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文献:[1] 李华. 糖尿病遗传风险与预防策略[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3, 15(3).[2] 张明. 家庭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作用研究[J]. 营养与健康, 2024, 12(6).[3] 王强.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监测与管理[J]. 内科医
参考文献:
[1] 李华. 糖尿病遗传风险与预防策略[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3, 15(3).
[2] 张明. 家庭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作用研究[J]. 营养与健康, 2024, 12(6).
[3] 王强.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监测与管理[J]. 内科医学进展, 2022, 8(9).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并非传染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病甚至失明等严重并发症,早期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
在医院的候诊室里,老张正翻看着手中的健康宣传册。他刚被诊断为糖尿病,心中满是疑问。“医生,这糖尿病会传染吗?”老张小心翼翼地问。接诊的是李医生,一位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医生。李医生听后笑了笑,“这是个常见的误解,糖尿病不是传染病,它不会像感冒那样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与感染或肥胖等环境因素促发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而不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传播。
老张听了松了口气,但还是有些疑惑,“那为什么我最近总是觉得口渴,喝再多水也解不了渴呢?”李医生解释说,多饮正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除了多饮,还有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等情况。这些症状表明身体可能已经处于高血糖状态。
回想起来,老张确实发现自己最近食欲大增,但体重却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而且夜间总要起夜好几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这些都是糖尿病可能出现的症状。”李医生补充道。
进一步询问得知,老张的生活习惯很不规律,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油腻且偏甜,运动量少。这种生活方式无疑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据研究显示,过去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近5倍,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李医生建议老张先进行血糖检测,并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强调,调整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医生,如果我不吃药行不行?只靠改变生活习惯可以吗?”老张又提出了新的疑问。李医生耐心回答:“对于部分患者来说,通过早期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可以将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理想的范围内。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人情况来判断。”
就在他们交谈时,隔壁诊室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一位年轻女子因昏迷被紧急送医,检查发现她血糖极高,初步判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个突发事件让整个科室都紧张起来。看着忙碌的医护人员,老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病真不能轻视啊!”
经过一系列检查,老张的血糖值虽高但尚未达到危急程度。然而,李医生提醒他,虽然目前状况尚可,但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将来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甚至失明等。听到这里,老张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配合治疗并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正当老张准备离开时,李医生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叫住了他,“对了,还有一件事很重要,你知道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风险会更高吗?”老张愣住了,没想到看似普通的疾病背后竟然藏着这样的隐忧……
老张皱了皱眉,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信息。他低声问道:“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孩子也有得糖尿病的风险?”李医生点点头,“确实如此。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的患病概率会比普通人高出许多。尤其是2型糖尿病,它的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听到这里,老张有些焦虑。“那我该怎么办?能不能提前预防一下?”李医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说道:“别担心,早期干预非常重要。你可以先从改变家庭饮食习惯开始,比如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全谷物的比例。此外,鼓励全家一起运动,哪怕是每天晚饭后散步15至20分钟也好。”
李医生还特别强调,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是关键。他建议老张让家人也去做一次基础体检,尤其是空腹血糖检测。“如果发现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就需要更加警惕了。”
老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医生,要是我的孩子真的得了糖尿病,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他缓解病情呢?”李医生笑了笑,“当然有。除了药物治疗外,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比如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注重低GI(升糖指数)的食物选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接着,李医生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简单画了一幅图,并标注了几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材组合:粗粮优质蛋白绿叶蔬菜。“这样的搭配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他还补充道,“当然,具体的饮食方案最好由专业营养师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
李医生再次提醒他,除了日常护理,还需要关注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像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威胁。所以一定要按时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李医生递给了老张一份宣传资料,上面详细列出了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的关键点,包括如何识别早期症状、如何进行自我监测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等内容。临走前,李医生拍拍老张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老张啊,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足够重视,积极应对,完全可以过上健康正常的生活。”
老张接过资料,郑重地点了点头。走出医院大门时,他抬头看了看天,阳光依旧明媚。此刻,他心中多了一份对未来的责任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
几天后,老张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去了社区医院做检查。幸运的是,他们的血糖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这并没有让老张放松警惕,他知道,这场关于健康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而他也明白,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战胜糖尿病带来的潜在威胁。
糖尿病本身并不会像感冒一样传染,但它确实可能在家族中“传递”。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遗传因素,都可能让糖尿病找上你和你的家人。所以,与其担心它会“传染”,不如从今天开始,调整饮食、多运动,为健康加一道防线!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你说对吗?
来源:健康活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