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起因是B太深夜偶遇摆摊的大爷,出于善心多次购买其商品。大爷起初以「没上过学」为由故意算错价格(如将10元3个的菠萝算成38元),后又通过卖惨声称「凌晨12点未开张、吃不上饭」博取同情,导致B太连续一周多照顾其生意,每次消费金额达七八十元。直到B太从当地朋友
事件起因是B太深夜偶遇摆摊的大爷,出于善心多次购买其商品。大爷起初以「没上过学」为由故意算错价格(如将10元3个的菠萝算成38元),后又通过卖惨声称「凌晨12点未开张、吃不上饭」博取同情,导致B太连续一周多照顾其生意,每次消费金额达七八十元。直到B太从当地朋友处得知,这位大爷在民勤早已是「卖惨第一人」,当地人都对其避之不及,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为了验证,B太设计测试:让同伴先购买后,自己再次询问大爷是否开张,对方仍谎称「未开张」;接着大爷在数13个菠萝时故意说成15个,还强行多卖红薯并算错价格(如将8元/斤的红薯改为10元/斤后仍虚报总价)。
B太当场揭穿其骗局,大爷起初拒不退钱,最终在旁人劝说下才退还多收款项。 这一事件被B太制作成视频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当地人透露,这位被称为「王半斤」的大爷长期通过类似手段牟利,尤其擅长利用游客的同情心。
值得一提的是,B太此次民勤之行主要是为治沙团队捐赠25万元物资(如板房、空调等),改善治沙人员的生活条件,其公益行为与遭遇的骗局形成鲜明对比。目前,该事件已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提醒公众在消费时需保持警惕,避免被虚假「卖惨」套路蒙骗。
商业诚信的背后,是对规则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治沙英雄们在荒漠中扎根苦干,用汗水换绿洲;而靠欺骗牟利的人,却在透支社会的信任绿洲。当 “套路” 成为常态,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整个商业环境的根基。
试想,若每个商家都精于算计、套路横行,谁还敢放心消费?谁还愿真诚合作?唯有守住诚信底线,才能在市场中站得稳、走得远。
在民勤的荒漠中,治沙人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种下一棵棵希望之树;而在商业的 “土壤” 里,我们更需要播撒诚信的种子 ——它或许不会立刻开花结果,却能滋养整个社会的生态,让每一次交易都充满温度,让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
愿所有经营者牢记:你卖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自己的人品;你守住的不仅是账本,更是商业世界的良心。
让我们一起对 “卖惨套路” 说不,让诚信之光点亮每一个角落!
本文信息来源:“B太”,文案由DeepSeek辅助生成
本文编辑:宇文化人
阅读更多:《》
来源:正义的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