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滨高速天津段塘沽服务区作为全国首批“节水驿站”试点单位,日前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并获得认证。此次试点建设不仅体现了本市交通运输领域在节水工作中的率先垂范,更为天津公路“津心养护”绿色发展再添金字名片。
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秦滨高速天津段塘沽服务区作为全国首批“节水驿站”试点单位,日前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并获得认证。此次试点建设不仅体现了本市交通运输领域在节水工作中的率先垂范,更为天津公路“津心养护”绿色发展再添金字名片。
据悉,塘沽服务区作为秦滨高速重要综合性服务驿站,是一处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日均服务车辆超过1400辆次。作为试点单位,服务区按照“设施改造先行、技术应用支撑、管理机制保障”的推进路径,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构建起节水技术标杆和管理新模式。
服务区率先实施覆盖区域给水管网全面改造工程,实现节水型器具100%覆盖,一级、二级水表安装率达到100%,配套安装智能水表4块、雨水收集罐32个。绿化自动喷淋灌溉系统有效减少日常绿化用水,服务区单位车次用水量严格控制在30升以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去年12月,塘沽服务区顺利通过水平衡测试,管网漏损率控制在0.06%,节水设施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效率,塘沽服务区引进安装了日处理能力达15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部污水回收使用,同时出水水质严格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标准,形成服务区冲厕、绿化灌溉100%使用再生水模式,成为天津市首个实现污水“零排放”“全利用”的水循环服务区。
为有效加强节水日常管理,服务区同步建立了《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用水巡查制度》及《用水计量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定期定时对重点用水部位进行巡查,形成设备设施问题销号机制,数字化能耗监控平台则为精准节水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持。与此同时,服务区还在卫生间、开水间等场所设置了30余处节水标识,在公共区域建设节水科普走廊,积极传播节水理念,以公路力量带动公众节水意识提升,努力建设全民参与的节水工作格局。
塘沽服务区的生动实践不仅以技术、管理双创新有效提升了本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更成功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公路节水鲜活样本,为天津公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来源:海河钟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