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亲戚补课收到假购物卡,我当众揭穿,家族群彻底炸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12:02 2

摘要:我叫周丽华,一九八七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如今在县城第三中学教数学已有十几个年头。在我们家族中,能考上大学的人不多,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因此常被亲戚们敬重三分。

补课假卡风波

"这卡是假的!"我站在满屋亲戚中间,将那张所谓的购物卡高高举起,嗓子眼发紧,却不愿再吞咽这口气。

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凝固。

我叫周丽华,一九八七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如今在县城第三中学教数学已有十几个年头。在我们家族中,能考上大学的人不多,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因此常被亲戚们敬重三分。

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元宵节,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中国大江南北,城镇居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我们周家也不例外,从前挤在老宅的一家人,如今都搬进了砖混结构的楼房。

元宵佳节,亲朋相聚。母亲从早上六点就开始忙活,家里飘着韭菜馅饺子的香味。老式电视机里播放着春晚重播,画面不时跳动,父亲蹲在地上,时不时拍打着机壳,嘴里念叨:"这破电视,又闹脾气了。"

妹妹周丽芳比我小五岁,早早嫁给了县电器厂的技术员张建国。两人育有一子周明,今年刚上初二,正是学习关键期。

我至今记得腊月初五那天,窗外飘着鹅毛大雪,妹妹冒雪来到我家,围着火炉搓着冻得通红的手,欲言又止。

"姐,有事就直说,咱姐妹还用这么见外吗?"我一边削苹果一边问道。

妹妹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姐,我求你帮帮明明吧。这孩子最近学习越来越差,期中考试全班倒数,建国气得差点动手打他。"

我放下水果刀,心里已有了几分了然。自从去年电器厂面临改制,张建国整天为工作的事愁眉不展,家里的气氛肯定也不好。

"明明怎么说?"

"那孩子说学不懂,特别是数学,说老师讲得太快,一下就懵了。"妹妹低着头,"姐,我知道你工作忙,但寒假能不能给明明补补课?我和建国工资低,请不起外面的补习班。"

窗外的雪更大了,北风呼啸着刮过老旧的窗户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我看着妹妹日渐憔悴的脸庞,想起我们小时候她总是跟在我身后,怯生生地喊我"姐姐"的模样。

"行吧,寒假我给明明补课,不过你得跟他说好,得听话,不能敷衍了事。"

妹妹一下子扑过来抱住我,像小时候那样撒娇,"姐,你最好了!"

就这样,我答应了给侄子补课的请求。说来也是,这些年忙于工作,和亲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能借此机会增进和侄子的感情,也是好事一桩。

寒假开始了,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每天早晨七点,我便踏着积雪去妹妹家。妹妹住在县城西边的老职工宿舍楼,六楼没有电梯,楼道里的灯总是忽明忽暗。

第一天去时,天刚蒙蒙亮,我抱着教材和习题,一边走一边哈着气,呼出的白雾在眼前凝结又消散。楼梯很窄,墙壁上贴着各种小广告,从借钱到算命,应有尽有。

敲门后,妹夫张建国开了门,头发乱糟糟的,显然刚起床。"姐,您来了,快进来暖和暖和。"他搓着手,脸上带着歉意的笑。

妹妹已经煮好了稀饭,灶台上还热着几根油条,是刚从楼下早点铺买来的。"姐,先吃点再教,这大冷天的,得垫垫肚子。"

周明显然对我的到来不太高兴,趴在桌上睡眼惺忪,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我心里明白,哪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愿意在寒假还要起早贪黑地学习呢?

"明明,你姑姑来给你补课,你怎么这幅德行?"张建国瞪了儿子一眼。

"没事,孩子刚起床,还没缓过神来。"我打圆场,然后转向周明,"明明,先吃饭,吃完咱们就开始,好吗?"

周明嘟囔着"好",但眼睛还是盯着桌上的《七龙珠》漫画书不放。

这一教,就是整整一个寒假。

周明的确如妹妹所说,基础很差,特别是数学。最简单的方程式都要想半天,几何证明题更是一窍不通。我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耐心地一步步引导他。

起初的几天,周明兴趣缺缺,常常心不在焉。我教到一半,发现他目光游移,思绪早已飘向窗外的麻雀或电视里的动画片。每当这时,我都不急着批评,而是变换教学方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明明,你知道吗?几何学最早是古埃及人用来测量土地的。"我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个矩形,"假设这是一块田地,如何计算它的面积?"

周明瞪大了眼睛,"用尺子量长和宽,然后相乘?"

"对啊,这就是矩形面积公式的由来。你看,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慢慢地,周明开始对我的课感兴趣了。有时候他会主动问问题,甚至在我到来前就已经预习好了课本。妹妹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每次我离开时都塞给我一些自家做的点心或腌菜。

"姐,你看明明这孩子,跟你学了没多久,就有了这么大进步,真是太感谢你了。"妹妹站在楼道口,看着我下楼的背影感激地说。

张建国也常常在一旁附和,"是啊,姐,等明明考出好成绩,我们一定好好谢谢您。"

我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处世信条。

时光如水,一月有三十天,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寒假的日子就这样在重复而充实的教学中度过。周明的进步有目共睹,从最初对数学的畏惧到现在能够独立解答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他走了一条不短的路。

期末考试前,我特意加强了复习力度,把初中数学的重点难点又梳理了一遍。周明嘴上抱怨着"姑姑太严格",但眼睛里却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终于,春节前夕,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周明从班级第二十八名上升到了第十二名,数学更是从不及格到了七十八分。

妹妹喜极而泣,一个劲地说:"姐,多亏了你啊!这孩子总算有救了。"

张建国也难掩喜悦,在电话里约我元宵节一起吃饭,说要好好谢谢我。

元宵节那天,我妆扮一新,来到了父母家。屋里已经坐满了亲戚,热闹非凡。小辈们在院子里放鞭炮,大人们围坐在炕上闲聊,电视里播放着元宵晚会。

妹夫一见我进门,立刻起身相迎,脸上笑开了花。"姐,您来了!快坐快坐。"他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饭桌上,张建国频频为我夹菜,嘴里不停地称赞我教得好,多亏了我,孩子才有这么大进步。亲戚们听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酒足饭饱后,张建国突然站起身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和一张塑封的卡片,当着所有人的面递给我。

"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收下。"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郑重。

我本想婉拒,毕竟是自家人,帮忙是应该的。但在众人的起哄下,我还是接过了红包和卡片。

打开红包一看,里面是整整一千元人民币,在九十年代末,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我有些吃惊,知道妹夫妹妹的工资并不高,电器厂最近更是不景气,这钱一定是他们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

"这太多了,我不能收。"我试图把钱塞回去。

张建国摆摆手,一脸真诚,"姐,您别推辞了。这些天您起早贪黑给明明补课,付出那么多,这点心意您必须收下。再说了,还有这张购物卡呢,是县百货大楼的,一千块钱,您可以去买些喜欢的东西。"

我低头看那张购物卡,蓝底金字,看上去很正式。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仔细一瞧,才发现卡面的印刷有些模糊,纸质也比我在银行见过的那种卡粗糙许多。

家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我的反应。我抬头环顾四周,看到了父亲期待的目光,母亲慈祥的笑容,还有周明那双纯真的眼睛。

但我是个教了十几年书的人,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二字。如果连亲人之间都不能坦诚相待,那还谈什么为人师表?

"这卡是假的。"我终于开口,声音比想象中还要响亮。

这句话像一记霹雳,炸响在寂静的房间里。屋内瞬间安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妹夫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他猛地站起来,拍桌而起,"姐,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张建国做人光明磊落,怎么会送假卡?"

桌上的碗碟因为他的动作而震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妹妹在一旁拉扯着他的衣角,小声道:"建国,消消气。"而周明低着头,像只受惊的小鸟。

父亲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眉头紧锁。母亲则不安地在围裙上擦拭着手。其他亲戚面面相觑,有人窃窃私语,有人装作若无其事地看向别处。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试图解释,"只是这卡看起来不太对劲,我担心你被骗了。"

"我会被骗?"张建国的声音更大了,脸涨得通红,"姐,我在电器厂做了十几年技术员,走南闯北的什么没见过?这卡是我托关系从百货大楼经理那里弄来的内部福利卡,怎么可能是假的?"

我一时语塞。也许是我太敏感了?但那卡的做工确实粗糙,与正规购物卡相差甚远。

"要不,我们打个电话去百货大楼问问?"我提议道。

这话一出,张建国的表情变得更加难看。他咬着牙,怒视着我,"你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我?怀疑我骗你?"

"建国,别这样。"妹妹试图劝阻,眼圈已经红了。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坚持。毕竟今天是节日,当着这么多亲戚的面闹得太难看,不值得。"可能是我看错了,抱歉。"我勉强笑笑,把卡收进包里。

但张建国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冷笑一声,"周老师,您平时教书育人,现在却怀疑自己的亲人。真是讽刺啊!"

我咬了咬嘴唇,不再言语。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母亲打破了沉默,"都别吵了,今天是元宵节,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多好。丽华,你也别太认真,建国也不容易。建国,你别生气,丽华没别的意思。"

父亲也附和道:"是啊,误会而已,别放在心上。来,都坐下,吃汤圆。"

表面上,这场风波似乎就此平息。但我知道,有些事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天空飘起了小雪。路灯下,雪花在空中旋转,像无数细小的精灵。我裹紧了大衣,心里五味杂陈。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那张购物卡去了县百货大楼。那是县城最大的商场,九十年代初建成,是当地人购物的首选地。

"这卡不是我们发行的。"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购物卡上有防伪标识,而且纸质比这个好多了。"

我的心一沉。果然如此。

当天晚上,我们家族的微信群里炸开了锅。张建国率先发难,说我不给他面子,当众揭穿,让他下不来台。一些亲戚附和他,认为我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质疑妹夫的诚信,太不给面子了。

也有人站在我这边,说诚信比面子重要,不该用假卡来报答。争吵越来越激烈,最后演变成了两派人马的对立。

母亲病了,老人家躺在床上,握着我的手说:"丽华啊,你太直了。这世上,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你看这些年多少企业效益不好,你妹夫在厂里也不容易。"

父亲坐在一旁抽着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的表情。"丽华,你妈说得对。咱老周家人向来厚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听着父亲的话,我心里一阵酸楚。我知道他们是为了家庭和睦,但难道诚信就不重要了吗?

那段时间,我连上课都心不在焉。办公室里的同事问我怎么了,我只能苦笑着说没休息好。县城就这么大,街坊邻居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背后指指点点,说我不懂人情世故,太过死板,把小事闹大。

有天放学后,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街角的老槐树下坐着几个闲聊的老人。他们看见我,交头接耳起来。

"就是她,和妹夫为了一张购物卡闹掰了。"

"听说那卡是假的,她当众揭穿,把妹夫的脸都丢尽了。"

"这年头,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她太不懂事了。"

我加快脚步,心如刀割。这些议论声仿佛一把把小刀,扎在我已经伤痕累累的心上。

夜深人静时,我翻开老相册。那里有我和妹妹儿时的照片,有全家人在公园的合影。照片里,我们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纯真。那时的我们,还没有被世俗的利益和人情世故所缠绕,单纯得就像天上的白云。

妹妹小时候特别粘我,每天放学后都要等我一起回家。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她没带伞,我撑着伞去接她,两个人挤在一把小伞下,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裤脚和鞋子,但我们却笑得前仰后合。

再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学院,妹妹没考上高中,早早地进了工厂。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她也渐渐长大,嫁人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的联系,似乎只剩下逢年过节的相聚和礼尚往来。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多了这么多隔阂?是我太过固执,还是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

深夜的窗外,月光如水,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拿起笔,给妹妹写了一封长信,倾诉我的困惑和歉意。我告诉她,我并非故意让张建国难堪,只是一时冲动,说出了心里话。我理解他们的难处,也感谢他们的心意,但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够坦诚相待,不需要用谎言来维系感情。

第二天,我把信塞进了妹妹家的信箱,然后默默离开。

一周过去了,没有回应。又一周过去了,依旧杳无音讯。我开始怀疑,这段亲情是否已经无法挽回。

直到那个雨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课,班主任突然推门进来,说有人找我。我走出教室,看到周明站在走廊上,浑身湿漉漉的,像只落水的小狗。

"姑姑,我想和你谈谈。"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原来,周明那天在饭桌上听到了我们的争执,后来又偷偷听到父母的谈话,知道了那张卡确实是假的。他父亲是从一个推销员那里以低价买来的,原本打算蒙混过关。

"爸爸最近压力很大,厂里要改制,可能会下岗。他不想让您觉得我们家小气,但又拿不出太多钱,所以才......."周明抽泣着说,"我知道他做错了,但他真的很感谢您给我补课。"

我抱住这个诚实的孩子,心中既心疼又欣慰。"明明,你告诉我这些,很勇敢。"

周明擦了擦眼泪,"姑姑,我想继续跟您学习。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是因为您教会了我诚实和正直。"

从那天起,周明每周末都会来我家学习。我们不仅学习数学,还讨论人生、道德和价值观。他像一块海绵,吸收着知识和智慧,也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年轻人。

三年后,周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来的那天,他第一个电话打给了我。

"姑姑,我考上了!这都是因为您!"电话那头,他的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

我笑着恭喜他,心中充满骄傲。这个曾经对学习兴趣缺缺的男孩,如今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开学前的一天,周明独自来找我,带着一束鲜花和一封信。"姑姑,这是我的心意,请您收下。"

信中,他写道:

"亲爱的姑姑:

三年前那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那时我不懂事,不明白诚信的重要性。是您用行动告诉我,即使在亲情面前,也不能放弃原则。这些年,每当我面临抉择,都会想起您的教诲,选择正直诚实的道路。

感谢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我会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您的侄子:周明"

读完信,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所有的委屈、误解和痛苦,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感动和欣慰。

那天晚上,妹妹和张建国也来了。张建国主动向我道歉,说他当初太过冲动,不该用假卡来感谢我,更不该在众人面前与我争执。

"姐,这些年我一直不敢面对您,是明明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您教育出了一个好孩子,我们全家都感谢您。"张建国真诚地说。

妹妹握着我的手,眼中含泪,"姐,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没有劝住建国。"

我摇摇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是亲人,亲情不会因为一点误会就消失。"

几天后,我们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像从前那样,其乐融融。母亲的病也好了,看着我们和好如初,老人家脸上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容。

人生如棋,亲情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那张假卡事件后,我与妹妹一家的关系虽然经历了寒冬,却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因为我们都明白,真情永远胜过假意,诚实才是亲情的基石。而这,正是我想要教给下一代的最重要的课程。

如今,每当我走在校园里,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学生,都会想起那个寒冬里我教导周明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值得。因为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开花结果。

就像周明一样,他现在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未来还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而我,只是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微弱却真诚的灯。

人间至味是亲情,人间至德是诚信。两者缺一不可,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这两样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