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成交最高的十件玉器拍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00:36 2

摘要:2024 年11 月29 日,佳士得“太一精魄——蓝田山房旧藏古玉”专场拍卖中,一件东汉时期的“延年”玉璧,其拍前估价仅为200 万港元,却在拍卖中以令人瞠目的2518 万港元高价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会的一大亮点。

文/ 乘桴于海

TOP 1 东汉中期 玉“延年”璧

东汉中期 玉“延年”璧成交价:2518 万港元(约合2324.62 万元人民币)2024 年11 月 佳士得

2024 年11 月29 日,佳士得“太一精魄——蓝田山房旧藏古玉”专场拍卖中,一件东汉时期的“延年”玉璧,其拍前估价仅为200 万港元,却在拍卖中以令人瞠目的2518 万港元高价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会的一大亮点。

《周礼》有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古代贵族以玉璧祭天,有时也会以之显示自己的尊贵身份。稍少的玉璧则可作佩饰,或是随葬作为辟邪之用。

当时,璧作为礼仪用玉的地位更见重要,举凡祭祀、朝贺、纳聘皇后、征聘人才等典礼,统统都要用到。与此同时,东汉也流行在纹饰以外,添加吉祥语铭文,本品正是一例。

此白美玉璧,硕大雍雅,珍罕无比,承古璧形,启灵兽饰。璧面细琢乳丁,光下闪耀,双面镂空瑞兽,展古代匠人巧思。居中螭虎威严,伴朱雀、熊形瑞兽,雕饰繁复却布局平衡,生动灵活。此璧经名家递藏,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极为难得。

TOP 2 西汉晚期至东汉 白玉龙首勺

西汉晚期至东汉 白玉龙首勺成交价:2215.5 万港元(约合2045.35 万元人民币)2024 年11 月 佳士得

2024 年11 月29 日,佳士得“太一精魄——蓝田山房旧藏古玉”专场拍卖中,白玉龙首勺拍出了2215.5 万港元的高价,而此前该器的估价为50 万—80 万港元,成交价是最低估价的44 倍。

此件玉勺,最引人注目的是尺寸,整体近17 厘米长,乃迄今所知尺寸最大、质地最佳的汉代白玉勺。洛阳地区曾发掘一件东汉玉兽首勺,比例、曲线与之相近,但仅长8 厘米。玉勺整体略呈S 形,曲线张弛有度,弧度优美自然。柄部设计细长,微微向下弯曲,柄尾有龙首装饰。

龙首双目圆瞪,刀工有力,炯炯有神;龙嘴自然前伸,双唇外卷,嘴下有龙须,简约而形象。整体而言,龙首栩栩如生,神采飞扬,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动态效果,使玉勺别有一番韵味。玉勺琢磨精工,线条流畅,轮廓优美,将艺术融于生活,体现了汉代制玉技术的进步,诚为佳品。

TOP 3 吴德昇 十八罗汉 白玉摆件

吴德昇(b.1961)十八罗汉 白玉摆件成交价:2035.5 万元人民币2024 年7 月 西泠拍卖

2024 年7 月14 日,西泠“中国古代玉器及当代名家玉雕专场”中,中国玉雕大师吴德昇雕刻的十八罗汉白玉摆件以2035.5 万元成交。

此组十八罗汉白玉摆件是市场唯一流通的吴德昇大师创作的十八罗汉题材作品,藏家直接得自大师本人。所用玉材取自同一颗15 千克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质地洁白细润,油脂光泽,宝气内敛,历时10 年雕琢打磨终于面世,甚是难得。

十八罗汉题材没有经典的造像可以依据,留下了很大的艺术表现空间。作者手法传神,大胆汲取西方人体雕塑美学的营养,将现代雕塑表现元素融入传统玉雕技法之中,从中既可以看到传统玉雕的表现手法,又可以看到雕塑作品那种写实主义所表现出的力度。

整体塑造人物比例合理,神情、身形等细节处刻画精到,周身衣饰线条优美自然,圆雕、透雕、俏色等技法的娴熟运用使得罗汉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尤其流畅的长线条使得造型上更加具有动感,赋予其作品以流动的韵律,飞扬的气韵,以及丰沛鲜活的生命张力,撼人心魄。

TOP 4 西汉 绿松石辟邪

西汉 绿松石辟邪成交价:2094.5 万港元(约合1933.64 万元人民币)2024 年11 月 佳士得

论收藏,最受垂青的自然是达到“最”的古董。本品即为现今所知尺寸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汉代绿松石辟邪。2024 年11 月29 日,佳士得“太一精魄——蓝田山房旧藏古玉”专场拍卖中,本品拍出了2094.5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价是拍前低估价的4 倍。

从玉石雕刻角度来看,汉代圆雕动物摆脱了以往式样化的风貌,转而强化活泼写实之创作手法。题材选择也充满活力,不但模拟真实存在的生物,也有本品般的幻想瑞兽。

与此同时,汉代不少设计亦打破了传统对称平衡的习惯,动物形象伸张有度,扭曲有势,尽见灵动之感。本品正是其中佳例,作回首低鸣状,双角卷贴,体躯瘦长,扭转有力。双翼夹于身侧,长尾分为数络。下颌靠在身躯上稍作歇息,养精蓄锐,准备下一刻的奔腾跳跃。玉匠成功捕捉神兽处于动与静之间的刹那,体现了汉代最顶尖的雕刻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圆雕辟邪多见仰首挺胸或低首匍匐之状。本品呈回首姿态,亦是另一点珍罕之处。

TOP 5 汉 白玉带沁凤凰

汉 白玉带沁凤凰成交价:1863.6 万港元(约合1688.79 万元人民币)2024 年4 月 中国嘉德

2024 年4 月6 日,香港嘉德“风雅玉韵——香港重要私人藏玉”专场拍卖中,台湾风雅堂主人吴素英旧藏——汉代白玉带沁凤凰以1863.6 万港元成交。

此器玉质如脂,局部因受沁局部有白、褐色沁斑。凤鸟以圆雕手法琢磨而成,作栖息状卧姿,体态丰腴,头略上昂,勾喙,双眼圆睁,长眉,顶有翎羽拖至脑后,翎末端浮雕为如意形。

通身运用以减地浅浮雕、单阴线等各种技法描绘羽翼,胸前以细阴线勾勒出鳞片状羽纹,身两侧砣刻出收拢的双翼,翼短直,以凸棱纹表示双翼羽毛,线条锋芒尽出,肩部、背上两翼间皆以细阴线装饰鳞状羽纹,其余各处以单排短阴线点缀以表示毳毛,身后拖曳长尾,尾端展开,以数条平行的、较粗的阴线勾出卷曲尾羽,鸟腹部题刻双爪,双爪蜷于腹下,爪间刻出嵌槽。

整体琢技精绝,打磨光洁,造型生动写实,鸟首至羽毛间细致遒劲的刻工与玉鸟均衡灵巧的造型实属汉玉风格之典型,存世罕见。

TOP 6 石家河文化至夏代 白玉神人像

石家河文化至夏代 白玉神人像成交价1610.5 万港元 (约1486.81 万元人民币)2024 年11 月 佳士得

2024 年11 月29 日,佳士得“太一精魄——蓝田山房旧藏古玉”专场拍卖中,石家河文化至夏代白玉神人像拍出了1610.5 万元的高价,成交价是拍前最低估价20 倍。

本器玉质白皙,温润清透。全器琢作弯弧形,一端雕一侧面神人像,戴冠,披长发,杏眼、噘嘴、嘴角下弯,耳戴耳琢。长发后侧有镂空装饰。颈下为光素的弯弧,尖端为三叉形,近中段部分鑚一圆穿孔。神人的帽顶上与弯弧边,各有一圆凹。本器形制特殊,全器为弧形,神人以侧面的方式呈现,极其罕见。

TOP 7 端方等旧藏 神人纹九节大玉琮

端方等旧藏 神人纹九节大玉琮成交价:1357 万元人民币2024 年7 月 西泠拍卖

2024 年7 月13 日,西泠“玉润清辉・中国古代玉器专场”举槌,端方等旧藏神人纹九节大玉琮,在拍卖现场以1180 万元落槌,加佣金1357万元成交。

此玉琮高约24 厘米,直径超过7 厘米,属于良渚玉琮中难得一见的大器。整体呈上宽下窄的长方柱形,外方内圆,形制修长。玉料为黄绿色,有透光性,质地致密油润。整体受沁,棕褐沁色深入肌理,包浆浑厚,沧桑古意一望而知。将玉琮缓缓转动,从各个角度欣赏,其色泽与质地均呈现不同的美感,光气变幻流动,令人神为之夺。

玉琮中心对穿大圆孔,孔道打磨光滑,其上均匀覆盖灰皮。观玉琮器表,每面中央有一剔地而成的垂直宽凹槽,并以较粗横刻阴弦纹为界,将琮体分为九节,每节四角浮雕抽象的神面纹。神人面部以一道凸起弦纹表示羽冠,下面一道凸起的短横表示鼻子。推测两侧原有浅刻圆圈眼,现已磨灭不可见。神面纹是良渚玉器中最重要,也是等级最高的纹饰。

TOP 8 战国晚期 青黄玉卷龙扭丝纹佩

战国晚期 青黄玉卷龙扭丝纹佩成交价:1497 万港元(约合1356.58 万元人民币)2024 年4 月 苏富比

2024 年4 月9 日,苏富比“龙权天威|中国艺术珍品”拍卖专场中,战国晚期青黄玉卷龙扭丝纹佩,此前估价仅有40 万—60 万港元,经过藏友激烈的竞价,最终以1497 万港元成交,溢价将近40 倍。

此青黄玉卷龙扭丝纹佩,选用和田玉中的青黄玉种,玉质温润致密,局部透光性佳,呈现青中泛黄的过渡色调,可能与玉料中铁元素氧化或埋藏环境(沁色)有关。表面可见深浅不一的褐色、灰白色土沁,分布斑驳自然,符合战国玉器长期埋藏形成的“生坑”特征,部分区域有“饭糁”(玉质内部白化现象)。

龙身呈“S”形卷曲,首尾呼应,龙首微昂,下颌收卷,龙角后掠,体现战国龙纹的矫健灵动。龙口微张,阴线勾勒獠牙,彰显出龙的威严与霸气。尾部渐收如锥,整体线条刚柔并济。

以细密平行的阴刻线构成螺旋状纹饰,形似绞缠的丝线,常见于战国玉器边缘或分区装饰,需高超的砣具控制力。这种扭丝纹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寓意着曲转迂回、绵延不绝,富贵万年、长长久久。

TOP 9 良渚玉琮 神人纹十二节大玉琮

良渚玉琮 神人纹十二节大玉琮成交价:1104 万元人民币2024 年12 月 西泠拍卖

2024 年12 月29 日,西泠印社2024 年秋季二十周年拍卖会正式举槌。其中的封面拍品为一件良渚玉琮中极为罕见的神人纹十二节大玉琮。在拍卖现场,此玉琮以480 万元起拍,经过近20 分钟的激励竞价,最终以960 万元落槌,加佣金1104 万元成交。

此玉琮属于良渚玉琮中极为罕见的大器。整体呈上宽下窄的长方柱形,外方内圆,形制修长,四面棱角线条极为硬朗犀利。玉琮整体受沁呈浓郁的赭红色,夹杂灰白色沁斑,局部可见原有绿色玉质。质地致密油润,器表打磨细腻,光气柔和若绸缎,内敛浑厚,沧桑古意一望而知。玉琮中心对穿大圆孔,孔道内壁打磨光滑,中段部位可见清晰台痕。孔道内外包浆、沁色均浑然一体。

TOP 10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玉羽人辟邪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玉羽人辟邪成交价:1187 万港元 (约合1095.84 万元人民币)2024 年11 月 佳士得

2024 年11 月29 日,佳士得“太一精魄——蓝田山房旧藏古玉”专场拍卖中,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玉羽人辟邪以1187 万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交价是拍前最低估价的近15 倍。

受“好道学仙,中生毛羽,终能飞天”的影响,在古代美术工艺元素中除了“羽人”形象外还有“有翼神兽”。所谓有翼神兽就是给动物添上双翅,赋予它们“飞天”的神力,或者创造出一个在大自然中根本没有的,人们想象中产生的,集凶猛、威严、神力、辟邪、镇恶为一身的,长着一对翅膀的叱咤风云的野兽形象。此类有翼神兽的形象在出土的文物中不乏其例,本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件。

此件玉雕极为珍贵,题材极其罕见。辟邪双卷角有须,翼羽贴于身侧,作前行状。臀上跪骑一羽人,肩上披短斗篷式的羽衣,两手分别抓握辟邪的髯毛与卷角,表现仙人骑着辟邪遨游太空时的姿态。

来源:懂一点清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