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大妈为何敢甩交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5:22 2

摘要:这两天《江西民生广播》发布的一则令人咋舌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一位大妈在热闹的十字路口,红灯高悬,车辆川流不息。却旁若无人,径直朝着马路对面闯去。

视频截图来源网络

这两天《江西民生广播》发布的一则令人咋舌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一位大妈在热闹的十字路口,红灯高悬,车辆川流不息。却旁若无人,径直朝着马路对面闯去。

执勤交警发现后,立刻上前阻拦,一边伸手示意,一边大声呼喊:“大妈红灯了不能走太危险啦!”可大妈就像没听见一样,不仅没有停下脚步,还用力甩开交警的手,嘴里嘟囔着:“我赶时间别管我”然后继续大步流星地穿行在车流之中,留下交警在原地无奈叹息。

这一幕就跟一面镜子似的,把好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给折射出来了。

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大妈这种“勇敢无畏”的行为首先反映出一种“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

在一些人心中,总觉得偶尔违反一下规则没什么大不了,尤其是当看到身边有人闯红灯没被处罚,或是一群人闯红灯时,就会产生从众心理,认为这么多人一起,交警也管不过来,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被抓住。这种心理在一部分中老年人那儿更显眼,他们成长时的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或许会让他们对规则的敬畏程度比较低,在潜意识里就把自己放在了规则之外。

其次“倚老卖老”的心态也在作祟。不可否认,在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尊老敬老深入人心,这本是美德。但有些老年人却错误地将此当作“护身符”,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算犯错,别人也会看在年龄的份上迁就自己。就像视频中的大妈,或许她内心就笃定交警不会对她怎么样,就算阻拦也只是做做样子,自己强行闯过去,交警也拿她没办法。

这种心态,让他们在面对规则约束时,有恃无恐。

还有些人对自己的安全太自信了,这是个重要因素。他们老觉着自己过马路时眼睛看得快、脚走得快,经验又多,车子肯定会给他们让路,不会出事。可他们没考虑到交通事故瞬间就可能发生,车辆行驶中有很多没法控制的因素,要是碰一起了,那后果可严重了。

而从执法角度看,这一事件也暴露出执法困境。交警作为承担维护交通秩序职责的人,碰到这类状况时,一般会有担忧而不敢随便采取行动。一方面得依照文明执法的准则来做事,绝对不能跟违法者有肢体上的冲突,不然就会引起更严重的矛盾以及不好的舆论。另一方面,还要保证交通秩序能正常地得到维护,与此同时让违法者接受处罚和教育。

但像视频中的大妈,软硬不吃,既不听劝阻,又不配合执法,交警如果采取强硬措施,很容易被误解为欺负老人,引发公众的指责;可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又会让交通规则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对其他行人起不到警示作用。

当前的执法手段和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足。对于行人闯红灯这类情况,一般的处罚方式就是罚款、给予警告或者进行当场教育。罚款金额往往较低,对于一些人来说不痛不痒;警告和现场教育,如果违法者不配合,效果也十分有限。

而且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由于警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闯红灯的行人都进行严格处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闯红灯这事儿看起来不大,但跟个人的性命以及整个社会的交通秩序都有关系。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交警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得加大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从儿童就开始抓,借助学校的教育活动、社区的宣传工作以及媒体的引导作用等各式各样的途径,提升全体民众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和安全方面的意识,让每一个人都能深切地明白遵守交通规则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另外执法部门得持续完善执法手段和处罚机制,在做到文明执法的基础上,去增强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可以探索将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对多次违法者在贷款、出行等方面进行限制,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城市交通设施建造方面需要进一步做好。把红绿灯的时间合理安排好,多弄些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之类的设施,给行人创造出更便利、更安全的出行环境,降低因为等待时间太长,或者行走不方便而引发的闯红灯行为。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规则,敬畏生命安全,共同营造一个有序、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因为每一次对规则的遵守,都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

来源:闲庭信步ly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