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知名连锁的分店,在美团外卖上卖处方药,结果药师没对5份处方做审核签字,直接被罚5000元!
原创 药新闻 药店智汇
4月10日,腾冲市一则处罚公告,把很多药店老板看得后背一凉:
某知名连锁的分店,在美团外卖上卖处方药,结果药师没对5份处方做审核签字,直接被罚5000元!
你没看错——不是卖假药、也不是违法经营,就因为“没有按流程点一下审核”,一个动作,1000块就没了。
现在的药品监管,不是吓唬人,也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动真格了。
药店人最怕的,不是罚款,
而是这几件事
我们最怕的,从来不是罚款单本身,而是:
“店里忙不过来,审核都顾不上”;“线上单子太快,员工都默认跳过审方流程”;“用的系统不同步,后台有审方记录,但平台那边看不到”。再小的问题,也会留下“监管记录”;再大的连锁,也挡不住“高频检查”谁疏忽,谁背锅,没得讲
别再侥幸,别再偷懒——现在,监管不是看你“有没有执业药师”,而是看你“有没有真干事”。
2025年,全国都在变:
1.山西的药监检查,要看处方是不是“真有药师审过”;
2.广东线下要查“四查十对”,还得纸质处方留档5年;
3.多地上线“药师人脸识别+电子签名”;
4.美团买药要求10分钟内审完,否则自动退单+记录违规。
每一条,都是“动真格的门槛”——不做,就是违规。
很多门店,
其实已经踩进“高危区”
你以为这是别人的故事?那你看看下面这些事,是不是你店里也有:
1.线上订单涌入,审核流于形式,甚至直接默认“通过”;
2.纸质处方字迹不清,员工怕麻烦,药师怕追责,就跳过了;
3.三四线城市药师缺口大,一个药师要“挂3家”,人根本忙不过来;
4.线上平台和门店系统“对不起来”,销售数据、审核记录全乱套。
不是没人提醒你,而是你还没真正当回事。但现在,监管会逼着你改——不改,就得掏钱。
怎么办?
这3件事,谁先动,谁先活
第一件:让技术“站上前台”
1.用区块链+智能审方系统,全链路记录每一张处方的流转;
2,配置自动提醒系统,标记禁忌药、超量用药、特殊人群。
第二件:让药师“真动起来”
1.不只打卡,还要有岗位绩效挂钩,审方质量纳入考评;
2.开设“新药知识更新+慢病用药训练营”,培训不是做样子;
3.药师职级分层管理,谁审得好,谁升得快。
第三件:让流程“长出牙齿”
1.总部飞行检查,每月轮巡,直营+加盟一起查;
2.ERP系统对接第三方平台,流程同步、签字留痕;
3.合同里就写清楚:平台+门店+药师,谁负责什么,一清二楚。这不是可选项,是必须项。
不是罚你,是逼你“进化”
说到底,这不是监管为难药店,而是行业整体“换挡提速”。
你还在抱怨监管严,别的店已经靠“规范+专业”抢走了顾客。
谁先把审方流程数字化,谁就赢在起点;谁先让药师真正参与,谁的专业度就更可信;谁先跑通“线上+线下+平台”协同,谁就先脱离风险。结尾:
未来的药店,不是拼谁价格低,也不是拼谁药多,而是:
谁的专业“能被看见”,谁的流程“能被验证”,谁的管理“能可复制”。
合规,就是你的护城河;药师,就是你的专业口碑;流程,就是你能否规模化复制的根本。
转给你店里的老板、药师、系统岗——有些事,今天看是麻烦,明天看就是救命稻草。
来源:许晓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