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平坝区天龙镇打磨村是安顺联通定点帮扶村,近年来,安顺联通持续加强对该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广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在“数字赋能、智慧兴村”方面积极实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平坝区天龙镇打磨村是安顺联通定点帮扶村,近年来,安顺联通持续加强对该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广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在“数字赋能、智慧兴村”方面积极实践。
5月17日,平坝区天龙镇打磨村开展以“粽叶飘香情满打磨”为主题的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文艺暨粽叶展销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粽叶评比、包粽比赛、公益慰问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为村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端午盛宴。
活动期间,安顺联通为打磨村70岁以上老人准备了端午节礼物,开展公益慰问;发挥通信行业优势,活动开展前组建了专业工程师团队对活动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的网络测试与优化。工程师们深入每个角落,仔细排查每个信号薄弱点,并提前一天调派应急通信车进驻活动现场。应急通信车的到来,极大的提升了现场的网络承载能力,确保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网络时无论是活动期间直播分享,还是线上购物下单购买特色粽叶,都能享受到流畅的网络体验。
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安顺联通于今年启动了安顺市平坝区山区通信网络提质工程。通过新建基站、优化测试、调整等手段,达成平坝全域全程全网的目标,成功构筑起“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基座。这项民生工程不仅破解了山区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难题,更探索出通信央企赋能乡村振兴的“平坝模式”。
科技攻坚打通信息天堑
走进打磨村,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风貌画卷尽收眼底。打磨村的人文风光、乡村景观与特色文旅深度融合,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而这一切的背后,与安顺联通的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安顺联通充分发挥通信企业技术优势,以新基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自参与驻村工作以来,不断追加网络建设专项资金。在村内大力新建5G基站、万兆光纤,实现自然村寨网络覆盖率从92%提升至99%,粽叶加工车间等重点区域网速实现无缝连接。更值得称道的是,安顺联通将数字基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为打磨村量身打造"平安乡村"智能安防体系。在村口要道、广场、粽叶晾晒场等关键点位安装AI摄像头,构建起7×24小时立体防护网。该系统不仅实现盗窃案件零发生,更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独居老人48小时未出门预警、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等民生功能。当村民通过"数字大屏"看到自家粽叶田实时画面时,当留守儿童通过摄像头与外出务工父母隔空对话时,数字技术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这个传统村落。
“网络畅通后,我们的粽叶直播间很受欢迎。”打磨村一位农户高兴地说,自网络升级以来,农户受益不小。“前些年,村里网络不稳,户外直播时经常中断,现在网络顺畅。”此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不少山区村民反馈“信号稳了,视频通话再也不用满山找信号了!”
与此同时,周末或是一些来村里游玩的游客也表示:“网络流畅,随时可以把打磨村的美景分享出去。”对此,安顺联通驻村人员也受到村民们的赞扬,而这些温暖场景的背后,是安顺联通始终牢记“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的使命与担当。
数字基座激活山区经济
打磨村种植粽叶已有200余年历史,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与气候条件,当地粽叶以质优味香闻名,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为破解传统销售渠道单一难题,安顺联通主动对接中国联通合作电商平台,为打磨村搭建“粽叶出山”线上通道。通过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助力打磨村粽叶直连全国市场。从田间地头的网络覆盖到云端市场的产销对接,安顺联通以“数字+”模式全方位赋能打磨村粽叶产业链。“我们要让打磨粽叶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飞”出贵州,走向全国餐桌”,打磨村驻村第一书记黄鑫说到。驻村工作干部们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协助村集体制定粽叶分级标准,推动粗放种植向标准化生产转型。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不仅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有机融合,更通过场景化营销让打磨村粽叶品牌声量持续提升。
粽香悠悠,产业正兴。安顺联通将继续践行央企使命,以数字化手段激活乡村资源禀赋,让小小粽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加“数”前行,实力领跑,助力打造“平坝样板”。展望未来,安顺联通将继续深入贯彻政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数字赋能乡村。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数字应用,以“数智化”赋能乡村发展,助力更多乡村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联通力量。
作者:何媛媛
来源:娱乐小姐姐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