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高考季,总有一些人的名字被铭记,他们以另一种方式,照亮了他人的人生。
每年高考季,总有一些人的名字被铭记,他们以另一种方式,照亮了他人的人生。
在湖南株洲,有一个女孩,她生前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
可就在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却被病魔无情拦截。
她叫戴宇菁,一个天真热情、善良又勇敢的女孩。
她用短短十八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叫“生而豁达,死而伟大”。
虽然没能如愿走进考场,却用自身言语之行,完成了一场伟大的“生命答卷”!
01 残酷命运
2003年,戴宇菁出生在湖南株洲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善良朴实,她也遗传了这种乐观的性格。
她一直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乐观开朗、高颜值高情商。
2018年,她考入了当地重点高中株洲十三中,成为班级里最耀眼的存在。
在高二那年,她做出了一个和多数人不同的决定:
她要报考播音主持专业,梦想成为一名电视主持人。
为了这个目标,她报班训练练声练形体,一边备战艺考,一边兼顾文化课学习。
她每天背着大书包穿梭在校园中,无论烈日还是寒风,从不迟疑。
她也总是随身携带感冒药,当然不是为了自己,只是怕同学感冒耽误复习。
谁能想到,那些她没舍得让别人吃的药,最后却都进了自己的肚子。
2021年4月初,戴宇菁突然开始咳嗽、流鼻涕,家人以为只是季节性感冒。
可几天后,她依然高烧不退,甚至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的症状。
去医院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白血病,已至中晚期。
从校园走进病房,她成了穿病号服的患者,高考在即却不得不暂停一切学业,开始住院治疗。
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放弃梦想。
即使打着点滴、忍着化疗的剧痛,她仍然一边看书一边刷题,甚至高兴地告诉父母:
“浙江传媒学院录取我了!”
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地方,终于向她敞开了大门,只是她也明白:身体可能撑不到那个夏天。
02 伟大之举
治疗是极其痛苦的,骨髓穿刺、化疗、呕吐、脱发……
她原本拥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在一次次治疗中变得稀疏,最后她索性剃了个光头,还开玩笑说:
“我不是早就想当个酷女孩吗?这不,现在提前实现梦想了。”
护士说,她是病房里最懂事的孩子,父母说,她是全家最坚强的依靠。
在校同学们,在得知情况后,纷纷来到医院看望她。
老师们义务辅导功课,同学们轮流写信、讲笑话。
她微笑着面对大家,用力活着努力学习,但命运从未因此心软。
戴宇菁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挺不过这场“战役”。
于是她悄悄写下遗书,告诉父母: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请把我的器官捐出去,去救更多的人。也请把大家的善款还回去。”
2021年4月28日,戴宇菁病逝,年仅18岁。
她的葬礼上,没有盛大的仪式,却有数百名师生自发前来送别。
她的父母泣不成声,却仍履行女儿的遗愿:
将社会捐款交还给学校,并提议成立“戴宇菁助学基金”,帮助那些仍在坚持梦想的学子。
这个基金项目一经公布,无数人落泪,她没能走上播音台,却成为千百人生命里的光。
在戴宇菁离世后,浙江传媒学院为她保留了学籍,并在校内设立了“纪念树”。
她的同学每年高考前都会去看看那棵树,默默地说一句:“宇菁,我们来应考了,你看到了吗?”
她的父母也一直记得女儿的梦想,他们说:“以后我们会努力挣钱,代替她去看看那片校园。”
有人问:“这样一个好孩子,为什么老天不保佑她?”
父母轻轻回答:“她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安排,她的善意留在了世上,变成了别人的光。”
03 写在最后
在很多人眼里,戴宇菁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没拿过第一,也没有惊世成就。
但在她短暂的一生里,她以最大的善意回应命运的残酷:
她生病时,照样为别人考虑、被帮助时,想着的是如何回馈、弥留之际,还心心着帮助更多人。
世界或许充满不确定,命运或许并不温柔,但善良始终如炬。
世界上从不缺少好人,哪怕他们未必光芒万丈,但他们温暖了世界。
这些善意会像接力棒一样,被一代代传递下去。
你记住了戴宇菁,也许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在别人陷入黑暗时,伸出自己的手。
那一刻,你也成为了这个温暖世界里的一束光!
来源: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