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再度牵手孟羽童?董明珠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4:24 2

摘要:当天下午,孟羽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时隔两年收到前老板(董明珠)的微信”,并大方晒出两人的聊天记录。

520的表白日,往往都是一些明星们刷热搜。

但今年抢占热搜榜的,却是格力和孟羽童的“甜蜜互动”。

当天下午,孟羽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时隔两年收到前老板(董明珠)的微信”,并大方晒出两人的聊天记录。

内容是董明珠对孟羽童的回复:“好好干”、“我带你去吃饭”。

随着孟羽童的一波感恩,格力电器的官方账号也在留言区互动:“欢迎回家吃饭”。

“回家”,这个词非常暧昧了。

毕竟当初孟羽童从格力辞职,可是对格力以及董明珠的风评,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今天为什么又再次牵手呢?

很多人认识孟羽童,是因为2021董明珠参加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从中认识了形象气质突出的孟羽童。

在节目中,孟羽童面试格力时,表示月薪有个4500就满足,因此得到董明珠的大加赞赏,说她:

有正确的价值观。

于是就把孟羽童纳入麾下,任职董事长秘书,还说要把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可孟羽童真的入职格力,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格力让孟羽童挑起格力直播带货的大梁,孟羽童在卖出不少空调的同时,也涨了不少粉。

但到了后来,孟羽童似乎就对格力没有了兴趣,开始自己承接别的公司商单。

此举引来了董明珠的一些不满。

2023年5月,孟羽童发微博宣布离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刚开始格力官宣称,孟羽童离开属于正常人事调动,也算是对孟留了情面。

但孟羽童却在单干后的运营初期,通过吐槽自己在格力工资还不到一万,连续工作 21个小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等有暗指性意味的话,收获了大量打工人的支持。

同时,格力也因此饱受“压榨员工”“不尊重年轻人”“董事长说话不可靠”的恶评。

而后,董明珠很生气,对外宣称孟羽童的出走,是因为旷工、接私活,没有职业操守,被谈话之后还不改正等等。

多次在公开场合不点名批评孟羽童,说她当个秘书都不合格,其经典语录有:

“网红不网红看人品质,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广告是不合规的”。

“年轻人不要把挣钱当作梦想,只想着赚钱,形同行尸走肉”。

“王自如跟那个网红可不是一个概念!”

“当秘书连个文案都写不出来。”

对于董明珠的多次斥责,有媒体采访孟羽童的看法,她回复称:自己正在备考中,不方便出来回应一些事情。

看上去,格力和孟羽童已经分道扬镳,但为什么又在这个520,再次牵手呢?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照理说被孟羽童影响了企业形象,两者应该不相往来才对,但媒体曝光格力又要和孟羽童合作直播带货了,时间可能就是5月23日。

今天的孟羽童,已经是拥有两百万粉丝的平台博主,一条广告的报价超20万。

另一头,董明珠自己也是十分卖力,开直播上综艺,多次在镜头前出现,其目的也是在挽救格力在家电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颓势。

我们之前分析过,今天的董明珠越来越雷军化,她希望通过打造个人IP,让格力再次伟大。

从企业转型的角度看,董明珠是很拼的,她意识到,要随着时代调整节奏。

格力过去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已经跟不上市场节奏了。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了空调家电行业的需求。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崛起,让董明珠很有危机感,尤其是小米空调的销量爆发,让董明珠“咬牙切齿”。

所以她坚持直播带货,坚持年轻化。

而现在拉下脸,笑眯眯地请孟羽童吃饭,也从侧面说明她的能屈能伸,以及为格力不惜放下面子的企业忠诚。

和孟羽童的商业互动,就是为了拥抱年轻人,让格力打开年轻人的市场。

过往董明珠参与直播,效果都很有限,而孟羽童的受众,恰恰和格力想要吸引的新消费群体高度重合。

马上618电商大促来了,面对海尔和美的、小米的营销攻势,格力也想打造新的营销突破点。

对于孟羽童而言,老东家的大单子也是诱惑力十足。

毕竟现在网红赛道也是越来越卷,孟羽童虽然有商单,但也缺少稳定的客户,脱离了格力之后,自己的商业影响力也变小了。

所以两者再度牵手,对各自而言,都是流量的一种做大。

520,刚好和和好对应,话题天然有热度,也能消除双方的不良舆论影响,一举多得。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职场讲利益,商业谈营销,各取所需而已。

不过,在无相君看来,格力此时为了提升营销话题,选择和孟羽童合作,是一个短视的选择。

一方面,在企业饱受争议的情况下,选择和一个伤害过企业形象的人合作,虽然短期能吸引眼球,但对于格力这种一直坚持走长期路线的企业文化看,并非好事。

至少,520的牵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营销动作。

而且为了这波营销,格力还要咽下当初说出来的狠话,岂不是对企业形象的进一步打脸?

另一方面,发力直播带货,已经不是一个高明的选择。

从去年“美诚月饼”之后,公众对于直播带货的形式已经开始反感,国家也意识到直播带货对于实体经济的伤害,正在收紧监管。

格力空调市场份额的减少,其实不是营销工作做得不好。

而是在性价比,产品设计,高端产品的产品力上,开始逊色于一些友商,过去“核心科技”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根本上是技术和品质的问题。

但可能是因为董明珠本人是营销出身,格力近些年的改革动作,似乎都是围绕着营销展开。

比如迎来孟羽童和王自如,比如改名“董明珠健康家”,本质上,都是在变革销售渠道。

真正在产品上的创新故事,并没有讲好。

但无论是美的,还是海尔,他们的成长其实都是在品质、生产端发力,通过发展机器人工业,来降低制造成本,通过打造高端产品,来提升产品溢价。

而不是企业家出来带货,和人炒CP。

事实证明,深度价值创造才是穿越周期的确定性路径。

格力的心急很有可能吃不到热豆腐,反而容易在过分的营销话题中,让企业的形象价值受损。

雷布斯已经遭到反噬了,难道格力也要重蹈覆辙吗?

来源:无相商业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