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囤石油,我囤枪:也门胡塞武装的崛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07:45 2

摘要:公元740年,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家族的一位成员,宰德·伊本·阿里在伊拉克的库法市,领导了一次反抗倭马亚王朝统治的起义。

思想的火花经常与苦难相伴而行。

公元740年,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家族的一位成员,宰德·伊本·阿里在伊拉克的库法市,领导了一次反抗倭马亚王朝统治的起义。

这也是伊斯兰世界历史上第一例由圣裔发起的反对腐朽统治者的斗争。

最终,起义以失败告终,宰德战死。但是,这场绝望的叛乱却促成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宰德派。

宰德派不认为首领伊玛目必须从父亲传给儿子,也不认为伊玛目就是绝对正确的,不赋予其任何超自然的品质。相反,他们强调首领的领导能力,并认为真正的伊玛目有义务率领信徒与腐朽的统治者作斗争。

这一信仰将宰德派打造成了众多伊斯兰教派中反抗精神最为强烈的派别之一。

一千两百多年后,在阿拉伯半岛最贫困的国家,一群宰德派的信仰者打造出了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旺盛的部队——也门胡塞武装。

也门胡塞武装

巴以冲突发生后,胡塞武装是最早向以色列宣战的第三方组织,并采取了发射导弹、无人机,扣押以色列有关船只等实际行动。

尽管与以色列相隔千里,但是也门扼守着从亚丁湾进出红海的交通要道。胡塞武装扣押与以色列有关船只的行为,无疑会对以色列的后勤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更是对美国海洋霸权赤裸裸的嘲讽。

一个如此贫困的国家为何能搅动复杂的中东局势?胡塞武装为何会如此积极地下场干预,也门又将在未来巴以冲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1. 南北分立

公元630年,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派他的表弟向阿拉伯半岛南端传教。那时的也门北部是整个半岛上最富庶、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因为当时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石油,而是淡水。

也门西北部的山脉将从海洋吹来的湿润空气留了下来,使北也门成为阿拉伯半岛降雨量最高的地区。

散落在山区的众多部落依靠丰富的降水,开垦梯田,养育了大量农业人口。不过,山地也限制了这些部落之间的联合,难以形成强大的中央权威。即使伊斯兰教传播到这里,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也门北部社会这一基本特征。

公元893年,宰德派首任伊玛目哈迪·叶海亚受邀来到也门北部,仲裁部落纠纷。由于叶海亚传授的教义比较符合当地部落习惯高度自治的现实,宰德派就逐渐在也门北部高地流传开来,最终奠定了也门“北什叶,南逊尼”的教派格局。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也门北部的宰德派部落曾经联合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也曾被更强大的王朝统治过。

1962年的也门港口城市摩卡

但无论哪种情况,北部高地的部落总是保持高度自治的状态,并多次与试图征服他们的王朝爆发战争。

19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试图征服北也门,剥夺部落首领的权力。这里的部落表面服从,私下采取了各种方法抵抗帝国的渗透。

例如,部落首领会约定好轮流反叛。帝国为了安抚叛逆的部落,不得不授予其官职和财物。如果帝国派兵围剿,部落之间则会相互包庇,并依托有利地形,打了就跑,使帝国军队难以剿灭。

此起彼伏的叛乱,让奥斯曼帝国疲惫不堪,极大地削弱了帝国对这片土地的统治能力。

据统计,从1904年至1911年,奥斯曼帝国为了镇压北也门的起义,每年损失多达10,000名士兵和50万英镑。

1911年,奥斯曼帝国与伊玛目叶海亚签署了一项条约,承认也门北部山区的高度自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一蹶不振,伊玛目叶海亚接管了它在也门的势力范围,建立了穆塔瓦基利亚王国。

此时,南部也门则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由于也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掌握着从红海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英国十分看重这块地区。

国王叶海亚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大也门,便借助意大利的力量与英国对抗,并希望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1932 年,也门和伊拉克王国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允许也门派遣学生到伊拉克接受军事培训。不过,叶海亚没有想到,这个举动会终结自己一手打造的王国。

1936年,一个叫做阿卜杜拉·萨拉勒的年轻人,准备前往巴格达接受培训。他需要在英国控制的亚丁市登上开往伊拉克的轮船。

阿卜杜拉·萨拉勒

在那里,萨拉勒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他第一次见到了电影院。当他看到银幕上跑过的马匹时,他以为那是真的。

当萨拉勒到达巴格达后,他再次被两个国家之间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异震惊了。随后,萨拉勒和他的军官同伴一起访问了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他们第一次乘坐了火车,兴奋地在过道上来回奔跑。

那时,阿拉伯民族主义正在中东地区悄悄酝酿,接受过现代军事教育的军官正是其中的主力。

两年半后,当萨拉勒在巴格达完成军事教育,并获得少尉军衔,他对也门王国的前途和命运已经有了新的思考。

2. 走向内战

1948年2月17日,国王叶海亚遭到枪手伏击死亡。这次政变的主谋阿里·纳西尔·卡代伊,来自一个与国王有矛盾的部落。

不过,新国王的统治只持续了几周。叶海亚的儿子艾哈迈德潜回自己的部落,率领部落成员包围首都萨那,夺回了政权。

这起部落势力内斗导致的政局动荡,说明此时的北也门王国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部落大联合。民风彪悍的北部山民,不会从内心真正服从任何权威。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艾哈迈德改变了父亲的孤立主义政策,开始与外部世界接触。

从1955年开始,北也门与外界签订了各种友好条约,还接受了大量苏联武器援助,以加强政府军的力量,压制各个部落的野心。

同时,也门还开始建立新式的军事学院、警察学院和航空学院等。不过,这些政策同时也增大军队的影响力,由新式军人组成的“自由军官”组织的势力不断壮大。

要知道,这时阿拉伯世界炙手可热的明星,埃及总统纳赛尔此前正是一名军官,通过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国王,建立了埃及共和国。这股思潮让国王艾哈迈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内部压力。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眼看着纳赛尔的声望高涨,势不可挡,国王艾哈迈德决定打不过就加入。一个月后,北也门王国加入其中,组成了阿拉伯联合国家联盟。

1964 年 7 月 14 日也门总统与埃及总统会晤。

尽管这只是艾哈迈德的权宜之计,他丝毫没有让出权力的意思,但是这次联合让也门的“自由军官”组织与埃及的联系愈发密切。

三年后,随着联盟的解散,北也门王国内部的矛盾再也压制不住了。

1962年9月19日,艾哈迈德去世,他的儿子巴德尔继任伊玛目和国王,任命了一位“自由军官”成员担任伊玛目私人卫队司令。他的名字叫做阿卜杜拉·萨拉勒。

这个消息让也门的“自由军官”组织沸腾了。他们感到时机已经成熟,立即推举萨拉勒为领导人,并制定了政变计划。

9月26日晚上11点,起义开始。一天时间,革命者就占领了首都。两天后,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就匆忙宣布成立,阿卜杜拉·萨拉勒担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此时,国王巴德尔逃往了北部边境,集结部落的力量,欲重新夺回政权。全面内战爆发了,并迅速演变为一场代理人战争,其中埃及纳赛尔支持共和派,沙特和约旦等君主国支持保皇派。

这场内战持续了6年,交战各方都筋疲力尽。1968年2月,大多数反对派领导人达成了和解,同意支持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不过,如同阿拉伯世界发生的很多革命一样,也门的“共和革命”也是非常不彻底的。

所谓的“共和制”是也门各个地方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尤其在信仰宰德派的也门北部山区,各部落实际上仍然处于高度自治的状态。

直到1990年,南北也门政府达成合并协议,成立了统一的也门共和国,这一状况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因为增加了南北地域矛盾变得更加复杂。

更糟糕的是,自南北也门统一后,萨利赫担任总统职位20余年,建立起了一个极度腐败的政治家族。

根据联合国官员调查的结果,在这个阿拉伯半岛最贫困的国家,萨利赫为家族谋取了高达60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相当于2000年也门GDP的6倍。

在这种情况下,也门北方宰德派的核心信仰——宗教首领有带领信徒反抗腐朽统治者的义务,开始被激活。

2004年,也门政府试图逮捕宰德派的宗教领袖,“青年信仰者”创始人侯赛因·胡塞。胡塞本人在与也门政府军的战斗中死亡。

侯赛因·胡塞

这一事迹与1200多年前,宰德派的创始人死于反抗倭马亚王朝极其相似。侯赛因·胡塞因此在宰德派信徒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萨利赫政府甚至命令将胡塞的遗体埋在首都萨那的中央监狱,以防止他的坟墓成为宰德派的圣地。

然而,抵抗之火已经在也门北部燃起,胡塞武装就此诞生。

3. 无尽的战斗

2013年6月5日,也门北部中心城市萨达,数万宰德派信徒正在参加侯赛因·胡塞的葬礼。

自从胡塞在与政府军对抗中死去,胡塞武装在也门北部武装割据,与政府军已经战斗了将近十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统治也门20余年的总统萨利赫没有因为这场叛乱下台,反而倒在了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运动,被迫将权力移交给了副总统哈迪。

新政府为了表现出和解的姿态,将胡塞的遗体交还给了他的家人,于是便有这场盛大的葬礼。

不过,胡塞武装对新总统的示好无动于衷,因为此时也门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年南北也门合并时,为了平衡局势,双方约定总统由北方人担任,副总统由南方人担任。但是,南北之间的地域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如今,刚刚下台的前总统萨利赫是北方人,新上任的哈迪属于南方人。于是,一夜之间,南北矛盾就盖过了部落矛盾。

失势的萨利赫家族甚至主动邀请胡塞武装,在组建新政府过程中共同对抗哈迪。2014年9月21日,胡塞武装开进也门首都萨那。政府军袖手旁观,没有干预。

胡塞武装开进也门首都萨那

四个月后,总统哈迪逃往南部城市亚丁,另立中央。南北矛盾彻底公开化,又一次也门内战打响了。

很快,这场内战又演变为了代理人战争。伊朗支持北部的胡塞武装,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支持南方哈迪政府。

其中,沙特对胡塞武装最为担心。因为也门北部与沙特接壤,可以对沙特的油田设施和领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2015年3月,沙特组织约15万名士兵和100架战机,在美国先进情报系统的支持下,对也门进行了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军事行动。

但是,胡塞武装顶着空袭,继续向也门南部政府所在地亚丁市挺进。4月2日,胡塞武装占领了哈迪的总统府。

两周后,沙特国防部宣布“果断风暴行动”胜利结束,将开启第二阶段军事行动,以夺回亚丁市,并反攻北也门首都萨那,摧毁胡塞武装在北方的大本营萨达省。

在随后的几年中,沙特和哈迪政府军发起了“恢复希望”、“金色胜利”等一系列军事行动,除了成功夺回亚丁市,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胡塞武装则越打越猛,越打装备越精良,还陆续创造了21世纪以来击沉军舰数最多,击毁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数量最多,实战中发射弹道导弹最多,以及首次击落F15战斗机等众多记录。

2017年,胡塞武装和前总统萨利赫之间的联盟破裂,萨利赫本人被击毙。胡塞武装完全控制了北也门。

沙特为了支撑也门战场,平均每天耗费高达2亿美元的军费,逐渐力不从心。2022年4月,在沙特的要求下,也门南方政府总统哈迪宣布辞职,将权力移交给新成立的总统委员会。

这标志着沙特开始放弃与胡塞武装的军事对抗,转向对话和谈判。

2023年3月,沙特与伊朗宣布和解。6个月后,胡塞武装代表与沙特官员在利雅得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谈判。

萨勒曼王子在利雅得与胡塞武装代表团会谈

会谈的重点是沙特等外国军队撤出也门的时间表,以及沙特为也门战后重建,发放公务员工资等应支付的赔款数额。

实际上,这场长达7年的内战已经让也门的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胡塞武装要想稳定国内局势,向富裕的沙特索要巨额战争赔款是唯一的道路。

而胡塞武装的筹码就是它的军事力量。因此,当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是抵抗之弧中最急于向外界展示自己武力的组织。

沙特此刻不愿意看到巴以局势升级,打乱它与美国和以色列的谈判。为了安抚躁动的胡塞武装,沙特必然要向它支付更高的赔款。

而且,巴以冲突只是一个开端。随着抵抗之弧的不断壮大,它们将在中东地区要求得到与其军事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对于富裕的沙特来说,花钱买平安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最终的方法还是要帮助也门实现经济发展。否则,一个军事实力强大但是极度贫困的邻居,将是一个反复发作的噩梦。

来源:棱镜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