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58场,同比增长152%,吸引观众48万人次,票房收入超3.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约19.14亿元。除大型传统演艺外,脱口秀这一小而美的新兴表演形态也在青岛迎来爆发式增长——魔脱喜剧、汇笑喜剧、原气喜剧等
演唱会、音乐剧、脱口秀……近年来,多元演艺形态正通过场景再造与模式创新,为青岛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蓬勃生机。
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58场,同比增长152%,吸引观众48万人次,票房收入超3.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约19.14亿元。除大型传统演艺外,脱口秀这一小而美的新兴表演形态也在青岛迎来爆发式增长——魔脱喜剧、汇笑喜剧、原气喜剧等知名厂牌纷纷进驻,折射出文化消费市场的新风向。
在台东,脱口秀正演变为年轻人的社交“新语言”。它以生活化的表达承载社会观察,用幽默智慧传递价值思考,精准契合当代观众“既有趣味又有深度”的文艺需求。不断涌现的剧场,成为台东以“幽默力”吸引年轻群体的鲜活注脚。
剧场内,脱口秀演员与观众互动
段子里的夜经济
夜幕降临,城市渐渐褪去“班味”。在台东步行街上客喜剧剧场,近百名观众有序入场,开启一场90分钟的欢乐之旅。
“大家好,我是俊哥,是一名化妆师。”
“我的主业是一名地铁司机,我们每一站都要下车,手动关门。”
“我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十八线小城市。”
“好像山东人一出生就有一个本职工作。”
……
剧场内,这些活跃的本土演员以“青岛大姨”等鲜活题材创作段子,在90多分钟的开放麦演出现场,引得观众爆笑230余次,掌声不断、欢呼不停。
这样的场景并非偶然。夜场脱口秀在台东持续升温,已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热门选择。“下班后和朋友约着看场演出,瞬间就能放松下来。”市民张女士说。
剧场内笑声不断,剧场外霓虹流转。据行业相关统计显示,一场脱口秀可吸引数百名观众,其中超过半数观众会在演出后继续购物、用餐,延长了消费者的停留时间。这种共生关系,绘就了台东“夜游+夜娱+夜秀+夜购”的消费图景,为城市商业注入新动能。
商圈的“喜剧革命”
当下,脱口秀剧场已从早期的咖啡馆、酒吧“游击战”,进阶为连锁化运营。魔脱喜剧年演出超1000场,覆盖北上广等城市;上客喜剧则立足青岛本土观众喜好深挖内容创作,在台东、家佳源设立独立的专业剧场,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可以发现,这些脱口秀剧场的线下场,越来越多选择落位商业综合体,成为商圈的“新标配”,“进商场看秀”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与传统剧场不同,商场内的演艺空间规模虽小,却打破了传统的观演界限。演员与观众更加“亲近”,形成多维互动,创造出独特的沉浸式体验。
“脱口秀舞台对我来说就像西部牛仔之间的对决。包袱响了,我就赢了;不响,我就败了。”学习表演专业的脱口秀演员张无为告诉记者,他的演出以互动见长,除了在脱口秀中加入互动环节外,他甚至还开设了自己的互动专场,专场中即兴互动环节占比超60%。例如,张无为会邀请观众写下关键词,即兴编演故事;或为社恐观众设计纸条互动,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这种互动性会让表演充满意外之喜。没有剧本,全靠临场发挥,观众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剧情。”
除此之外,台东还涌现出多种“脱口秀+”模式。比如,青岛魔脱喜剧尝试“脱口秀+魔术”的跨界形式,进一步拓宽表演边界。“我们在脱口秀表演中还加入了魔术元素,当观众遇上魔术的视觉惊喜,产生的化学反应远超单一表演形式。”青岛魔脱喜剧的负责人说。脱口秀的社交属性也被深入挖掘,上客喜剧推出“喜剧版非诚勿扰”,在台东举办脱单互动秀,探索“幽默+社交”的无限可能。
为情绪共鸣买单
当景区旅游的主导消费变成旅拍、新文创、互动演出;当社交媒体推出“聊天搭子”“情绪树洞”等商品;当脱口秀演员付航在舞台上说出的一句“你的人生不会完蛋”引发全网共鸣……德国思想家韩炳哲提出的“情绪生产力”理论在此得到生动诠释。
当下,年轻人更愿为“愉悦自我”买单,这种“悦己消费”推动文化市场从功能满足向情感共鸣跃迁,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文化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脱口秀的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当文化产品能精准触发共情,其价值便超越了娱乐本身。为了实现更加普遍的情绪共鸣,脱口秀演员们从职场困境、婚恋矛盾等现实题材切入,他们的段子如同职场困境、婚恋矛盾、中年危机等现实生活的“镜像”,触及时代和个人痛点,幽默感和共情度兼具,成为纾解焦虑和压力的“精神出口”。
“脱口秀像一场心理按摩,让人卸下疲惫。”观众周女士感慨。“现场共鸣远比线上‘冲浪’更强烈,尤其是当演员戳中职场、婚恋等现实痛点时,那种集体释放的快感无可替代。”上客喜剧的工作人员张女士认为,在脱口秀的演出现场,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体验的共创者,它所赋予的愉悦感无可比拟。
正如张女士所说,脱口秀不只是一场演出。在这些新形式的演出现场,剧情片段被打散在不同空间,通过单口、即兴、漫才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观众选择不同的路线,可能会“拼接”出不同的剧情走向。没有统一连续的剧情,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观看表演,而可以主动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放眼全国,杭州湖滨商圈脱口秀剧场集聚,武汉江汉路步行街脱口秀厂牌林立,大笑喜剧、开饭喜剧从长沙五一广场步行街、长沙世界城光谷步行街走出……脱口秀正在各地商圈展现出强大的地域适应性和文化创造力,成为定义城市商业活力的指数之一。展望未来,台东商圈的“幽默经济”将通过创新消费场景、优化体验,与产业升级共振,不仅点燃消费新热点,更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实习生 车芳如)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