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读懂一本书,就要了解它的‘身世’和价值。”今年3月,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日报》小记者站松江分站第十期小记者80名学员,组团钻进了位于洞泾镇云堡未来市的“读不止书局”,书局大门处的展示台上一则“老书虫”邱根发坚持购书读书66载的故事打动了这群“小书虫”
“要读懂一本书,就要了解它的‘身世’和价值。”今年3月,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日报》小记者站松江分站第十期小记者80名学员,组团钻进了位于洞泾镇云堡未来市的“读不止书局”,书局大门处的展示台上一则“老书虫”邱根发坚持购书读书66载的故事打动了这群“小书虫”,也让孩子们对读书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香之城”松江,读书不单是“书虫们”热衷的小事,还上升为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大手笔。近年来,松江区教育局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多措并举“减出”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将“云间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区域义务教育督导学校办学指标考核体系,探索“从阅读到阅读教育变革”。日前,松江区入选教育部2024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名单,全市仅3个区榜上有名。
校园处处浸书香 学生时时可读书
班级图书角、共享读书吧、迷你图书角……如今的校园,学生不用特地跑图书馆,读书变得触手可及。在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共享阅读空间遍布每栋教学楼,书籍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课间休息时间,总能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书。学校的图书馆甚至变身“地球村”,从地面空间布置到穹顶装修设计,大陆和海洋的元素渗透其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校长李燕华说,希望通过创设沉浸式阅读环境,引导学生遨游书海,开拓眼界。
九亭第四小学被誉为“图书馆式的书香校园”,除了图书馆和绘本馆,教学楼每层都设有星球书架,每班设有流动书屋,就连校园内的九色花长廊和紫藤花架下也设置了读书驿站。学生们说,漫步校园,一路都有书香相伴。
近年来,松江区通过区域图书馆联盟构建等途径,推动“智慧图书馆”内涵建设。在开展“最美读书目的地”“学校最美图书馆”等项目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集风格辨识度与雅俗共赏的学校智慧阅读文化空间。比如:百年名校松江二中的“红楼”图书馆保留了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又兼具现代智慧技术,图书馆藏书多达10多万册,订阅报刊300多种。
读书行动有载体 书香品牌满云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无疑是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增加底蕴、放飞心灵的极佳途径。那么,对于教育而言,如何有效实现从阅读到阅读教育的跃升?松江区教育局、松江区语委办利用“松江教育”App推出“云听天下”系列课程,开展诵读、书写、讲解等读书行动,并同步在“上海松江”App等平台转载播出,点击量近150万人次。
各校也在探索中构建起了有效的阅读载体,通过实施“整本书阅读、人文阅读、科普阅读、经典阅读、亲子阅读、数字阅读”等读书项目,打通课内与课外,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全员阅读,形成了一批别具特色的书香品牌。例如:九亭五小的“百日古诗词诵读计划”、小昆山学校的“二陆文化 循文探迹”读书节活动常做常新。上外云间中学自创校起,就提出把“读书润泽生命,奋斗点亮未来”作为校训,立足“从知识碎片走向素养贯通”和“从唯知识教学走向全过程育人”,以《论语》为载体,跨学段、跨学科、跨文化推进整本书经典阅读课程建设,开设了《听历史回响 与先哲耳语》《精读》《英语讲》等拓展课程。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该校还会汇编发布《阅读蓝皮书》,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
“阅读是滋养青少年的甘露,也是点亮万家灯火的微光。”松江区教育局体育艺术科技科负责人鲁勤介绍,各校除了向内发力创设书香校园,还向外拓展开展书香教育。从泗泾古镇的最美书店——“南村映雪”到广富林文化遗址内的朵云书院,从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到松江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云间书房”,从松江区图书馆到村居图书室、农家书屋,都不乏青少年捧书而读的身影。
记者:王梅
编辑:周雨薇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
来源:上海松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