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召开在即,特朗普:不去!美国带头抵制,尴尬的是自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0:11 1

摘要:这本该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债务危机、贸易合作等议题的重要平台,然而美国却在峰会前夕扔下一枚政治炸弹。

前言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主题聚焦团结、平等、可持续。

这本该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债务危机、贸易合作等议题的重要平台,然而美国却在峰会前夕扔下一枚政治炸弹。

国务卿鲁比奥宣布总统特朗普将带头抵制此次峰会,理由是南非与美国政策 “始终不一致”。这一决定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美国在单边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偏的困境,最终尴尬的可能是美国自己。

抵制背后的政治博弈

美国对南非的不满并非一日之寒。双方矛盾的导火索是南非近期颁布的《土地征用法案》,该法案允许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征收土地,旨在纠正种族隔离时期遗留的土地分配不公问题。

特朗普政府却将其歪曲为 “反美” 和 “歧视白人”,甚至宣称南非对白人公民实施 “种族灭绝”,并以此为由叫停对南非的所有援助,驱逐南非驻美大使。

此外,南非在巴以冲突中支持巴勒斯坦、将以色列告上国际刑事法院的立场,也触怒了美国 —— 毕竟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核心盟友。

这是美国对 “全球南方” 崛起的焦虑。近年来,南非作为金砖国家成员,积极推动国际秩序多极化,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特朗普政府奉行 “美国优先”,试图通过单边施压维护霸权地位,双方在 G20 议程设置上的分歧日益尖锐。南非提出的非洲发展、气候正义等议题,与美国优先考虑的贸易保护、科技霸权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自废武功,全球合作受阻

G20 汇聚了全球 85% 的 GDP 和 75% 的贸易量,其决策对世界经济走向至关重要。美国的缺席不仅削弱峰会的权威性,更可能导致关键议题难产。

全球债务危机、粮食安全等问题需要美国参与协调,但特朗普政府的抵制让这些议题的解决方案蒙上阴影。

美国的抵制反而给其他国家创造了机会。2025 年 2 月的 G20 外长会上,美国缺席后,中国外长王毅密集会见沙特、土耳其、南非等国高层,推动多边合作议程。

此次峰会若美国继续缺席,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可能主导讨论,进一步稀释美国的影响力。正如分析指出,美国翘会是主动放弃国际话语权,让 G20 变成 “去美国化” 的平台。

盟友失望,对手警惕

南非对美国的抵制表现出罕见的外交韧性。总统拉马福萨明确表示,南非土地改革是纠正历史错误,美方指控毫无根据。

尽管面临美国 30% 的 “对等关税” 压力,南非仍坚持邀请特朗普参会,并试图通过允许马斯克的 “星链” 服务在南非运营来缓和关系。这种 “软对抗” 姿态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避免了与美国彻底决裂。

其他国家则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感到失望。欧盟虽未公开批评,但私下担忧美国缺席会削弱 G20 应对经济挑战的能力。

俄罗斯、印度等国则借机强调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合作以应对美国退出带来的真空。

中国在 G20 中的角色愈发突出,不仅成为协调南北国家利益的桥梁,还通过亚投行等机制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政治作秀与经济现实的冲突

特朗普的抵制决定在美国国内引发分歧。共和党支持者将其视为 “维护美国利益” 的强硬举措,但商界和部分智库警告,这将损害美国企业的全球利益。

美国半导体协会曾公开反对升级对华限制,认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如今抵制 G20,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孤立。

特朗普的抵制理由经不起推敲。所谓南非 “政策不一致”,本质上是美国无法接受其他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正如南非总统发言人所言,美国搞错了方向,将国内政治议题强加于国际合作平台。这种将外交工具化的做法,不仅损害美国信誉,还让盟友对其领导力产生怀疑。

单边主义的代价

特朗普的退群传统由来已久。从退出《巴黎协定》到撕毁伊核协议,美国每一次 “退群” 都削弱了自身软实力。

G20 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美国的缺席只会加速国际秩序向多极化演进,而美国将失去制定规则的主动权。

美国抵制 G20 的同时,却在其他场合寻求与中国合作。特朗普曾多次暗示希望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但中方在 G20 框架下的冷处理,让美方的 “示好” 显得苍白无力。

这种 “又打又拉” 的策略,暴露了美国在对华政策上的矛盾心态 —— 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离不开中国市场。

结语

特朗普抵制 G20 峰会的决定,看似是对南非的 “惩罚”,实则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又一次自我暴露。在全球治理需要合作的今天,美国的缺席不仅无法迫使其他国家妥协,反而会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孤立。

来源:探史纪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