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越山海 药都出新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4:19 2

摘要:从古老的药材制作工艺,到前沿的中医药创新科技;从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到开放的产业发展格局,在2025年百泉药交会上,与会宾朋探药源、逛药展、论药道、兴药市,感受药交会的新变化、新姿态、新魅力,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之大势。

图为2025年百泉药交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李青春 摄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宗斌

一场集聚中医药行业前沿技术的盛会,一个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批集中展示行业创新发展的成果,汇成一场承载千年中医药文化底蕴的璀璨盛宴。

从古老的药材制作工艺,到前沿的中医药创新科技;从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到开放的产业发展格局,在2025年百泉药交会上,与会宾朋探药源、逛药展、论药道、兴药市,感受药交会的新变化、新姿态、新魅力,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之大势。

LED大屏上,当全球光点网络汇聚到百泉药交会,李时珍与现代青年科学家从《本草纲目》竹简中走出,用中英双语向世界问诊。这一刻,千年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碰撞出绝妙火花。

2025年百泉药交会恢宏大气的开幕式上,跟随演出《抬眼望世界》的时光隧道,600余年前的药交会盛景如在眼前。

时光倒转,隋唐卫源庙会的一缕药香,开启了百泉药交会的盛世传奇。据苏门山石刻记载:“明洪武八年,御祭于四月朔八日,令起大会。”自此,百泉药交会正式形成以药材为主的定期商品流转市场,600余载经久不衰,“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的盛誉响彻九州。

高海拔、强光照、富矿脉,新乡独特的生态密码赋予了其得天独厚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条件。南太行和黄河故道两大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孕育了连翘、柴胡、山楂、金银花、卫红花等优质中药材1017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泉药交会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016年7月,辉县市成功申报全国首批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豫北中药材物流基地”。202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年来,新乡市将百泉药交会纳入“中医药强市”建设大局,深耕中医药领域,推动中医药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承载千年中医药文化的盛会,展臂迎宾纳四海。这是一场规格空前、群贤毕至的世纪之约——

新乡国际会议中心华光璀璨,“大咖”云集。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常俊标等学术泰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疗产业协会、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等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代表,以及知名医药企业精英齐聚一堂。韩济生深情发声,“为民除痛”矢志不渝。

聚焦“中医药+AI/生物工程”前沿领域,中原再生医学实验室、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磅亮相,100余家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等联袂登场,展示行业最新科技成果。

这是一次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交融——

辉县是悠久历史的药材集散地,每年一度的全国春季药材大会,盛况空前。时空穿越,裹挟着太行山药草清香的百年药交会,数百年后仍历久弥新。

修正药业集团通过科技研发让传统中医药再现新光彩:对《中国药典》中收录的近400种中成药配方深入研究、筛选,成功实现古方的创新转化。

“此次参会,深刻感受到新乡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产业创新的蓬勃活力。”修正药业集团总裁修远表示,多年来,企业全力支持新产品的研发与老产品的升级优化。已建成三大研发与科技创新中心,有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集团已计划在新乡投资建厂,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交大(新乡)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带来5类创新产品参展。作为一家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该中心研发的结直肠癌早筛试剂已应用于结直肠癌早筛项目,并被纳入新乡市重点民生实事。

该中心执行主任李伟道出参会心声:“中心围绕建平台、促转化、引人才、育企业、聚产业,推进生物医药+核心能力建设,助力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创新更好地赋能产业,产业更好地激发创新,推动新乡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升级跨越。”

这是一场激荡智慧、共话发展的学术盛宴——

无论是市主要领导与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企业家座谈,开展战略对话;还是在“无痛城市”学术交流、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活动中,专家学者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开方”;或是产销对接经贸洽谈,无不生动诠释着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时代命题。

这是一次“无所不包”的中医药文化融合——

体验非遗中医项目、欣赏非遗音乐、品味养生茶饮......各类非遗项目可吃、可喝、可用、可疗,群众沉浸式体验“健康大餐”。在八里沟景区,德国籍网红无名带领20余名在豫留学生,“登太行、采药去”,在药草芬芳间触摸中医文化脉络。传统健身功法展演,一招一式尽显传统养生智慧。

绵延至今的百泉药交会,已不仅是药材流通的市集,更是中华医药智慧薪火相传的纽带、医药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药为媒,因商而聚;药香氤氲,硕果累累。

本届百泉药交会共征集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146亿元。其中,13个重点项目在开幕式现场签约,涵盖生物制药、中药材种植、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药研发、医药物流仓储、文旅康养等领域。纷至沓来的企业用实际行动为百泉药交会投票、为新乡中医药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投票。

孟夏时节,万物竞秀,山野间药香氤氲,百泉湖碧波荡漾,正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盛景。

产业根基稳固。我市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形成了涵盖全领域、各环节的医药医疗大健康产业集群,拥有华兰生物、驼人集团、拓新药业、佐今明制药、百泉制药等规模以上生物与新医药企业140家。

科技创新活跃。聚焦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智慧医疗等前沿领域,建成河南师范大学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与饮食产业、文旅产业跨界融合,留住“老字号”底蕴,注入“新赛道”活力。

发展环境优良。持续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构建“全要素集成、全周期服务、全链条贯通”的企业服务新体系,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稳居第一方阵。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市场经济浪潮涌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百泉药交会这一古老的宝藏,也曾一度在时代的变革中面临传承困境与发展挑战。

如何让深埋的璞玉再现光芒?让百泉药交会成为振兴新乡中医药产业复兴最闪亮的窗口、最耀眼的品牌?

“朝着打造集学术交流、产业合作、国际对接于一体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平台的方面努力。”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秘书长王之光认为,要创新展示传统炮制技艺等文化元素,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技术,推动中医药产业智能化发展。鼓励中医药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通过国际合作加速产品“出海”。

与百泉药交会齐名、并称为全国三大药交会的还有河北安国、江西樟树。作为“药都”,亦承载着中医药传承的荣耀与使命。循着其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全产业链协同升级、科技赋能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速,已成为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专家有高见,“同行”有经验。市民有期盼:“希望打造一座中医药永久性展览馆,将本地的道地药材和非遗技艺等宝藏资源进行系统展示,办一个永不落幕的百泉药交会,让中医药的文化魅力永远传承下去。”

传承是根基,创新是源泉。我们在本届药交会上看到,百余家企业热情参展,留学生爱上中医药文化,药交会越来越开放包容;中医药插上AI的翅膀,医药领域的“黑科技”令人大开眼界,药交会用实力“圈粉”,“朋友圈”不断扩大。

更重要的是,我市不断提升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各县级中医院均建成“两专科一中心”,3家晋升三级中医院,数量居全省前列。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签约,获批建设省中医药科学院新乡基地。依托“百泉药交会”历史优势,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性中医药文化高地。通过“文化赋能景区、产业反哺文旅”,推动南太行从“生态观光”向“康养度假”升级,助力新乡成为全国“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城市。

以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产业筑基,新乡这座创新之城将勇担传承创新使命,在振兴中医药事业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乡篇章,向世界发出诚挚“药”约之请。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