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长廊里,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在朝阳下闪耀着童真的光芒;绿树掩映中,“轻声慢步”的提示牌与琅琅书声相映成趣;教学楼走廊上,古今中外的名人箴言静静守候着每个求知的身影。这所始建于1924年的百年老校——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正以“让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的
文化长廊里,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在朝阳下闪耀着童真的光芒;绿树掩映中,“轻声慢步”的提示牌与琅琅书声相映成趣;教学楼走廊上,古今中外的名人箴言静静守候着每个求知的身影。这所始建于1924年的百年老校——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正以“让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的理念,书写着新时代的文明篇章。
“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让文明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凉州区发展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翟德玉的这番话,正是学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文明校园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诠释。近年来,该校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国旗下演讲”等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田。
走进校园,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我最喜欢课间来这里看书,这里的书我都快读完了。”五年级(2)班学生陈果在图书阅览室开心地说。这个藏书丰富的阅览室,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小书虫”。
为进一步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该校精心打造了多元化的活动阵地。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传递校园正能量,少先队活动室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音乐室、美术室等专业教室则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些阵地就像一个个德育孵化器,让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依托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试验区建设,打造了家长学校、家长接待室等特色阵地,通过“家校社”三方联动,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以前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现在通过学校的培训,我学会了如何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在参加完“科学饮食,健康成长”专题讲座后深有感触。如今,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家长讲坛、家访等活动已成为家校共育的常态,让文明教育从校园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
在教师办公室,省级骨干教师谢青花正专注地批改作业,教案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格外醒目。“每节课都要精益求精,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这样的专业态度正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缩影。近年来,该校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教学比武等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多元化平台,目前已有3名教师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
“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而是要融入日常。”翟德玉看着校园里主动问好的孩子们,欣慰地说。从精心备课的教师到文明有礼的学生,这些日常点滴的文明行为,正是学校获得“甘肃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六星校”“武威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的最好注解。在凉州区发展街小学,文明已不仅是一种创建目标,更成为师生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习惯,见证着这所百年老校在文明创建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新武威记者李兴菊 邓蕊
来源:武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