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丝博会开幕,江苏展区搬来了一座江南园林,还请了机器人做讲解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23:25 1

摘要:5月21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丝博会”)在陕西西安开幕。本届丝博会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设置丝路优品展、省际合作展、科技创新展、低空经济展、交通物流展和文旅消费展等六个展区。

5月21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丝博会”)在陕西西安开幕。本届丝博会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设置丝路优品展、省际合作展、科技创新展、低空经济展、交通物流展和文旅消费展等六个展区。

当天上午,江苏展区也惊艳亮相。江南水乡风格的展区内设六大板块,展示了物联网与数字经济、未来科技、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现场还请来了一名人形机器人担任讲解员,吸引了众多观众。

清名桥、锡剧、面塑,江苏展区颜值拉满

今年的江苏展区位于西安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在空间上区分企业产品展示、非遗传承展示、城市风采展示和苏陕东西部协作成果等板块。展区整体造型仿佛一座江南园林,小桥流水、花窗绿竹、水波倒影……水乡风情满满。亮相今年春晚的无锡清名桥也被搬来了西安,来自无锡锡剧团的锡剧演员在桥边,现场演绎了锡剧《珍珠塔》选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展区将轮流展演江苏地区的非遗剧目,除《珍珠塔》外,还有淮剧《赵五娘》等。

在非遗传承展示区,徐州非遗面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00后”女孩李子艺一双巧手,将五彩的面团揉捏成不同的形状,随后捏合出娃娃、风筝、美猴王等各种造型,俏皮可爱。一旁,新沂烙画艺人正在葫芦上作画,以烙铁为笔,勾勒出“蝶恋花”的图案。

据悉,丝博会期间,非遗传承展示区将集中展示锡剧、淮海戏、南京云锦、东海水晶、亭湖木雕、宜兴紫砂、苏绣等20多个非遗传承项目,并邀请部分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

人形机器人当讲解员,科技含量也拉满了

本届丝博会,江苏展区不仅颜值高,而且内涵丰富,内设有物联网与数字经济、未来科技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六大产业展区,有50多家江苏企业参展。

“大家好,我是机器人讲解员铁块,欢迎大家来到江苏展区。”现场,无锡无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体感交互机器人铁块成了大明星,担任江苏展区的特邀机器人。据介绍,该公司已经掌握了人形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实时同步控制、多关节柔性控制、口型生成算法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拥有十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产品为通用高仿真人形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定制,通过接入多模态AI大模型,结合自研的口型生成算法,机器人可以与人类进行流畅且表情丰富的交流。

人工智能大模型无疑是今年科技领域的热门,用了这么多AI产品,你见过AI法院吗?海睿大模型来自南京的企业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实现法律语言理解、法律知识问答、法律分析推理和法律文本生成等。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以AI法院为例,在庭审过程中,可以为法官生成庭审提纲,将语音转写内容优化,还可以对陈述矛盾点进行检测,庭审后,还可以进行类似案件的智能推荐,辅助裁判推理、裁量计算、文书生成。据悉,这款产品已经出口海外,正在协助国外一些法院进行日常工作。

江苏环保产业发达,丝博会现场,一批优秀企业也带来了产品案例展示。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其承建的中国最大规模钢结构装配式污水厂在青海西宁建成通水。生产建设过程中,将废水处理的每个环节,设计成一个个标准的单元模块,制造出来,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在现场建出整座水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装配式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模块进行拼装,土建工程量较少,具有建设周期短、使用寿命长、更加节能等特点。

60多件重点成果展现苏陕合作成效

苏陕一家亲,共纳山海情。江苏展区还设置了专区,展现苏陕协作的60多件重点成果。

紫砂壶是江苏宜兴的非遗,本届丝博会上,江苏带来的一批紫砂壶则出产于延长县中超利永紫砂乡村振兴工场。2021年,宜兴延长两地共建的这家工场落地陕西。“这些紫砂壶用的原材料是从宜兴运过来的,后面的制作、烧制等都是在延长完成的,主要也是在陕西销售。”黄明改是工场的一名紫砂制作工匠,几年前,她还是一名家庭主妇,如今已经可以熟练地制作精品紫砂壶了。她介绍,自己的手艺是跟宜兴的老师们学习的。现在,工场已经有200多名和她一样的学员,其中有30多名熟手,可以完成基本壶型的制作。而通过直播带货,每天紫砂壶的销售额至少有千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陕东西部协作始终强化产业交流合作。这些年来,江苏帮助陕西培育壮大了安康毛绒玩具、柞水木耳、商洛中药材、商州电子信息、延安苹果、安康碧根果、汉中服装、固城石斛等特色产业。现场,这些特色产品也进行了展出,很受欢迎。

其中,柞水木耳来自柞水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成立于2018年,近年来,以苏陕协作为契机,投资1300万元,争取对口帮扶资金800余万元。还在南京高淳设立了“柞水农产品专馆”,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助力县域产业发。每年,以柞水木耳为主的农产品销售额达1500万元,带动当地农户100余人增收200万元。

据悉,“十四五”以来,江苏累计安排财政援助资金超130亿元,实施协作项目近5000个,选派干部人才6000余名,组织县(市、区)、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消费帮扶金额超160亿元,劳务协作帮助超10万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助力陕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益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