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里办喜事,鞭炮声从早炸到晚。我那天坐在自家堂屋,翻着老相册,看着女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心里五味杂陈。
村里办喜事,鞭炮声从早炸到晚。我那天坐在自家堂屋,翻着老相册,看着女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心里五味杂陈。
明天,女儿就要嫁人了。
老伴忙前忙后置办嫁妆,我就捧着那本发黄的相册,看到小雨从牙牙学语到上大学的每一张照片。记得最清楚的是她上小学时,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红格子裙子,在学校门口回头冲我笑的样子。我拿着破相机,好几次才按下快门,就是这张。
相册最后一页贴着小雨和未来女婿的合照,两个娃站在城里那个叫什么”环形”的广场上,背后是大喷泉。城里就是不一样,连喷泉都比咱镇上的大几十倍。
“爸,想啥呢?”小雨手里端着一杯枸杞茶走进来,“茶都凉了。”
我把相册合上,接过茶杯。杯子是那种透明玻璃杯,底部有些许水垢。这杯子用了好些年了,我总舍不得扔。
“爸,明天签字的时候,你可别给我闹啊。”小雨坐在我旁边的小板凳上,撇着嘴说。
“我闹啥?”我装作不知道她说的是啥事。
“就是彩礼的事呗。我都听妈说了,你非要坚持不收钱。人家栋梁爸妈好说歹说要给二十万,你就是不肯收。”
小雨和张栋梁是在大学认识的,两人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工作。张家在市里有房有车,家境殷实。按理说,他们家出二十万彩礼不算多,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头。
我喝了口枸杞茶,茶里放了蜂蜜,甜丝丝的。
“钱是好东西,可钱也是祸根。”我顿了顿,“不是爸爸不识好歹,而是咱们家从来不把女儿当商品。你嫁人,不是卖货。”
小雨抿嘴笑了:“爸,您老土了。现在谁还说女儿是卖的啊,彩礼是传统,是面子,您这样多让人家难堪。”
屋外传来三轮车的声音,大概是你妈买东西回来了。
“传统?我告诉你,咱老陈家的传统是什么——不靠女儿挣钱。这个传统是你爷爷传下来的,我得继续传下去。” 我把茶杯放在桌上,杯底与桌面相撞,发出”咚”的一声。
“可是——”
“没有可是。明天签字,咱就是零彩礼。人家要给,你就拿去添置家具家电。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把女儿的终身大事变成一场交易。”
小雨看着我那坚决的眼神,知道这事没得商量了。她叹了口气,起身走到门外去帮他妈卸东西。我听到她小声嘀咕:“倔得像头老牛。”
我笑了笑,把杯子里最后一点茶喝完。
婚礼很热闹,张家亲戚来了不少,大半个镇子的人都来观礼。村支书还特意过来道贺,说我这个决定”有魄力、有教育意义”。
签字那天,我看到张栋梁的爸爸欲言又止。他是城里一家国企的中层干部,平时说话做事很有派头,那天却显得局促不安。
“陈老哥,这个…”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个红包,很厚实,看样子塞了不少现金。
我摆摆手:“老张,咱们说好的。”
他尴尬地笑了笑:“话是这么说,可这不收钱,总让我这当父亲的心里不踏实,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咱们都是明白人,彩礼就是个形式,重要的是两个孩子过得好。”我拍拍他的肩膀,“钱,你留着以后给孩子们买房子吧,城里房价那么高。”
他还想说什么,但看我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坚持,把红包收了回去。不过,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意。
喜宴上,张栋梁敬酒时红着脸对我说:“爸,谢谢您。我一定好好对小雨。”
“别谢我,谢你自己吧,能娶到我闺女。”我故意板着脸,然后大笑起来,一饮而尽。
喜宴后半段,我有点喝高了。恍惚中看到老伴在擦眼泪,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背:“哭啥?闺女又不是不回来了。”
“我不是为这个哭。”老伴抹着眼泪,“我是想起了当年我嫁给你的时候,你爹也是分文不取,还给了十亩地做嫁妆。那时候谁家不是要彩礼的?你们陈家真是代代怪人。”
我愣了一下。这事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我爹去得早,这些往事竟从未跟我提过。
我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冥冥之中,有些东西确实是会传承下去的。
婚后,小雨和张栋梁在省城买了房子,日子过得还算顺心。我和老伴偶尔坐大巴去看他们,每次去都能发现新变化:先是买了车,然后换了更大的房子,再后来小雨怀孕了。
让我意外的是,张栋梁工作特别拼。据小雨说,他常常加班到深夜,周末也经常泡在单位。我有点担心,问小雨:“你男人是不是欠了什么债,这么拼命?”
小雨神秘地笑笑:“他有他的计划,爸,你别问太多。”
去年春节前,我收到小雨的电话,说她生了个男孩,让我和她妈赶紧去省城看外孙。那是个大雪天,我俩坐了六个小时的大巴,才到达省城医院。
医院走廊里人来人往,消毒水的味道刺鼻。我抱着从集市上买的一大包土特产,老伴拎着自家腌的咸菜罐子,跟着护士找到产房。
小雨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但很幸福。张栋梁站在一旁,眼睛红红的,看样子是一夜没睡。
“爸,妈,你们来了。”小雨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我走过去,看了看襁褓中的小外孙,圆乎乎的小脸红扑扑的,像极了小时候的小雨。我心里一软,差点掉下泪来。
“好孙子,以后爷爷给你挣钱花。”我用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小手。
这时,张栋梁突然说:“爸,我有话想跟您单独说。”
我跟着他走出病房,来到走廊尽头的窗边。窗外是鹅毛大雪,整个城市被白茫茫的雪覆盖着。
“爸,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您。”张栋梁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看着他,等他继续说下去。
“当初您坚持不收彩礼的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他停顿了一下,“实话说,我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二十万给您。当时您拒绝了,我爸妈都很尴尬,但我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松口气?”我有些意外。
“是的。我那时刚工作没多久,存款不多。父母给的彩礼钱其实是他们的积蓄。我当时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把这笔钱赚回来。”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玻璃上结了一层白霜。我用手指在霜上划了一道,瞬间又被新的霜层覆盖。
他继续说:“这三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工作,存钱。刚开始是想着要攒够那二十万,后来有了小雨肚子里的宝宝,我就更拼命了。”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小子总是加班到深夜。
“现在,钱终于攒够了。”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爸,这是二十万,我想还给您。这是我这三年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分不少。”
我愣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小子居然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是在考验他?
“不是,栋梁,你误会了——”
他突然跪在了我面前,眼里噙着泪水:“爸,这笔钱我全省下了。小雨不知道这事,我怕她担心我太拼命。我想告诉您,您把女儿交给我,我没有辜负您的信任。”
医院走廊里人来人往,有护士经过好奇地看了我们一眼。我连忙把他扶起来:“起来,起来,这是干什么?大过年的,多不吉利。”
他固执地跪着:“爸,您收下这钱吧。这是我的心意,也是对您当初信任我的回报。”
我叹了口气,弯腰把他拉起来:“傻小子,我当初不要彩礼,不是为了考验你,而是真心觉得不该把婚姻变成交易。你这三年这么拼命,不会是为了这个吧?”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开始是,后来不全是。我想证明自己能行,能靠自己的双手给小雨幸福。”
我把信封推回给他:“钱你留着吧,给我外孙攒教育基金。不过我得谢谢你,让我知道闺女嫁对了人。”
这时,一位护士急匆匆地走过来:“张先生,您太太要找您,孩子醒了。”
我和张栋梁回到病房。小雨正在给孩子喂奶,看到我们进来,笑着问:“你们聊什么呢,说这么久?”
张栋梁看了我一眼,我冲他眨眨眼。
“没啥,就是男人之间的事。”我随口应道,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
那一刻,我心里暖洋洋的,不全是因为医院的暖气。
去年冬天的事。转眼间,外孙都快一岁了。
上个月,张栋梁和小雨带着孩子回来看我们。村口的大槐树开了花,香气飘了一路。我抱着外孙在院子里溜达,看着他咿咿呀呀地学说话。
晚上,趁小雨去邻居家串门的空档,张栋梁找到我,神神秘秘地从包里拿出一叠纸。
“爸,您看看这个。”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份存款证明和一张房产证复印件。
“这是…”
“上次您不肯收那二十万,我就按您说的,给孩子存了教育基金。”他指着存款证明,“另外,我们在省城郊区买了一套小房子,准备过几年接您和妈过去住。”
我翻看着那些纸,一时间语塞。
“爸,说实话,您当初不收彩礼,对我影响真的很大。”张栋梁的声音变得低沉,“我从小在城里长大,总觉得农村人就是爱算计、讲排场。可您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体面。”
我笑了:“什么体面不体面的,我就是个种地的老头子,懂什么大道理。”
张栋梁认真地说:“正因为您没念过多少书,却能有这样的想法,才更让我敬佩。这几年我也明白了,真正的体面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内心的坦荡。”
我被他这番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行了行了,少拍马屁。你们把日子过好就行,别的我不求。”
院子里传来小雨的声音,她抱着一盆刚煮好的玉米回来了。
“爸,栋梁,吃玉米啦!”
张栋梁赶紧把那些纸收起来,冲我做了个”嘘”的手势。
我笑着点点头,起身走出堂屋。夜色已深,院子里亮着昏黄的灯光,小雨、张栋梁和熟睡的外孙就在那光亮之中。
而我这个老头子,觉得自己做对了一件事情——在女儿婚事上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不为别的,就为让她和女婿明白:婚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而不是金钱交易。
现在看来,这个道理他们已经懂了。而且,栋梁这孩子比我想象的要强得多。
今天早上,我在院子里锄草,听见村里的大喇叭在播报:“本村陈小雨家属张栋梁同志,被省里评为先进工作者,特此通知全村同志们向他学习…”
我手一抖,铁锄头砸在了自己的脚上。也没觉得疼,心里满是自豪。
这时,手机响了,是小雨打来的:
“爸,听说了吗?栋梁被评上先进了!他说这个荣誉也有您的一份功劳。”
我笑着应道:“他自己努力得来的,关我啥事。”
“他说,如果不是您当初不收彩礼,他可能就不会这么努力工作,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爸,您这是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啊。”
我眼眶有点湿,赶紧用袖子擦了擦:“胡说八道,他命好是因为娶了我闺女。”
电话那头传来小雨的笑声,还有孩子的啼哭声。我听到张栋梁在背景里说:“把电话给我。”
“爸,是我。”张栋梁的声音传来,“有件事想跟您说。”
“啥事?”
“记得我们结婚那年,您不收彩礼的事吗?”
“记得,怎么了?”
他沉默了一下,说:“最近单位里有个小伙子要结婚,女方家里要三十万彩礼。小伙子挺为难的,我就把咱们的故事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受到启发,跟女友商量后决定把彩礼钱用来创业。他女友家人也被感动了,同意了他们的想法。”
我心里一阵感动:“这有啥了不起的,又不是什么大道理。”
“爸,小事也能影响人啊。您那个决定,可能会影响更多人呢。”
放下电话,我站在院子里发了会儿呆。远处,村头的稻田金黄一片,再过些日子就该收割了。
我突然想起自己已故的父亲。如果他还在,知道我坚持了他的传统,会不会也像我现在这样,心里满是欣慰?
来年开春,我打算让张栋梁带我去买台电脑。他一直说要教我用那个什么短视频软件,我想把这个故事讲出去,不是为了显摆,而是想告诉更多的人:
婚姻不是交易,爱情不能用金钱衡量。
也许有人会说我老土,但我相信,总有些道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老一辈人能留给年轻人的,除了那点积蓄,还有做人的道理。而这些道理,有时候比钱更值钱。
就像张栋梁跪在医院走廊里对我说的那句话——“爸,这笔钱我全省下了。”那一刻,我知道我闺女这辈子有人疼了。
这,就够了。
我回到堂屋,打开那个老旧的木柜,从最底层拿出一个泛黄的信封。里面是我父亲留给我的一封信,写于他去世前不久。
信上说:“儿啊,我这辈子没给你留下什么家产,就留下一条祖训——陈家的女儿,从不收彩礼。我爹是这么做的,我也是这么做的。希望你将来也能这么做。”
我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回信封。六十多年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如今通过我传给了下一代,又从下一代传给了更多人。
这大概就是种田人的骄傲吧——播下一粒种子,它会生根发芽,长成庄稼,再结出更多的种子。
窗外,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来源:彩虹泡泡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