家人需要什么?答案可能会变,因为人生会经历不同阶段。我认为,生活就是感受失调,然后寻求协调,感受悲伤,然后寻求快乐。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只有一种状态。不能总是保持平和。需要经历失败和艰难困苦,然后才能成长,才能感到平和舒适。”
上周末的上海西岸沿江平台,一场壮观景象在发生:超过千名瑜伽爱好者,将自己的瑜伽毯铺于木质平台,在爽凉江风与时明时暗的光线中一同“流动”。这是lululemon为Align系列诞生十周年举办的“瑜”见你嘉年华 —— 北京、上海到广州、重庆等七座城市,午后到夜晚,五月与六月都将涌起一股因聚集而产生的庆贺能量。Jordan作为大使带领午后的习练,一声‘namaste’的问候过后,他邀请大家再慷慨分享五分钟。
“瑜”见你嘉年华特邀国际瑜伽音乐人DJ Drez和Marti Nikko带来“瑜伽狂欢”
也是这五分钟的时间,他坦言接受品牌邀约后产生的焦虑、不配得与自我否定,以及站在台上的此刻如何转化否定的信念。“我想要变得‘脆弱’,因为我想要大家知道,Jordan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导师,他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他也是人类,和我们一样。这个世界已经有很大的隔阂,我希望瑜伽能作为工具,让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平日里,课程结束若有闲余,Jordan总爱和学生们分享故事。故事是人类传递经验和情感的载体 —— 瑜伽亦然。有些言语,当下或许悬置于空中,到了特定时刻却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曾经有个许久没联系的学生发消息给我:我记得三年前你在课上说过一句话,它对此刻的我很受用。那时我意识到,自己是个信使。我只管分享就好,当他们到了某个阶段,会听懂这句话。”
千人瑜伽现场
瑜伽在梵文中本就意味着“联结”,身与心,习练与生活,个人与天地,现代瑜伽尽管注重体式,却也因此聚集起人群,达成另一重人与人的联结。某种意义上,品牌成为最后一重连接的管道 —— lululemon的早期门店作为线下社区活动中心存在,店内经常举办瑜伽课程和健康讲座。千禧年初,lululemon建立起大使计划,这种部落式的自传播机制一直沿用至今:由Educator、热汗教练、门店大使构成的核心圈层,以每家门店为轴心,聚拢起周围3公里内对运动、健康与社交充满热情的群体。
千人瑜伽现场
“当我想到lululemon,我想到的是社区、团结、聚集。大家或许留意到大规模、大范围的活动,但门店同时也会进行小规模的社区活动。在这里,品牌、社区以及大使们彼此需要,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Jordan会在开店时间前带领名为“Purpose & Practice”的正念课程,供15人左右的小范围社区成员参与。Align系列的嘉年华,与其说是庆贺一条瑜伽裤的诞生,不如说是再次回到品牌最初的愿景 —— 以“人”为起点彼此联结,见证日益壮大的瑜伽社区的紧密。
所以,瑜伽体式尽管重要,却仍是途径 —— 真正的情感联结,总是发生在“面对面、人与人之间、那些垫子以外的时刻”。“我认为这比瑜伽体式更有力量。”Jordan说。
千人瑜伽现场
或也因此,嘉年华一小时习练的末尾,Jordan邀请习练者与相邻的同伴们互动,手牵手练习,继而背部互相倚靠进行30次深呼吸。对瑜伽习练者而言,这显然不太寻常:个人的探寻,单独的能量流动被置于一旁,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身体的在场而互相联结 —— 你会发现,不同的身体缓慢进入一致的动态,逐渐相同的还有呼吸的频率。睁开双眼,看见江水的滔滔,看见每张面孔暗示的年岁、性别、国别的不同,却又如此清晰地看见,这一刻,我们相同,我们相连。
采访/撰文Leandra
来源:iWeekl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