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正值夏季播种的黄金时期,临翔区积极抢抓这一关键农时,大力开展玉米、旱地优质稻等农作物种植、管护培训,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助力夏管夏种工作,为全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
当下正值夏季播种的黄金时期,临翔区积极抢抓这一关键农时,大力开展玉米、旱地优质稻等农作物种植、管护培训,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助力夏管夏种工作,为全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
“种植的规格,一个是等行距种植,现在普遍采取这种种植方式,还有一个是宽窄行种植。”在培训现场,临翔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罗佳杰正耐心细致地讲解着。
今年是临翔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三年行动的第三年,全区玉米种植目标为5.7万亩,辐射带动种植10万亩。为提升玉米产量,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到不同海拔的种植区域开展技术培训。重点讲解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从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机械化种植,逐一剖析核心要点。在讲解过程中,农技人员针对种植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耐心解答,并分享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为玉米种植户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忙畔街道岔河村村民字德升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种玉米,肥料也没少施,可收入就是不太理想。今年我家种了20亩玉米,严格按照技术员教的株距行距来种,还科学施肥,种出来的效果明显好多了,收入肯定能比往年高。”
去年,马台乡马台村海子组示范种植的旱地优质稻,亩产达535.2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今年,临翔区计划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5000亩,覆盖10个乡镇(街道)。为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区农业农村局开着农业科技直通车,到新发展的种植片区,围绕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生动展示各个种植阶段的技术要点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博尚镇夹山村村民王桂顺满怀期待地说:“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我们旱地种植技术,我今年先试着种一些。要是今年种得好,明年我肯定多种些。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可得把田地种好。”
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旱地优质稻种植打破了对水源的依赖,省去了育苗、移栽等繁琐环节,可做到省工、省时、省力、省水,凭借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让山坡地、雷响田都能成为“粮仓”。
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康惠仙介绍说:“只要抓好除草技术、病虫害防治这些关键技术,旱地优质稻就能充分利用自然的降水,实现旱稻像水田种植一样的产量水平,一般产量能达到三四百公斤,最多甚至可以突破四五百公斤,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入夏以来,临翔区已开展玉米、大豆、稻谷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及红火蚁等病害防控培训20 余场次,发放600余万元农用物资。接下来,临翔区将继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为农户提供更多实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全区夏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云凤 康传文 唐永梅
编辑:杨 斌
编审:付天美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来源:临翔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