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分手争抢‘CP账号’?爱情会消逝,但数据产权必须明确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2 16:35 2

摘要:凌晨,微信收到一条客户私信:“高律师,我和前任共同运营的百万粉丝账号被封了,他说账号归属权是他的,但内容全是我创作的,我该怎么办?”

首席数据官高鹏律师团队

引言:一场没有硝烟的“数字争夺战”

凌晨,微信收到一条客户私信:“高律师,我和前任共同运营的百万粉丝账号被封了,他说账号归属权是他的,但内容全是我创作的,我该怎么办?”

这不是个例。

据调查,超60%的情侣曾共同运营过社交账号、游戏角色、虚拟店铺等数字资产,但分手后仅有12%的人提前约定过产权归属。当感情破裂,这些承载记忆与商业价值的“CP账号”,往往成为一场掺杂情感与利益的“数据混战”——爱情会消失,但数据产权必须明确。

一、你的“数字资产”,可能比爱情更值钱

在数字经济时代,一个账号的价值远超想象:

情感价值:数年的互动记录、粉丝社群、内容沉淀;

商业价值:广告收益、直播打赏、IP衍生权益;

身份价值:品牌合作背书、个人影响力标签。

然而,多数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数据资产的产权认定,远比现实财产更复杂。

平台规则中“账号归属权属于注册人”的条款,是否覆盖创作贡献方?

虚拟打赏收益、广告分成如何分配?

分手后单方修改密码、转移资产,能否追责?

数据律师洞察:

“法律尚未对‘情感共同体’的数据产权作出细化规定,但《民法典》《数据安全法》已为数字资产确权提供框架。关键在于如何将‘情感账’转化为‘法律账’。

二、这届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资产”

Z世代情侣:恋爱时合开网店、共建自媒体,分手后不愿“人财两空”;

内容创作者:账号关联个人品牌,需防范合作方“釜底抽薪”;

虚拟资产持有者:游戏装备、NFT藏品、元宇宙地产持有者,需明确继承路径;

高净值人群:数字资产占比攀升,需纳入财富管理框架。

政策风向:

2024年国家数据局明确“数据资产入表”提速,多地政府发放数据要素券鼓励产权登记。数据律师的价值不仅是解决纠纷,更是帮你在合规框架下,将数字资产转化为“新生产力”。

三、让数据产权,成为数字时代的“安全感”

爱情或许无法永恒,但数据产权可以——是对过往付出的尊重;是对未来价值的保障;更是数字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应享有的“数字人权”。

如果你正面临“CP账号”困局,或想未雨绸缪守护数字资产,数据律师的使命,就是为你厘清虚拟世界的“产权地图”,让每一份数字付出都有据可依。

来源:关注中老年群体

相关推荐